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调查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 以标准化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中文版为研究工具,随机调查了扬州大学639例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通过回归分析,量化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 筛查出存在睡眠问题的大学生85例,占13.3%,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因素均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 大学生的睡眠受多因素的影响,其质量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和抑郁心境及其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拟家庭状况调查表,对1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 名正常人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病例组家庭环境中情感表达不良,娱乐性差,矛盾性突出,控制性较强;其抑郁症状发生率高(30 % ) ,抑郁程度重[(455 ±125) 分] ;与对照组[ 分别为6 % 和(3410 ±1012)分] 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有内向性格( 回归系数:- 033) 、家庭经济状况差(026) 、未婚(024) 、亲密度低(022) 、情感表达不良( - 015) 和抑郁心境(014) 。结论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矛盾性突出,娱乐性差,情感表达不良,患者普遍存在抑郁心境,构成复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更年期居民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更年期居民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包括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按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普陀区槽杨街道24个居委会的更年期居民4746人进行调查。结果 有抑郁症状者572人(12.05%)有焦虑症状者为243人(5.12%)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躯体疾病,就业情况,人均收入,性别,性格及饮酒影响CES-D;躯体疾病,就业情况,性别及饮酒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学生精神健康水平与部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对301名少年中学生和286名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健康水平、年龄,个性特点和应付方式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1)年龄,少年中学生组的精神健康水平低于青年大学生组;(2)个性,“神经质”和“精神病质”个性倾向程度越高的学生,其精神健康水平越低;(3)应付方式,使用“解决问题”类应付方式多的青少年学生,精神健康水平较高,而使用“自责”和“幻想”类应付方式较多的青少年学  相似文献   

5.
阿米替林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阿米替林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在一定血药浓度标准下对59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阿米替林治疗8周,其间测查明尼苏达人格测查(MMPI)、听觉诱发电位(P300)、24小时尿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血T3、T4等指标,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及副作用,将治疗前后HAMD量表减分率<50%者确定为“无效”。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形成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无效组与有效组之间以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情感病家族史、本次起病形式、躯体疾病和非精神科药物使用、MMPI中D因子分、偏执症状、副作用等6项指标与治疗无效的形成相关。而其它一些因素,如自杀、激越、P300波幅等在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提示有情感病家族史、缓慢起病、伴有偏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对阿米替林的疗效不佳,这类患者的人格特征较为抑郁,治疗中的副作用较大,且常伴有躯体疾病并使用相应的非精神科药物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497例4~16岁行为问题儿童和522例正常对照儿童的20个危险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8%。用公因子代替原始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行为问题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会经济阶层低、寄养或全托、儿童出生时(后))疾病、精神病家族史和母孕期疾病。研究结果说明,儿童行为问题的病因为多病因模式。  相似文献   

7.
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对497例4-16岁行为问题儿童和522例正常对照儿童的20个危险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8%,用公因子代替原始变量做logistic回归发现,发现与行为问题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会经济阶层低,寄养或全托,儿童出生时疾病,精神病家族史的母孕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灾区一线医务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精神疾病预测量表(MDPS)对参加抗震救灾的一线医务救援人员(136名,研究组)和未参加本次抗震救灾的医务人员(274名,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研究组MDPS总分及成长经历、精神病性、抑郁、跺狂因子等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99~5.301,P<0.01~0.05).研究组中低年龄(<35岁)者的成长经历、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及人格偏移因子分明显高于高年龄(≥35岁)者(t=2.028~3.602,P<0.01~0.05),而个性内向因子分则明显低于高年龄者(t=——4.429,P<0.01);女性的总分及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神经症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t=2.422~5.079,P<0.01~0.05),社会支持缺乏因子分明显低于男性(t=-2.526,P<0.05);未婚者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抑郁、神经症因子分明显高于已婚者(t=1.982~2.801,P<0.01~0.05),既往及家族史、个性内向因子分明显低于已婚者(t=-2.077~-4.257,P<0.01~0.05);护士的总分及心理防御不良、抑郁、神经症因子分明显高于医生(t=2.563~4.241,P<0.01~0.05).研究组精神障碍危险因子与精神障碍症状因子密切相关(r=-0.294~0.522).影响研究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心理防御不良、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缺乏、婚姻等,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4.6%~84.6%.结论 汶川地震灾区一线医务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尤以低龄者、女性、未婚者及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9.
10.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探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心理诊断测验手册调查了四川省绵阳市城乡4-6年级小学生1680名。结果 表明32.44%的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0.54%的儿童疑有重性精神病。结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父母离异,寄养,父亲职业及农村儿童。并且随年级增高心理健康问题亦逐级增多。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医学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对507名医学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评估。结果三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和大学生样本,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外倾和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呈正相关,与个性不稳定呈负相关。结论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相关,高等院校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四川省某医学院学生约会暴力及相关因素的状况,为预防和改善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约会暴力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尊量表(SES)评估211名医学生的约会暴力情况.结果 211名接受调查的医学生(16~25岁)中137名曾有过恋情,他们中96名曾实施和/或遭受过暴力行为.111名目前正恋爱的学生中,71名(63.9%)在目前恋情中曾实施和/或遭受约会暴力,其中29名至少曾实施和/或遭受过一项躯体暴力,占26.1%;61名至少曾实施和/或遭受过一项精神暴力,占54.9%;12名至少曾实施和/或遭受过一项性暴力,占10.8%.曾实施和/或遭受约会暴力的学生,SCL-90总分、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得分显著增高;而自尊量表得分显著较低.实施和/或遭受精神暴力和性暴力的学生,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因子得分显著增高;实施和/或遭受约会暴力的学生,不良行为出现频率较高,包括自杀观念、不健康体重控制、逃学、饮酒等.结论 四川省某医学院本科生中存在着较高比例的约会暴力情况.这部分学生难以恰当、有效地处理特殊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自杀观念、各种躯体不适等,不良行为如不健康体重控制、逃学、饮酒等出现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63名产后35~60天的产妇进行调查,并进行卫生统计学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0.2%(47/463),并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χ2=18.52,P<0.01);(2)EPQ中的N量表分抑郁症组[(13.46±4.59)分]高于非抑郁症组[(9.25±5.12)分;t=3.11,P<0.01],P量表分抑郁症组[(5.31±1.75)分]亦高于非抑郁症组[(4.08±2.47)分;t=2.30,P<0.05],L量表分抑郁症组[(11.69±4.70)分]低于非抑郁症组[(14.97±3.29)分;t=3.27,P<0.01];(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有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等7项危险因素及分娩过程顺利等3项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有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等3项危险因素及与分娩过程顺利等3项保护因素.结论 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社会心理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群体分层抽样法,共抽取受试样本20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表(自编),对宝鸡市12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六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约9%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焦虑等。偏相关分析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神经质、精神质、年级、学习任务、性别等呈正相关。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值得高度重视;神经质与精神质的个性倾向、年级、学习任务等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疗效和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453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基线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病程≤5年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对13项相关因素与近期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 PANSS总分减分率与性别(r=0.083)、病程(r=-0.228)、起病形式(r=-0.180)、发病诱因(r=0.080)、持续用药时间(r=0.153)存在相关关系(P<0.05~0.01);疾病复发与性别(r=-0.131)、持续用药时间(r=0.131)亦存在相关关系(P<0.01).结论 女性、病程短、起病形式急、病前有诱因、持续用药时间长的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1年的疗效相对好;男性患者及持续用药时间短的患者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患病情况以及不同亚综合征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373例痴呆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痴呆诊断标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为轻、中度,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其精神行为症状;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提取法,并对因子负荷进行正交方差极大旋转。结果(1)49.3%(184例)的患者至少出现1种NPI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抑郁/心境恶劣(89例,23.9%)、情感淡漠/漠不关心(81例,21.7%)、焦虑(76例,20.4%)等。(2)因子分析获得4个亚综合征,分别代表情感和冲动、精神病性症状、心身异常和行为紊乱,发生率分别为36.5%,28.4%,27.4%,15.3%。结论BPSD存在着具有共性因素的亚综合征,其发生率较单一症状高;不同BPSD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病因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青海省各民族大学生失眠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青海省等高海拔、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失眠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对青海省三所高校的12 19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中国大五人格问卷极简版(CBF-PI-15)评估大学生的失眠情况和人格特征。结果大学生ISI总评分为(6.77±4.43)分,检出4 706人(38.6%)存在失眠。回族、蒙古族大学生ISI总评分及失眠检出率均高于汉族大学生(P0.0024或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BF-PI-15的神经质评分与各民族大学生ISI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0~0.463,P均0.01),而外向性评分与各民族大学生ISI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280~-0.183,P均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进入各民族大学生失眠的回归方程(β=0.294~0.464,P均0.01),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进入汉族、藏族等部分民族大学生失眠的回归方程(β=-0.129~-0.052,P均0.01)。结论青海省各民族大学生失眠状况存在差异,回族和蒙古族大学生失眠检出率偏高。神经质为各民族大学生失眠的危险因素,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是部分民族大学生失眠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烟台市三所高校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从不同专业年级学生中筛选出成瘾组90例和对照组100例,然后把成瘾组和对照组集中起来统一进行SCL-90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测试。结果成瘾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分别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