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动物宿主监测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和疫源地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通常采用的免疫荧光抗体法需用价格昂贵的荧光显微镜和冷冻切片机等仪器设备,大大限制了监测工作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3.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流行广泛、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国内对该病的诊断多采用免疫荧光法,但由于其设备昂贵,绝大部分县、区级基层实验室不能开展此项工作,给疫区的确定及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为此,我们试将ELISA用于EHF的临床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工作,同时与IFAT进行了对比,获得比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微波ELISA快速检测法贾延诚,李大培,李广珍,张泓根据微波可加速抗原、抗体极性分子的高速频率运动,促使抗原、抗体在极短时间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原理 ̄[1],将微波加用于ELISA,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抗体,使常规法37℃孵育...  相似文献   

5.
6.
7.
应用血清学检测技术在驻地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宿主动物间传播方式及其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宿主间存在水平传播的垂直传播等方式,其中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经破损皮肤感染为主要途径,并且多发生在成年,这对EHF疫源地的扩散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而垂直传播对EHF疫源地保存与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47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应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原再次攻击后观察IgE,嗜酸粒细胞和临床变化以及EHFV抗原的皮试反应和皮窗试验中细菌渗出情况。结果发现EHFV抗原注射前后嗜酸粒细胞和血压等无明显变化;抗原注射前IgE正常的13例,注射后7例(53.83%)超出正常范围。皮试结果15min阳性14.8%,6h阳性57.44%,24~48h阳性8O.89%。皮窗试验淋巴细胞渗出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外单核细胞增高例数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抗原组有3例嗜酸粒细胞增高。以上结果说明EHFV抗原再次攻击后可以出现Ⅰ、Ⅲ、Ⅳ型变态反应,但绝大多数为Ⅳ型变态反应。对以上各型变态反应在EHF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明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在自然疫源地内的分布和扩散规律,找出控制和拔除疫源地的有效措施,我们于1987年1月至1990年12月,在东海县逐月对本病在小兽间的传播和流行情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监测内容和方法一、监测内容:以EHF高发区桃林、洪庄(1986年发病率分别为168.7/10万和75.53/10万)两乡为常年监测点,对鼠密度、鼠种构成及带病毒率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991年9月在云南省水富县进行了一次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调查,捕获302个动物,计7种,其中4种动物肺(黑线姬鼠,褐家鼠,QuQing和小家鼠)抗原阳性,平均阳性率7.6%。204个动物同时采集到血清,血清的血抑(HI)抗体平均阳性率29.4%,平均总感染率为31.9%。总感染率远高于肺抗原阳性率。幼年和成年黑线姬鼠、褐家鼠的总感染率差别不显著。但雄性黑线姬鼠总感染率显著高于雌性,而褐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气溶胶在动物体内沉积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问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 ,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主要两型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2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病症是什么 ?感染了汉坦病毒后 ,病人初期症状为发热 ,体温急剧上升 ,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 ,“三红”(面红、颈红、上胸红 )等症状 ,出现病毒血症 ,在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出血点 ,发生毛细血管出血 ,病毒侵入肾脏引起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发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临床上很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 ,由于没有特效药 ,极易导致死亡。3.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热由于…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应用IFA对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较高的6个驻地进行了动物带毒及其血清学分型的研究。结果从8种动物肺中检出EHF病毒抗原阳性,其中大仓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带毒率较高,分别为8.15%、6.40%和6.19%。同时抽取部分EHF病毒抗原与抗体阳性鼠标本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表明,鼠肺抗原型别和血清型别均与宿主种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尿中抗原,进行早期诊断,取得满意结果,本法系应用免疫的特异性和酶的高效能催化的敏感性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因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研究结果表明,7病日内阳性率较高,为93.89%;2病日内阳性率更高,为100%,故有早期诊断价值,本文用阻断实验证实尿中具有特异性抗原。此外,以正常人和其它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为阴性,证明本法特异性高。本法标本系用尿液,容易收集,方法简便,结果易判断,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田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1,7(3):129-133,16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一组抗原性相关的病毒所引起的在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疾病之总称。包括发生在中国、日本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朝鲜的朝鲜出血热(KHF),苏联的出血性肾病肾炎(HNN)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流行性肾病(NE)。1982年WHO将本病统一命名为HFRS,并将其  相似文献   

19.
用Vero—E_6细胞直接从陕西汉中地区EHF 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到89-L 株病毒。分离的病毒能在Vero-E_6细胞连续稳定传代,检测10份EHF 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均有4倍以上升高,兔抗KHFV-76-118株免疫血清能阻断89-L 株抗原同EHF McAb 4E_7的免疫反应,抗呼肠弧病毒Ⅰ~Ⅲ型免疫血清、抗类环状病毒免疫血清、抗CMV 免疫血清和抗HSV 免疫血清均无此阻断作用;McAb 型别鉴定试验证实为EHF 野鼠型毒株。从陕西汉中地区EHF 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出EHF 病毒,表明该地区是EHF 的又一流行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