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本·丹波康赖所撰《医心方》(公元984年),参考辑录200余种中国隋唐以前中医文献,不改原文直接引用,均标明出处,素以"取材宏富""各题名号"而被称道于世。该书一直以写本的形式流传,从未经后人整理,版本传承的脉络非常清晰,其内容基本保持了原著的本来面目。《千金要方》是《医心方》引用频率较高的文献,除卷19外,其余29卷均引有《千金要方》的内容,初步统计全书共直引500余处。这些辑录的医学文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从中国传入的针灸医术,是从公元562年吴知聪将《明堂图》等针灸书籍带入我国开始的。之后奈良时期制定了“大宝律令”,开始制定医事制度,于是出现了针灸博士、针灸师、针灸生等。我国(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平安时期的《医心方》的作者丹波康赖,就是一位针灸博士。镰仓以后,我国(日本)出现了民族经验医学。由于曲直赖道三、入江赖明、吉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渊源中日两国,一海之隔,医学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把中医学称为“汉方医学”,或以“东洋医学”之名来概括起源于中国、包括日本在内的东方传统医学。据史家考证,在日本神祗至大和时代前期(公元前1世纪),是日本固有医术(草昧时期)。大和时代(公元533年)起传入三韩医术(古代朝鲜马韩、弃韩、辰韩的统称),即“韩医方”。公元3世纪起(相当于我国东汉时代),日本与我国开始文化往来,公元6世纪中下叶(相当于我国南北朝时代),我国吴人智聪携《明堂图》及药书160余卷东渡,这应该是中国医学传日的开始。而日本史家认为中日医学交流始于公元7世纪,那是根据倭直福因和  相似文献   

4.
《医心方》的中国藏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心方》的中国藏本沈澍农《医心方》,日本丹波康赖撰成于公元984年(日本永观2年,中国宋太宗雍熙元年)。该书系仿中国唐代《外台秘要》之体例,摘录200余种中国医书及少量文史书而编成的汉方类书。《医心方》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大型综合性汉方著作,被尊奉为日...  相似文献   

5.
王叔和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著名医家,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二十九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说:“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晋·皇甫谧《甲乙经·序》“近代太医令王叔利”,唐·甘伯宗《名医传》说;“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综合上述资料和近年考证,王叔和名熙,东汉末年至三国魏时人,约生活于公元177~255年,在魏曾任太医令,籍贯是汉魏山阳郡高平县,即今之山东省微山县西北两城人。  相似文献   

6.
《医学统宗》,明·何柬编撰。何柬,生卒年不详,字文选,号一阳子,海陵(今江苏泰县)人。此书约成于明代晚期(15 6 9年以前) ,最早记载见于明·殷仲春《医藏书目》(16 44年) ,书中记有“《医学统宗》八卷”。明末医家孙一奎(15 2 2年~16 19年)《医旨绪余》亦有论及。而日人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记为“未见”,《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亦未见。此书现存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为百百夏太郎氏寄赠本。目前国内可在郑金生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第四册》中查阅本书。书末的《医学统宗·附杂录》题为“海陵一阳何柬撰”,此部分记载了明代…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2,(19):2386-2386
为充分解读“十二五”医改规划要求及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医改政策走势及工作重点,交流各地推进医改的经验成绩,经报请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同意,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特联合有关单位,定于2012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全国医院管理高级论坛”,同时举行“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8.
[ 目的]《百济新集方》是东医最古医学文献之一.其方两首出自日本·丹波康赖撰《医心方》.本文就界定其问世年代为目的.[ 方法]《医心方》录有的《百济新集方》分别为黄耆治肺痈方、菊花治疔肿毒气入心欲困死方.在中医文献中考察这两首方,并以究其传播到百济的年代的方法进行.[ 结果]《医心方》所录《百济新集方》的两首方,均是《肘后方》的基础上产生的方.梁·大同七年,百济遣使梁求过经疏及医工.梁代有《肘后方》等132 种医书.[ 结论]《百济新集方》问世年代,是相当于梁·大同七年至隋开国之前的百济圣王明衤农十九年( 公元541 年) 至威得王昌二十七年( 公元580 年) 间.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25日至29日,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5周庆祝活动暨第八次全国医院管理高级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包括民政、卫生、军队、民营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代表共两百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0月 19日至 2 1日 ,在古城西安和孙思邈的故乡陕西省耀县孙原村举行了第二届国际孙思邈与道教医学暨第三届国际中国医学史学术会议 ,会议共征集到论文 15 0余篇 ,出席会议代表 80余人。会议由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主任委员、著名医史学家李经纬教授致开幕词。他以“使中医学成为人类共享的医学 ,再创中医辉煌”为题 ,作了精彩的发言。在发言中他指出 ,中医学自 4世纪~ 5世纪传入朝鲜、日本 ,其后又传入越南、巴基斯坦 ,至 19世纪初传至欧、美、非许多国家 ,千余年来 ,曾经成为人类共享的医学。后来逐渐为现代医…  相似文献   

11.
日本平安朝(794-1191年)期间,社会疫病流行及服食盛行、中国医籍大量传入日本以及日本本土固有医籍整理的社会背景之下,作为日本绵延至今千余年的丹波(多纪)医学世家之肇始者,丹波康赖的社会地位和医学水平有助于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完成《医心方》的编撰,其编撰形式大体继承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等隋唐医籍的特点,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医心方》撰成一部后又抄录了两部,三部所藏所传因历史际遇不同,进而形成了御本-半井家本、宇治本和医家本三个版本系统。现代通行的《医心方》为安政本,它是摸刊半井家古卷子本而来,其中共有27卷为日本平安朝时期写本。  相似文献   

12.
刘虹 《医学与社会》2004,17(2):35-36
1 会议概况2 0 0 3年9月2 6日至2 8日,中国第二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教育战略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 0余家医学高等教育和医疗单位的95名人文医学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在中国人文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17位代表作了专题学术报告,8位代表在自由发言时间段畅所欲言;会议期间,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举行了工作会议。东南大学孙慕义教授的开幕词,一开始就为本次大会营造了深邃的哲学语境和浓郁的人文氛围。开幕词高屋建瓴地揭示了本次会议的社会大背景:“人学的沉睡与人文学科的萎缩”,是“‘杀死上帝’又‘杀死人’”。孙…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强中日医学和教育交流,在中国医科大学于1961年开办的“日语医学班”基础上,在两国政府赞同和医学、教育界共同努力下,经过二年筹备和我国卫生部批准,于1989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了“中日医学教育中心”。成立大会上,植村恭夫博士代表日本和我国代表签订了“中日医学  相似文献   

14.
1991年7月31日-8月10日,应日本TCM研究所(汉方医学研究所)邀请,我院以戴锡孟院长为团长、四名青年教师、七名优秀学生组成的学术访问团赴日本四日市参加了由汉方医学研究所举办的“汉方医学讨论会”。戴锡孟院长和杨肖周教授在讨论会上进行了中医学讲座。日方也为中国学生特意安排了几次讲座。  相似文献   

15.
根据祖国医学对衰老机理的认识,我们自制“维君康蜜丸”,于1983年5月至1984年2月,以本市两个地区500名40~60岁年龄组的职工中,经普查检出的符合肾虚证诊断标准的179例职工为观察对象,对他们进行了服用“维君康蜜丸”前后的临床和若干实  相似文献   

16.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简称新雕本)现存20卷(卷一至卷五、卷十一至卷十五、卷二十一至卷三十)为清嘉庆四年(1799年)发现的宋代民间刊行本.该本仅存20卷正文,前无序后无跋,其刻者已不可考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传至日本,20世纪80年代日本大阪市才リェソ卜出版社影印出版,后传入国内.目前,中医文献界普遍认为:<新雕孙真人千金方>20卷,是尚存于世的<千金要方>古本之一,未经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校订整理.该本的篇章结构与文字内容,较诸现今之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江户医学影北宋本)有诸多不同之处,更为接近孙思邈<千金要方>的原始面貌.  相似文献   

17.
据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版)载:“张氏四维医门秘旨十五卷存。□□曰:古皖张子讳四维,字国本,别号筠亭。乃听选官也,医名于世,诸上司奖之以扁额,士大夫赠之以诗文。”但国内未见该书,仅日本有原刻本及抄本。今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中医药文献学家马继兴等中日学者选辑的《日本现存中国稀觏古医籍丛书》影印本中,见到了该书(明万历间同安张氏恒德堂本)的全貌。现对张氏生平及其著作内容、学术价值介绍如下。 1 作者生平   张四维,字国本,别号筠亭,古皖怀宁人(首卷“小引”)。张氏生于医学世家,其父“憨仙公为皖名家。人有求辄往,往则疗治辄效,其报不报弗校也。至今皖人称医而仁者,必曰憨仙”(首卷“自叙”)。张四维于《医门秘旨*自序》称:“余家大人憨仙君,精专易理,谙通诸经,为郡弟子员。一日大父宦往,大母家居,病且剧,乃喟然叹曰:为人子不可不知医,顾独  相似文献   

18.
虞抟(公元1438~1517年),字天民,号花溪恒德老人,浙江义乌人,明代著名医家。主要著述有《医学正传》、《方脉发蒙》等。《苍生司命》是其逝世后刊行的另一作品,过去因流传等原因,一直未被重视。今就其基本内容、刊行情况和治学思想作如下探讨。1 成书年代推测和刊行情况《苍生司命》史书未见记载,最早见于日·丹波元胤《医籍考》,仅存目。关于此书的成书年代,还缺少足够的史料以确定。但从是书所及内容与《医学正传》比较,以及刊行时间分析,此书应在《医学正传》之后成书。主要依据:①内容多有相同,而学术有一定提高(见下文)。②从治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性医学早在汉代以前即巳形成相当完备的体系《参见拙著:马王堆医书中性医学文献概论,《中医杂志》,1995年第36卷第10期),汉唐时期更是兴盛蓬勃,惜这一时期的有关文献大多散佚,幸赖日本名医丹波康赖于公元984年编撰问世的《医心方》而得以部分保存。这一时期的性医学内容与前代  相似文献   

20.
《脉学辑要》为日本医家丹波元简所著。丹波元简,字廉夫,号桂山、栎窗,中名刘桂山,法号本觉文懿孝宪居士,日本著名汉医学家。本书版本众多,其中刊印最早,保存最好的是日本宽政7年(公元1795年)江户万笈堂刊本聿修堂藏版影印本。其所含内容,虽可谓述而不作,然其检选之功,亦非等闲之力,上至《难经》,下逮明清诸大家脉学。本书辑古今脉学之论于一帙,集众家之长于一炉,抒发己见,总结了宽政以前的脉学经验,对脉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创新和扩延了脉学理论,是学习和研究脉学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