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CT或MRI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将其推离面神经出脑干处.术中采用实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均发现有明确的压迫血管,责任血管中小脑前下动脉占53.3%.全部病例随访3~6月,总有效率为96.7%.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严重而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肌电图对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慧琴  安英杰 《河北医药》2007,29(9):927-929
目的 分析肌电图对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r,MVD)治疗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疗效评价.方法 用MVD手术治疗HFS患者133例,对术前及术后肌电图(elctromyogaphy,EMG)进行比较,并对年龄、性别、病因等相关因素对MVD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1)病因:血管因素95例,治愈率80%;蛛网膜粘连16例,治愈率68.8%,蛛网膜囊肿6例,治愈率66.7%;胆脂瘤7例,治愈率85.7%;肿瘤7例,治愈率28.6%;继发于Bell面瘫后2例,治愈率为0(P<0.05).(2)性别:MVD133例患者中,男62例,治愈率72.4%,女71例,治愈率71.8%(P>0.05).(3)年龄:患者年龄19~69 岁,分6个年龄段,治愈率分别为100%、83.3%、73.7%、71.4%、72.7%、87.5%(P>0.05).(4)肌电图:MVD组患者术后肌电图呈完全电静息状态或群放电位减少50%或50%以上122例(84.2%),其中93例(83.04%)远期效果显著或良好,术后肌电图变化与疗效之间呈正的直线相关(P<0.05).结论 (1)血管因素是HFS的主要病因.(2)病因是影响MVD预后的因素,年龄性别对MVD的预后无影响.(3)肌电图的变化情况对判断HFS临床及愈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06年1月-2013年06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HFS病例92例,现在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6个月至7年随访,抽搐完全消失77例,术后明显减轻7例,部分减轻6例,手术无效2例,无复发。并发症主要包括听力障碍5例,面瘫13例,耳鸣4例,声音嘶哑1例,脑脊液漏2例,无死亡和致残病例发生。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桥小脑角区局部解剖知识、术中面神经根部的显露、正确识别责任血管、减压棉片的大小及放置的位置等是确保手术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于黎明 《北方药学》2011,8(6):64-65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HFS)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95例患者中有89例面部抽搐症状消失,经半年的观察及回访其余6例症状减轻,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又称面肌抽搐、半侧颜面痉挛,是一种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1966年Jannetta提出,面神经出桥脑根处(root exit zone,REZ)被走行的小动脉压迫,是构成面肌痉挛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8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的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积痉挛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该病起因是颅脑血管压迫脑干部位的面神经,引起神经"短路"而致面肌抽搐,同侧面神经根部受异常走行的动脉血管压迫(小脑上动脉占45%,小脑后下动脉占30%,椎动脉占25%)。据统计,全球发病率为15~1800/100万人,  相似文献   

8.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维邦  倪红斌  姚亮  徐武  韦永祥 《江苏医药》2008,34(11):1124-1125
目的 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方法 随访186例行MVD面肌痉挛患者,观察术后2年有效率、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随访成功154例,其中109例(70.8%)近期疗效为优,43例(27.9%)为良,2例(1.3%)为差.对术后2年以上的长期疗效随访中143例(92.9%)为优,4例(2.6%)为良,7例(4.5%)为差,其中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5%.部分复发率为2.6%,完全复发率为3.3%.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面瘫28例(18.2%),听力下降12例(7.8%),耳鸣7例(3.9%);术后2年以上随访中,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2例听力下降患者中3例听力仍有障碍.结论 MVD是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3例面肌痉挛患者采取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电话及预约随访535个月,33例患者中,术后24例面肌痉挛立即消失,2例患者术后2周内痉挛逐渐停止,5例术后335个月,33例患者中,术后24例面肌痉挛立即消失,2例患者术后2周内痉挛逐渐停止,5例术后38个月痉挛逐渐消失,2例明显减轻,手术有效率为100%。患者术后并发迟发性面瘫7例,暂时性听力下降3例,耳鸣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例,口周疱疹1例。平均随访18个月,治愈率93.94%(31/33),无复发。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在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底收治的137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探讨术前、术后及中期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无颅内感染或脑出血等重症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听力障碍。同时术中有无穿通支、面神经受压方式、压迫面神经的位置以及面神经出脑干区表面压痕情况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式,但术中尤其注意听力障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型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 141 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 比较椎-基底动脉压迫型(28 例)与非椎-基底动脉压迫型(113 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状况。 结果 平均随访(13.81 ±1.57) 个月 , 两类面肌痉挛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3% vs. 98.23%, P=0.49), 其术后延迟治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7.04% vs. 20.72%, χ2=1.38, P> 0.05)。 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型面肌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80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乳突后入路实施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患者术后1~6天,均未出现明显的面肌痉挛,无脑脊液漏,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首选的方法.良好的手术体位和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高竹风  赵春生 《江苏医药》2013,39(16):1904-1906
目的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101例分为两组:A组45例,术中未行电生理监测;B组56例,术中行电生理监测。比较两组即刻手术效果和术后当日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当日有效55例(98.2%),发生面瘫4例(7.1%),无眩晕,听力下降2例(3.6%)。A组术后当日有效37例(82.8%),发生面瘫9例(20.0%),眩晕6例(13.3%),听力下降7例(15.6%)。B组手术效果优于A组,眩晕发生率低(P<0.05)。结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实施电生理监测能提高面神经减压的效率,减少眩晕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明兴  倪红斌  金伟  徐武  梁维邦 《江苏医药》2012,38(7):798-800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责任血管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延迟治愈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责任血管的不同将获得随访2年以上的230例MVD术患者分为小血管压迫(A组,164例)和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B组,66例)两组,分析发生延迟治愈的69例随访资料。结果 230例面肌痉挛行MVD术患者中,术后延迟治愈69例(30.0%)。A组延迟治愈率26.2%(43/164),明显低于B组的39.4%(26/66)(P<0.05)。69例延迟治愈患者中,术后1、2、3、6、12个月和1年及以上症状消失病例分别为33、13、12、7、3和1例。94.8%的延迟治愈患者术后半年抽搐停止。结论面肌痉挛患者MVD术后延迟治愈以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致病者居多;大部分延迟治愈患者痉挛症状可于术后6个月内消失。  相似文献   

15.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观察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112例患者,其中三叉神经痛78例,面肌痉挛31例,舌咽神经痛3例,并对手术入路及血管神经隔离方法进行改良。结果:手术早期的手术总有效率为98.2%,除1例听力明显下降外,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是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方法的改良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虚拟现实术前计划用于特发性面肌痉挛导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33例做虚拟现实术前计划(计划组)和27例未做虚拟现实术前计划(对照组)的特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划组患者分别行脑血管CT和头颅MRI检查,影像数据输入Vitrea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面听神经复合体,判断责任血管和面神经的空间关系,在术前计划基础上进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比较2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责任血管均为小脑前下动脉,虚拟现实术前计划中面神经与责任血管空间关系清晰显示,责任血管判定结果与术中观察结果一致。计划组和对照组Cohen分级0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33例)比85.2%(23例)](P=0.036),手术疗效总体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33例)比85.2%(23例)](P=0.450)。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比11.1%(3例)](P=0.085)。结论虚拟现实术前计划有助于清晰直观地显示面神经与责任血管的空间关系,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61例。其中,三叉神经痛40例,舌咽神经痛3例,面肌痉挛18例。随访5-22个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5%,舌咽神经痛手术有效率100%,面肌痉挛患者为94.5%。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者9例(15.5%);发生较重并发症1例(1.7%),无死亡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因血管压迫导致的相关脑神经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