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2至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2例(年龄≥40岁,病程≥5年),全部进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部分病例做下肢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及不同病变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T2DM患者中有82%伴发下肢血管病变,病变的发生与收缩压、HDL-C、D-二聚体及脂蛋白α水平相关。(2)无血管病变组与不同程度血管病变组的血糖、血脂控制及凝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很好地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及降低血液黏稠度,有益于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高发病率的并发症。血管性病变及其所导致的糖尿病足既往需要有创的X线血管造影来明确血管狭窄及闭塞的部位、程度以及范围,新近的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扫描有望取代X线血管造影检查,用于对下肢动脉狭阻性病变的诊断,其对血管移植术前足部动脉弓的显示能力甚至可超过X线血管造影。全面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糖尿病足血管及神经病变的预测、诊断,明确动脉移植术前血管情况,判断截肢范围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率高。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脚发凉、怕冷,皮肤苍白或青紫、水肿等症状,小腿容易抽筋、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出现伤口时经久难愈,这时就要考虑是否出现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发病的第四年以后,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例数明显提高。这就提示医生至少应该在糖尿病患者患病的第四年左右,督促其进行血管检查,这样可以使患者在血管病变发生的早期得到适当的治疗,临床上常用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自2018年1-12月选择该院收治的5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及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分支分级情况(即膝关节水平以上动脉率、膝关节水平以下动脉率)、血管狭窄评分及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CT灌注参数。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水平以上动脉率、BF、MT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水平以下动脉率、血管狭窄评分、BV、TT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可显示出两种疾病患者CT灌注参数、血管分支分级、血管狭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这些指标可作为鉴别诊断两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国内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率比同龄非糖尿病患者高30倍。我们于2001年9月至2003年1月收治LEADDP患者8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早期不易诊断[1]。以往应用下肢血管造影及彩色超声检查周围血管疾病[2],既创伤大且费用高。踝肱指数(ABI)作为一种方便、迅速、无创检查对诊断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3]。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功能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感觉神经测量仪(Neurometer)检测糖尿病(DM)患者周围感觉神经功能,并分析其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测定100例DM患者的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于2000Hz、250Hz、5Hz时的电流感觉阈值,并作下肢动脉的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患者电流感觉阈值明显升高,且有神经病变症状者较无症状者有显著性升高。74例行下肢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者,31例有下肢动脉病变,其电流感觉阈值异常发生率较无下肢动脉病变组显著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M患者的大、小神经纤维均受累,糖尿病神经病变(DPN)的发病可能与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目前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踝臂指数(ABI)、多普勒超声(DUS)、血管成像技术等综合判断.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可通过危险因素的控制、运动及药物治疗等.近年来,介入、手术和干细胞移植等手段也已在临床上逐步应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观察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共治疗20条患肢48条血管,手术成功率为95.2%,临床症状改善,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上升,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范围广,膝以下小血管多见.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传统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一部分难治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对14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血糖、血脂、血压、纤维蛋白原等生物化学检查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发现,144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提示下肢动脉病变105例(72.9%),两支以上动脉病变发生率高(占检出者的80%),斑块检出率高(占检出者的60%),临床检查下肢动脉病变检出率很低(29.9%)。下肢动脉病变与高血压、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果提示,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纤维蛋白原升高等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彩色多普勒是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可了解动脉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行256排冠脉CTA检查及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将其分为冠脉病变组100例和非冠脉病变组47例,下肢血管病变组106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31例,比较冠脉病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并进行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c)、胰岛素等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冠脉病变组较非冠脉病变组,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下肢血管病变组比较,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餐后2小时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与冠脉病变及其分支病变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脉病变与性别、病程、DBP、TC、高密度脂蛋白(HDL)、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明显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冠脉病变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性别、病程、血压、血脂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56例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病变组和对照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等,并对2组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易患因素和病程、SBP、DBP、FBG、HbA1c、TG、TC、LDL-C明显相关。结论要防止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应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的同时也应进行调脂等治疗。  相似文献   

13.
E问医答     
《糖尿病之友》2012,(5):78-78
第二炮兵总医院主任医师李全民 答: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冰凉的原因可以有多种:①糖尿病可以导致血管病变,从而影响下肢血液供应,造成下肢冰凉;②糖尿病神经病变也可以引起感觉异常,产生下肢冰凉的感觉。建议您去医院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检查。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健  赵昀  张丽琴 《山东医药》2009,49(15):90-9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伴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对比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及24h尿白蛋白。结果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下肢血管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24小时尿白蛋白等均显著升高。结论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形态学特点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了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专人观察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内膜-中层厚度、管壁的形态、内膜病变。结果(1)内膜-中层厚度增加为43.94%,内膜病变65.15%;(2)内膜-中层厚度增加与内膜病变无明显相关性,内膜病变并不依内膜-中层厚度增加而增加;(3)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内膜-中层厚度表现为节段性增加,增厚节段之间可以厚度正常,其中41.75%表现为非均匀性、非同心圆性增厚。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内膜-中层厚度增加为特征性改变,这种改变加速了内膜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36例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进行B超检测,并测定相应的生化指标,结合年龄、体重指数、踝肱压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病程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高密度脂蛋白有关;而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病程、血压、踝肱压指数不仅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踝肱压指数可判定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减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延缓其发展,不仅要控制血糖、血脂,更要严格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对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病人41例,积极控制血糖,应用丹奥注射液80 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治疗,每日1次,疗程为14 d.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并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治疗后病人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后治疗前下肢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丹奥注射液能改善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48例自愿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组成移植组,其余52例患者分配到药物组仅采用药物治疗下肢血管病变.治疗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移植组83.3%(40/48)的患者Fontaine分级好转,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移植组患肢皮温与经皮氧分压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值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累及肢体大、中、小动脉,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常因肢体缺血、缺氧,甚至坏疽、感染等病变而使患者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1].据文献报道[2],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达22%~46%,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预防重于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能够对血管病变及早发现,以便早期干预[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下肢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2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206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h)、TC、TG、HDL-C、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同时行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糖尿病组FPG、PG2h、TC、TG、VLDL·C、HDL-C、LDL-C、apoB、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中膜明显增厚、斑块多发、病变弥漫、多支血管受累及由此导致的血管狭窄及闭塞,而且以膝关节以下节段性动脉病变为主,狭窄最严重的是胫前动脉,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多支血管病变(2条血管以上)、血管狭窄分别为205例(78.85%)、241例(92.69%)、60例(23.08%)和89例(34.23%),对照组分别为37例(17.96%)、51例(24.76%)、27例(13.11%)和3例(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血管病变与LDL-C、低水平HDL-C有关.结论 脂代谢异常是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基础,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血管病变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早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