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60例外科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AST、LDH、α-HBDH、CK及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同时存在心肌的损害,临床上应常规做心肌酶学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儿童1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空腹血清中AST、LDH、CK、CK-MB.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能早期判断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国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400-1401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选择HFMD患儿110例,其中轻症80例,重症30例。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AU 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及重症HFMD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HFMD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HFMD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心肌酶指标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婴幼儿HFMD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对手足口病伴发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儿科住院部2010年4月至5月收治的79例手足口病患儿和30例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中乳酸脱氢酶(LDH)异常率72.15%,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异常率56.9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率44.30%,肌酸激酶(CK)异常率22.79%.与对照组比较CK-MB、AST显著增高(P<0.01),LDH明显增高(P<0.05),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发生,及早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变化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45例手足口病患儿与同期住院的100例未感染的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及手足口病患儿自身治疗前后检验结果对照.结果 HFMD患儿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的心肌酶升高,经2周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手足口病能引起心肌酶学改变,早期进行心肌酶学检测,有助于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治疗心肌酶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51例手足口病患儿,检测空腹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并同时检测5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异常率分别为AST27.0%、LDH84.3%、CK43.1%、CK-MB38.0%和HBDH78.2%,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心肌酶的测定能及时了解HFMD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迎庆 《安徽医学》2005,26(4):343-343
本文对2001年2月2004年2月我院住院的72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血清LDH、CK、CK-MB定量测定,以探讨其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86例秋季腹泻患儿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秋季腹泻患儿心肌酶增高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以引起广大儿科工作者的重视。方法对自2003年10月~2004年1月本院诊治的186例符合秋季腹泻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静脉采血检测心肌酶。结果186例秋季腹泻患儿中129例心肌酶不同程度增高。结论秋季腹泻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此类患儿心肌酶检测应作为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96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325.19±35.74)、(34.33±6.03)、(38.61±10.26)、(285.48±36.83)U·L-1,cTnI水平为(0.19±0.13)μg·L-1;治疗后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90.38±36.96)、(18.38±4.65)、(36.38±6.50)、(196.38±40.24)U·L-1,cTnI水平为(0.09±0.06)μg·L-1。对照组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66.34±19.18)、(14.51±5.20)、(24.64±6.71)、(146.27±30.80)U·L-1,cTnI水平为(0.10±0.04)μg·L-1。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CK、CK-MB、AST、LDH、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K、CK-MB、AST、LDH、cTnI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为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儿科HFMD64例和60例健康儿童对照检测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后两项异常者,使用营养心肌治疗2周后复查,组间行t检验。结果:HFMD组心肌酶异常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治疗后大部分恢复正常。结论:心肌酶谱能早期发现HFMD合并心肌损害,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常规和心肌酶谱动态检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血常规和心肌酶谱的动态检测结果。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出疹期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GRAN)、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高于恢复期(P0.05),淋巴细胞(LYM)、血小板(PLT)低于恢复期(P0.01)。普通型出疹期WBC、GRAN低于重症型(P=0.000),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转移酶(α-HBDH)普通型低于重症型(P0.05,P0.01)。恢复期普通型WBC、GRAN低于重症型(P0.05);心肌酶谱仅LDH普通型低于重症型(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LDH及α-HBDH与病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34和0.169,P值分别为0.039和0.009)。结论动态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常规及心肌酶谱变化,对监测病情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及其酶学及心电图的改变。方法: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住院当日或次日行心肌酶谱及心电检查。结果:47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检查中,肌酸磷酸激酶高于正常值24例,异常率为51.0%;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高于正常值17例,异常率为36.1%。在心肌酶谱中,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病例组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患儿心电图检查异常18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0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心动过速伴T波低平或倒置4例;T波低平或倒置2例;室性早博1例。心电图异常率为38.3%。对照组心电图检查结果为窦性心动过速3例,T波低平1例。异常率为14.28%。结论:在肠道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中,部分患儿同时存在心肌的损害。在手足口病诊治过程中对于体温过高,伴随心率快的患儿,应高度怀疑有无心肌损害,及时进行心肌酶学以及心电图等的检测,以便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8例HFMD患儿(病例组)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TnI的水平。并与55例普通感染患儿(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例组CK、CK-MB的活性、心肌损害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HBDH、cTnI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中有高危因素者的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者(P〈0.05)。结论早期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可以较好判断HFMD患儿的心肌损害程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空腹血糖和心肌酶的变化及其在预测病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观察2012年1月~2013年4月广州市增城市妇幼保健院120例患儿空腹血糖和心肌酶的变化,其中普通型手足口病60例,重型手足口病60例。结果(1)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均值为(5.24±1.34)mmol/L;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均值为(6.80±2.21)mm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情稳定的99例患儿血糖为(4.61±1.39)mmo/L,低于病情恶化的患儿血糖水平(6.91±2.64)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重症患儿心肌酶各指标均高于普通组。结论手足口病常伴有应激反应增高,空腹血糖增高是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的危险因素。需警惕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高侠  刘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067-1070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心肌酶肌酸激酶混合同工酶(CKMB)水平和异常率,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56例单纯手足口病患儿作为A组,44例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B组),另选取5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儿治疗前后CKMB水平,并与对照组的CKMB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观察组患儿合并心肌损害与未合并心肌损害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一步对可能影响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KMB活性、CKMB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MB活性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2组的CKMB活性以及异常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儿发热率、发热持续时间、CKM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A组患儿(P<0.05~P<0.01),而2组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呼吸频次、皮疹部位、皮疹持续时间、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WBC、CRP以及CKMB水平均是导致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CKMB升高提示合并心肌损害风险,临床中应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异常患儿及早予以干预治疗;特别是对有发热症状以及WBC、CRP和CKMB水平升高者更需要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临床心肌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EV71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111例为HFMD组,其中重症病例87例,普通病例24例;选取67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HFMD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HFMD重症病例组CK-MB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普通病例组(P〈0.05)。结论对EV71型手足口病尤其是重症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肌损伤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219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预后良好,HFMD流行时伴随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可引起心肌损害。我市2008年5月份出现该病流行,现对收入我院的219例HFMD患儿进行心肌酶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 (AVM )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脏炎症 ,为小儿常见病 ,并有逐年增多趋势。病毒感染后 ,在病毒血症时 ,病毒直接侵袭心肌 ,也可通过免疫反应造成心肌损伤 ,导致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等广泛病变。为了观察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在小儿AVM发病过程中的变化 ,笔者对 5 1例AVM患儿血清中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 )、α 羟丁酸脱氢酶(HBDH)、cTnI进行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AVM组 :5 1例 ,为 1999年至 2 0 0 2年我院住院患儿 ,男 2 3例 ,女 2 8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9.
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血清LDH异常率为73.3%,HBDH异常率为66.7%,CPK异常率为57.8%,CK-MB异常率为28.9%心电图Ⅱ、Ⅲ、aVF、胸导联T波低平或双向、倒置、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为28.9%,早搏的发生率为4.4%。结论:部分HFMD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0.
陈韬  王美芬 《医学综述》2012,18(6):949-95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1709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均做常规床旁12导联心电图。结果心肌酶检查:心肌酶的异常主要在部分重型HFMD中,心肌酶升高以AST升高为主,同时伴有ALT、LDH、HBDH及CK升高,但升高的程度较轻,危重型HFMD患者心肌酶损害明显。心电图检查:半数患儿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少数重型HFMD患儿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HFMD对心脏损害小,但部分重型手足口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