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草是常用的大宗中药材,甘草多糖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文章综述了近10年甘草多糖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提取方法主要涉及溶剂提取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以及其他一些提取方法,如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CO_2)萃取法、酶分解提取法和渗流-大孔树脂循环耦合提取法等。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涉及凝胶过滤色谱法、大孔树脂色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等。结果表明,当前甘草多糖的提取分离还存在甘草原料来源不明、生长方式不清和提取工艺指标混乱等问题。通过探讨提高甘草多糖得率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甘草多糖提取分离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酸液渗漉法提取分离莲心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提取分离莲心碱的有效方法,以求简便、高效、快速地提取分离莲心碱。方法:用酸液渗漉法,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将莲心碱有效分离。结果:用酸液渗漉法提取分离莲心碱,简化了工艺,节约了时间,总收率为6‰,与其他方法类似。结论:酸液渗漉法提取分离莲心碱,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中药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如水蒸气蒸馏法、浸提法、压榨法、吸收法、结晶法、薄层色谱法;新兴的提取分离技术,如加速溶剂萃取、超声提取、超临界CO2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分子蒸馏、气相色谱法、膜分离、毛细管电泳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湖北罗田产的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中槲皮素进行提取分离的结果,比较常规提取法和新型的生物分离技术提取法的优势,探讨生物分离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回流提取-吸附树脂法、超声提取-萃取分离法和热回流提取-萃取分离法对细梗胡枝子中槲皮素进行提取分离,并测定其含量。结果经分析发现不同的提取方法所提得的槲皮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超声提取-萃取分离法提取的含量最多。结论细梗胡枝子中的槲皮素的提取分离方法,采用超声提取-萃取分离方法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从含阿魏酸的小鼠血浆中提取分离微量阿魏酸并制成HPLC微量检测样品的不同方法.方法在小鼠血浆中外加二定量的阿魏酸,分别用甲醇法、乙醇法、加热法提取分离小鼠血浆中微量阿魏酸并进行HPLC检测.结果用乙醇法提取分离小鼠血浆中微量阿魏酸的方法最适用于HPLC检测.结论乙醇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稳定性强,提取分离效果好,是较理想的小鼠血浆中微量阿魏酸提取分离方法;适用于从小鼠血浆中提取分离微量阿魏酸并用于HPLC法测定小鼠体内阿魏酸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提取及分离富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具有温中散寒、温胃止呕等功效。该类化合物提取方法有浸提法、热水提取法、碱水或碱醇提取法、溶剂回流提取法、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与亚临界流体提取法,以乙醇浸提法提取为主;分离富集方法有沉淀法、萃取法、柱色谱法(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制备色谱法及逆流色谱法,以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色谱为主。而近年来出现的提取与分离方法是超临界流体或亚临界流体以及制备色谱与逆流色谱等提取分离方法,可快捷与简便地提取出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完善现有的中药及复方提取分离工艺的评价方法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通过搜集近10年的相关文献,根据各评价方法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整理。结果 :总结概括出了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主客观结合法及综合评价法四类评价方法的优点、不足及其适用范围,为建立科学、合理、简便、统一的中药及复方提取分离工艺评价方法,使中药及复方提取分离工艺研究按高效、可控、简便的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 :为完善现有的中药及复方提取分离工艺的评价方法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桑叶多糖提取分离最佳工艺。方法 比较稀酸、稀碱、蒸馏水3种提取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多糖的水提取工艺和醇沉分离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蛋白去除法对多糖提取分离的影响。结果 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蒸馏水在70℃下提取2次,每次1.5h。醇沉分离最佳工艺为醇沉时乙醇体积分数80%,药液浓缩至1mL药液/g生药,pH值为4。用三氯乙酸(TCA)法去除蛋白质的效果优于传统的Savage法。结论 优选的桑叶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汉防己中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最佳方案,以得到安全、方便、快速的提取分离条件。方法采用渗滤法进行提取,进一步用连续提取器对生物总碱的进行提取,再用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然后运用熔点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TLC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加以确证。结果确定了提取和分离的最佳方法和条件,较快的分离得到汉防己甲素和乙素。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快速、简便的提取和分离得到较纯的汉防己甲素和乙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筛选适合于建立丹参药材蛋白指纹图谱的蛋白提取方法。方法:比较三羟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法、枸橼酸盐法、聚乙烯吡咯烷酮缓冲液(PVP buffer)法、改良饱和酚法、TCA-丙酮法、直接提取法(分离胶缓冲液、浓缩胶缓冲液、蒸馏水)、蛋白质提取液提取法等9种蛋白质提取方法,比较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谱带的差异。结果:蛋白质提取液、PVP buffer提取的蛋白质杂质较多,其谱带模糊;TCA-丙酮法、分离胶缓冲液、浓缩胶缓冲液的背景较浅,其中分离胶缓冲液的条带最少;而浓缩胶缓冲液的条带最多,蛋白含量较高且背景清晰。结论:浓缩胶缓冲液最适合作为建立丹参药材蛋白指纹图谱的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较葛根、槐花及其免煎颗粒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进一步确认中药免煎颗粒的疗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葛根、槐花及其免煎颗粒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葛根饮片、葛根免煎颗粒中葛根素含量分别为为0.01796g/g、0.01760g/g;槐花饮片、槐花免煎颗粒中芦丁含量分别为0.03725g/g、0.03131g/g。结论:免煎颗粒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传统饮片无显著差异,但其与饮片的疗效差别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姜厚朴气相指纹图谱,以确定最佳指纹图谱模式。方法用气相色谱法分别对10批次的湖北恩施GAP示范基地、湖北房县、甘肃文县的姜厚朴饮片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恩施GAP产地的姜厚朴饮片有13个共有峰,共有峰的重叠率为100%,而且有效活性成分含量是不同产地中为最高,可以将指纹图谱来鉴别姜厚朴的饮片。初步确立恩施GAP产地的姜厚朴饮片气相图谱为最佳的指纹图谱模式。结论此方法准确,操作简单,能快速有效鉴别姜厚朴饮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因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酒精性肝损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开发安全有效的具有解酒保肝作用的功能性食品已成为防治酒精性肝损害的重要课题。葛根为卫生部认可的药食兼用植物,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现在葛根主要用于治疗酗酒和减少酒精宿醉的症状以及心脏和循环系统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葛根的解酒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辅助萃取葛根中有效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微波辅助萃取葛根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式进行微波萃取参数的单一因素考察。结果 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溶剂用量、原料粉碎度、原料含水量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对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均有影响。结论 微波辅助萃取比传统加热回流提取葛根的效果好,从单一因素观察,优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10W、辐射时间10min,同时增加溶剂用量、提高原料粉碎度、延长原料浸泡时间将有利于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葛根素组(Pur组).观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tmax)、最大聚集时间(PtT)及聚集坡斜率(PtS)的变化.结果:IR组与C组比较,各时间点Ptmax、PtS明显升高,PtT显著缩短,Pur组与IR组相比较,Ptmax明显降低(P<0.01),PtT明显缩短(P<0.05),PtS明显升高(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防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苍葛止泻灵颗粒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苍葛止泻灵颗粒剂的制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提取法,将苍葛止泻灵制成颗粒剂,并采用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葛根素含量。结果颗粒剂符合要求,其葛根素含量不低于3.162mg/g,结论颗粒制制备方法合理可行,其质量稳定,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龙血竭黄酮滴丸处方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龙血竭黄酮滴丸的最佳处方。方法以30min的溶出度和硬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龙血竭黄酮用量和不同的载体材料及用量的影响,确定滴丸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龙血竭黄酮:泊洛沙姆F68:PEG6000质量比为2:5.5:2。结论所制得的龙血竭黄酮滴丸处方工艺简单,为龙血竭黄酮新制剂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主要化学成分、药理效应变化的影响,综合分析该方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各主要成分,考察HPCE指纹图谱的变化,药理指标采用体外抑菌、体内抑菌、解热试验、抗腹泻试验和病理损害模型。结果葛根和黄连降低黄芩苷的含量,黄连降低甘草酸的含量,葛根、黄芩、甘草使小檗碱的含量降低。配伍产生的沉淀,经分析含有黄芩苷、小檗碱、葛根素、甘草酸。各药配伍组合中,以黄连的体内外抑菌活性最强,不同的菌株强度有差异;解热试验中,最佳组合为葛根和黄芩;在抗腹泻试验中,最佳组合为黄连和炙甘草。结论从治疗“协热下利”证来说,全方4味药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9.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was optimized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HPLC-fluor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puerarin and daidzein in Radix Puerariae thomsonii.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dure was achieved by soaking the sample with 70% methanol (1:15, v/v) for 30 min, and then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r 11 min at a power of 600 W. Coupling the extraction process with HPLC-fluorescence presented good recovery, satisfactory precision, and good linear relation. Compared with a method from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e proposed method enables higher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more aecurate analytical results. It can be of Potential value in quality assessment of Radix Puerariae thomsonii medicin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20.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其抗癌抗肿瘤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它在中草药中的分布,引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兴趣,发现其抗癌抗肿瘤作用与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生长、抗致癌因子、调节免疫等作用相关。中草药中白花蛇舌草、陈皮、黄芩、夏枯草、半枝莲等含有较高的黄酮类成分,本文将对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的抗癌抗肿瘤作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