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8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占同期住院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23%,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酗酒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其它。确诊手段主要是急诊胃镜检查。去除诱因,积极处理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是治疗的基础。结论急性胃黏膜病主要病因为应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所致,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持剂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临床与胃镜检查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AGML病人156例临床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腹痛156例(100%),呕血23例(14.7%)。黑便41例(26.3%);胃镜下胃黏膜密布褐色血痂伴出血、片状浅溃疡、糜烂灶99例(63.5%);治愈127例(81.4%),好转29例(18.6%)。放弃治疗1例(0.6%)。结论 AGML临床严重程度与胃镜检查AGML镜下病变范围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谢修慧 《中外医疗》2014,33(4):137-137,139
目的探讨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护理办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8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在该基础上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中出现3例并发症,参考组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参考组明显减少(P〈O.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危重程度及并发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内大量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尤其是病变影响下丘脑、脑干者最易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且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它的防治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鄢定芝  庞巧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58-2458
目的:探讨思密达对新生儿急性胃黏膜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7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鼻饲注入思密达每天1次。结果:统计学处理显示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鼻饲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急性胃黏膜出血是简单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6.
8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2月~2008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复查胃镜,胃黏膜未发现任何遗留病变.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发病诱因及典型临床表现,相应的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应积极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以改善黏膜循环,提高患者治愈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又名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也称为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我院自1998年1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药源性因素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7月间的58例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服用药物、原发病密切相关。结论:重视预防对于减少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一种以急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糜烂或溃疡引起出血为特征的病变,是多发性外伤、严重全身性感染、大面积烧伤、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反应情况下发生的急性胃黏膜病变,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咽喉部术后应激性溃疡一旦发生出血,如不及时处理和治疗,病死率达35%-65%。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喉癌及下咽癌患者138例,并发应激性胃溃疡25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均痊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常建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694-1695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整理我院2011年3月—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56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出现水肿,通过对症治疗患者康复出院。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其他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胃黏膜病变(actue gastric mucosa lesion,AGML)是严重心理障碍和危重临床疾病的并发症。近年来,AGML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策略成为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AGM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AGML患者89例,其中男59例,女30例,年龄20~71(45.3±5.6)岁。入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有以下  相似文献   

12.
高利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57+1467-1457,1467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280例胃镜检查中4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致病因素。结果药物、酗酒、应激等均可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药物为多,酗酒次之,颅脑创伤以及烧伤等也占一定比例。结论药物的不正确使用已逐渐成为AGML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08年5月我院28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24.1%,病因多为药物因素、严重的内外科疾病。确诊的手段主要是急诊胃镜检查。去除诱因、积极处理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是治疗的基础。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多为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所致,治疗原发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8年~2004年12月,收住107例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急诊内镜检查均有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发现伴有急性胃黏膜出血的病例38例。笔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近况,查阅相关资料,主要针对其发病机制,采用综合治疗,合理配伍用药,明显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1年2月~2004年2月6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23%,其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严重的内、外科病的应激因素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应用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病因是药物及严重内、外科疾病所致,治疗原发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赵凤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2):170-171
目的:总结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确诊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严密观察和加强心理疏导护理。结果:4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通过精心护理,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98%以上患者内科治疗得到治愈,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结论:第1次出血者,不论病情轻重及年龄大小,均表现出异常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再次出血者,受年龄、家庭、文化背景、性格等的影响,其心理反应较复杂,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及复发性溃疡的临床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近年收治的此类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病情可分为两类治疗,一类保守治疗,一类手术治疗,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正确诊断,科学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奥美拉唑静脉点滴,对照组予法莫替丁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24小时内止血成功率分别为40%、10%,2天时止血成功率分别为50%、40%,总有效率分别为9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起效快,止血效果较法莫替丁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作用。方法对8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雷贝拉唑20mg,口服每日1次×15d。结果对照组12例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病率27.9%,治疗组2例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病率6.97%(P<0.01),对照组死亡9例,病死率20.9%,治疗组死亡2例,病死率4.65%(P<0.025)。结论雷贝拉唑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临床可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