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脏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中末期心脏病手术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是移植患者能否长期存活,是迄今为止摆在医护工作者前最为严峻的问题.在我国,1978年上海张世泽教授进行了亚洲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存活109d.1992年哈医大二院完成了1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存活13年余,成为亚洲生存时间最长,生活质量最好的病例(蒋树林.心脏移植远期存活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对3例心脏移植的患者术后分别进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跟踪观察,主要观察心率、心律、ST-T演变情况,结果:共同表现的ST段抬高系心肌再灌注后损伤性改变,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手术中机械刺激或损伤有关,由于去神经作用心率变化较小,应用标准术式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应用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少,结论:心脏移植术前、术后心电图追踪观察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同种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近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低血压的治疗、急性右心衰竭原因分析及防治,以及肾功能不全时抗排斥药物的选用进行总结。结果:该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健康生存超过1个月。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在停用呼吸机前后特点注意急性右心衰竭;肾功能不全时应推迟环孢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护理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结果 3例患者手术取得成功,术后未发生右心衰竭、排异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完善的护理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患者,41岁,阵发胸闷、心慌、喘憋8个月加重5d入院。外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高血压3年。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ST-T改变,异常Q波,室性早搏,夜间时有阵发室速。入院检查:X线片显示心影大,心电监测室性心动过速。经电击除颤,恢复窦性心律。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已发展到晚期,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1.2术后心电图当天心电图显示各导联隐约可见较规律出现的p波,频率116/min,P-R间期约0.20s下传心室,其间可见频繁出现的舒张晚期房性早搏(多数成对出现)早搏后P-R间期约0.16s,QRS波终末端粗顿,V1呈rSr?…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规律并观察环孢霉素A(CsA)滴眼液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CsA对照组.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分别予生理盐水及1%CsA眼液滴眼并观察4周。术前1天及术后1~8周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分别取术后第4、8及10周的角膜缘植片观测淋巴细胞浸润及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周外周血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就有增高,第3周已达到高峰,第5周开始缓慢下降。CsA组角膜缘植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及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实验组。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与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数目密切相关:CsA眼液可抑制外周血及植片中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从而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武军  张振  邹小明 《广东医学》2001,22(5):393-394
目的 研究新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及其副作用。方法 为1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采用骁翻(MMF)、普乐可复(FK506)、强的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剂进行抗排斥反应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平稳。心内膜心肌活检未发现排斥反应,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和轻度骨髓抑制。结论 新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在心脏移植中能有效地抑制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护理措施及具体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2月一2002年3月3例心脏移植手术病人的资料,从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观念、杜绝感染机会、早期发现感染的征象几个方面加以综合分析。结果 3例心脏移植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14天在ICU咽拭子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经治疗3天后转阴,同例病人术后28天在隔离病房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患者痊愈,其余2例无感染。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易发生感染,经严格控制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心外科于1994年3月成功地为1例13岁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女性患者施行了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术。术后存活28d.因第三次心肌急性排斥反应抢救无效死亡。作者强调应采用多种抗排斥反应药物,且需小剂量,对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药物应谨慎.尽管拥有众多的非侵入性检查,但没有一种非侵入检查技术能直接有效地诊断心肌排斥反应,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监测心肌排斥反应最直接可靠的手段而不能被取代。  相似文献   

10.
我院心外科于1994年3为1例13岁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女性患者施行了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术。术后存活2d。因因第三次心肌急性排斥反应抢救无效死亡。作者强调应采用多种抗排斥反应药物,且需小剂量,对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约物廑慎。尽管拥有众多的非侵入性检查,但没有一种非侵入检查技术能直接有效地诊断心肌排斥反应,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监测心肌排斥反应最直接可靠的手段而不能补取代。  相似文献   

11.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2001年1月与2002年7月分别完成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2例,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例1,男,51岁。心慌、胸闷1年余,反复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2个月,经内科治疗无明显改善。有吸烟、酗酒史。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增大,左室容积308ml,左房容积75.7ml,二尖瓣及三尖瓣均有轻度关闭不全,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FS 11.8%,EF 24.4%;胸片显示心胸比为0.71,右心导管检查显示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均在正常范  相似文献   

12.
13.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未期心脏病的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1]。心脏移植手术可挽救部分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的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我院心血管外科于2000年8月23日实施1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现将心脏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桂云  娄燕  黄庆芳 《吉林医学》2006,27(10):1264-1264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适用于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其中以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我院于2006年2月为1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成功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至今心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27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并伴有全身乏力3个月,轻微活动明显受限,经系统完善的内科治疗无效,心功能Ⅳ级,确诊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术前测肺动脉收缩峰压50mmHg,左房压18mmHg,肺小动脉阻力2.5Wood's单位。供体为男性脑死亡者,年龄30岁。供受体之间ABO血…  相似文献   

15.
心脏移植是挽救部分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医疗手段。我院于2002年4月~2004年4月为4例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现有1例已恢复正常工作,2例生活能自理,另1例在康复中。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2005年6月~2007年1月为4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也是四川省首例),手术获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例,均为男性,年龄28~57岁,平均46.5岁。4例患者入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终未期),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全组患者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位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的循环管理的特点和方法.方法:3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术前均经强心、利尿、扩血管及营养支持治疗.麻醉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移植术.诱导前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针对性地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结果:3例患者麻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1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术后15 d死于心肺衰竭,1例患者因难治性右心衰竭于术后2 d死亡.结论:选择应用合适的心血管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如何治疗肺动脉高压避免右心衰竭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4例(6个肢体)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探讨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问题。方法:在联合应用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剂和较满意的组织配型的情况下,实施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结果:4例(6个肢体)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较满意,其中1例曾出现中度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排斥反应消退。结论:在良好的组织配型及理想的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可以不出现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右心衰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右心衰竭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人实施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前受者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PAP),术中、术后Swan-Ganz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力、中心静脉压、连续心排量(PAP、CVP、CCO).[结果]术后30 h出现典型右心衰竭表现(症状、体征及压力监测),积极综合治疗心衰纠正.[结论]选择合适的供、受体,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确的术式,连续、动态的围手术期监测和积极的综合治疗是心脏移植术后急性右心衰竭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5年10月28日行供体甲状腺次全切除时,取其—甲状旁腺经肝素生理盐水漂洗,去除非腺体组织,后置入受体胸锁乳突肌腹内,以治疗其胞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术前一天给受者服用硫唑嘌吟0.2,地塞米松5mg加葡萄糖液,静注.术后即给右低50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复方丹参片,2片,3次/日;强的松5mg,1次/日,持续一周后减量直至停用,总共使用10天.术后常规使用抗菌素.经观察,术后到现在已两年余.多次随访,供体及受体皆自觉良好,术后从未出现过低钙症心电图亦无明显异常表现.因此,作者以为,若遇此类病人,施之此术,必有百利而无一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