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衄血辨治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衄血辨治六法,即清脏腑热、凉血解毒、滋阴降火、益气摄血、降气潜血、活血化淤,六者可临证互参,但重在审因论治,体现前人“见血休止血”之理,避免止血留淤之弊。  相似文献   

2.
针灸具有活血化淤的功用,对不同病因、病机、病位的血淤证型有不同的针灸活血化淤法。本文拟就辨证立法、选穴及相应刺法、灸法的临床体会略述如下:(一)行气化淤法各种证型的血淤见证,尤以胸胁部、腰背部的血淤证,均宜使用行气化淤法。辨证循经取穴或局部取穴宜注意整体取  相似文献   

3.
淤血的记载起源于内经,至于“淤血”二字始见于《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对淤血证治作了一定论述,为后世活血化淤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作出了贡献。至清代温病学说已告形成,对淤血证治也有了一定记载,使活血化淤法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明确伤寒与温病淤血证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和活血化淤法,使之更有效、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笔者就伤寒与温病淤血证治的异同,谈一下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4.
淤血证治验     
祖国医学认为,凡属血脉淤滞不畅,脏腑经络气血不通,气滞血淤等所引起的病症,都属于淤血的范畴。淤血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采用活血化淤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就笔者的临床点滴,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讨论活血化淤法在温病学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文献学习和中医学基本理论分析血淤证在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活血化淤法在温病临床上使用的现状,认为血淤是温病过程中的重要病机,贯穿于温病过程的始终,活血化淤法已在温病临床上广泛使用.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并提出了编写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6.
淤血证与活血化淤法是中医诊断学与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1980年以来,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1239例、计50余个病种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对淤血证的特征及诊断依据、活血化淤治疗法则的应用规律作了较系统的归纳。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淤法,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活血化淤药药理实验研究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被广泛运用于淤血病证及各种病证中血液循环不畅、脏器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等证候,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充分展示了活血化淤法临床运用的广阔前景。笔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医现代化的步伐和微观辨证的提出,活血化淤法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为许多疑难病证的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兹举活血化淤法治验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淤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余轶非陆为民江苏省中医院(210009)主题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治则活血化淤笔者总结了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并观察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证...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中,凡具有“淤血证”的皮肤疾患,均可应用“活血化淤”这一治法。近十年来,国内对“活血化淤”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活血化淤法在皮肤科的适应证也渐渐在扩大。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清任(公元1768~1831)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实地的脏腑观察,著《医林改错·脏腑图形记》后,“将平素所治气虚、血淤之证,记数条示人以规矩,并非全书”。他发展了祖国医学的气血理论,对活血化淤的治疗法则作出了新的贡献,新创方31首,另修改古人妇产方2首。本文试就王氏创立的通窍活血汤、血府逐淤汤、膈下逐淤汤、  相似文献   

12.
血淤证是中医学的病理概念。微循环功能障碍是血淤证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活血化淤法多有改善微循环功能、增强血液流动性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本文列举了血淤证辨证论治八法,以及应用丹参加平衡盐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3.
崔骞 《西部中医药》1992,5(1):26-27
人工流产后头痛可辨证分为气滞血淤、气虚血淤、肾阳不足淤血阻络三型,用活血化淤法治疗29例,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4.
血淤证常见于临床各科,眼病因“目受肝血而能视”,“目为血脉之宗”而与淤血密切相关。因此,“行血法为治目之纲”,即是说活血化淤法是治疗眼病的大法。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活血化淤法为主,辨证论治,疗效满意。现归纳如下: (一) 清热活血化淤此法适用于热伤血络,或热盛迫血妄行,或痛肿等感染性目疾引起的血淤证。如因热毒内蕴,眼部充血,运行失畅所致的内外睑缘赤烂、眼睑红肿、眼球脓炎以及因热郁所致的眼底出血等;因热邪伤络,血流不畅所致眼局部肿胀者;某些感染性眼病有阳证表现者,如黑睛疾患表现白睛明显充血紫暗,  相似文献   

15.
提出崩漏病辨证论治的滋肾养肝,温肾健脾,补中益气、养心健脾、调肝理气、活血化淤、升阳除湿、清热凉血八法,临证守法不泥方,随证用药,酌伍固涩止血之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脏腑图点穴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脏腑图点穴对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9例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7例,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无复发病例。结论:脏腑图点穴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中经络与中脏腑两种证型的临床差异及血流变、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750例中风住院患者,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综合实验检查,对比分析中经络与中脏腑的差异.结果与结论 中脏腑证在年龄上明显大于中经络证(P<0.01);中脏腑证全血黏度正常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中经络证(P<0.01),胆固醇、甘油三酯正常者比例明显大于中经络证(P<0.01),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大于中经络证(P<0.05,P<0.01);中经络证以阴虚风动、风痰瘀阻居多,而中脏腑证以痰湿蒙神、风痰火亢居多.  相似文献   

18.
施今墨论治糖尿病经验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今墨对渴(糖尿病)糖因病机的认识充虚为本,又有阴虚燥热,脾气虚损,阴虚阴寒的主次之分,其辨证思路以虚实寒热为纳,以三焦为目分属脏腑辨证,其立法组方善用苍术配元参,黄芪伍山药组成成药,据证立养阴生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滋肾养血,敛精固涩,活血化淤,平肝熄风,芳化醒脾,润汤通便,回阳固脱十法,同时又十分重视脏器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盆腔炎治疗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昭良 《中医研究》1990,3(3):36-37
笔者在长期临证中,应用疏肝解郁、活血化淤、清热利湿等三法,治疗慢性盆腔炎,颇有疗效,现报告如下:蔬肝解郁法病人素有精神抑郁、所愿不遂,致使肝气抑郁,气滞不行,脾失健运,湿从内生,久成带下证,致使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方法有两种:中风分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中脏腑脱证(阴竭阳亡),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讧、肝肾亏虚证);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有益气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通络法、通腑化痰泻热法、醒神豁痰开窍法、平肝熄风化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