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总结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出血被控制13例,因原发病加重死亡5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结论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机制是胃黏膜缺血,胃酸分泌增加,激素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2.
天麻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有效防治其发生发展是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抑酸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或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等防治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但是,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众多,单纯抑制胃酸分泌及(或)保护黏膜难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对此有少数作者探索利用中药,如大黄、止血散、云南白药等以获得更佳的止血效果。尽管这些研究未涉及治疗机制,但提示合理利用中药是提高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为一较常见的症状,病因大多为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肿瘤等,主要与胃酸分泌增加及胃黏膜功能下降有关。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首先是积极止血以控制病情发展。但在临床上发现,给予一般止血剂如止血芳酸、止血敏、仙鹤草等,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正常的胃生理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是不利的,特别是胃酸胃蛋白酶能够干扰凝血系统,抑制血小板活性,阻止凝血过程,严重影响着止血剂的效果。要积极止血就必须首先改进胃的生理,给止血剂发挥疗效创造良好环境。需要使用能迅速控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蛋…  相似文献   

4.
周丽 《广西医学》2006,28(8):1284-1285
新生儿窒息易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应用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抑制胃酸的分泌,预防窒息后新生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新一代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抑酸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胃酸分泌异常及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急慢性胃黏膜损伤、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卓-艾综合征、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近年来,PPIs长期使用的安全潜在安全风险,如骨质疏松、骨折、感染、低镁血症、维生素B12缺乏、胃黏膜病变、急慢性肾损害、心血管事件、肝性脑病、痴呆等受到关注,有效控制其安全风险将有助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突出表现的小脑出血。脑出血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是由于急性应激性溃疡所致,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颅内压增高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核引起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胃黏膜的自身消化而形成急性应激性溃疡。自发性小脑出血较常见,但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突出表现的小脑出血却不常见,容易误诊,现将所见病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洛赛克(Losec)预防及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上消化道病变20例。方法bsec 40mg,静注,每天1次。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应激性溃疡者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osec是一种新型的胃酸泵抑制剂,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胃酸分泌减少,使胃液pH值上升,保护了胃黏膜组织,使之虽处于应激状态,但不再受损害,并使已经受损的胃黏膜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8.
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与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39例各类药物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及可能的病理改变。结果 发现阿斯匹林等 9种药物均可发生不同程度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多以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居多 ,原因是刺激胃酸和蛋白酶分泌增多造成。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中药源性病例不少 ,应注意某些对胃肠黏膜损伤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生长抑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肽,静滴生长抑素抑制胃泌素、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保护胃黏膜,从而达到胃内止血的目的。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诊,伴发多种疾病,病情危重,抢救不当死亡率高。现将我院2004年以来收治的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0例应用生长抑素止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咪替丁预防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燕 《广西医学》2006,28(7):1029-1030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预防危重新生儿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危重新生儿90例,预防组和对照组各45例,预防组用西咪替丁10~15mg/(kg.d),分2次静滴,连用5 d,观察两组患儿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预防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发生率8.9%,对照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4例,发生率3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新生儿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应激性溃疡引起,西咪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pH值,利于溃疡愈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方面探讨养胃散的治疗机制,测定用药后胃肠黏膜中前列腺素(PG)、生长抑素(SS)的变化规律。方法 SD大白鼠为实验动物,以消炎痛损伤胃黏膜后,再给予中药养胃散10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肠黏膜中的PG及SS的变化。结果 养胃散能明显增加消炎痛损伤后胃肠黏膜中的PG(249.42pg/ml)及SS(2.020PG/ml)的含量,与消炎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药养胃散能增加胃肠黏膜内PG及SS的分泌,是其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建华 《当代医学》2011,17(25):97-98
目的 研究用内镜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138例,胃底静脉曲张26例,胃溃疡81例,十二指肠溃疡92例,胃癌6例,食管癌2例,胃黏膜急性病变35例,食管炎13例,应激性食管炎7例.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检出率24h内为83.3%,2...  相似文献   

13.
58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内镜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急诊胃镜检查出血病变检出率100%,出血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贲门及胃恶性肿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憩室,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1%(32/34),总止血率98.38%(122/124),病死率0.80%(1/124)。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s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对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患者防治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长期服用NSAIDs的127例风湿性疾病及骨关节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服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胃粘膜损伤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胃液pH值变化。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胃粘膜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能有效缓解长期服用NSAIDs患者上消化道症状,防治胃粘膜损伤,整体疗效优于法莫替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和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于我院3年来救治的4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纤维胃镜显示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24例,占出血总数人数54.8%;出现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患者13例,占出血总数人数28.6%;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3例,占出血总数人数7.1%;出现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占出血总数人数7.1%;胃癌患者1例,占出血总数人数2.4%。42例患者治疗后止血成功38例,成功率90.5%;剩下4例,1例死亡,3例再次有效止血。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占据很高的比例,临床治疗中应以胃镜检查,查找出血原因及部位,进行密切观察、抢救,以针对性措施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2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华彬 《中外医疗》2010,29(6):12-13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份至2008年12月214例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2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急诊胃镜检查,胃镜下的诊断率高达98.6%,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黏膜病变、胃癌、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复合性溃疡。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最好方法;消化道出血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胃酸及蛋白酶、胆酸、非甾体消炎药等破坏因素及胃粘膜保护因子平衡紊乱引起。  相似文献   

18.
Meckel's diverticulum is the most common anomal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usually produces no symptoms, although the classic symptom is painless rectal bleeding in a child. Because most symptomatic diverticula in children contain ectopic gastric tissue, radionuclide imaging using a technetium 99m pertechnetate sca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ethod of choice. However, a bleeding Meckel's diverticulum may not be detected by pertechnetate imaging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ectopic gastric mucosa. When the scan is negative, visceral angiography is an alternative procedure for detecting Meckel's diverticulum. We encountered a case of pathology-proven Meckel's diverticulum whose angiography result was diagnostic, whil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panendoscopy, colonofibroscopy, barium enema studies, and repeated radionuclide scans were all negative. We report on this case to emphasize the potential role for angiographic detection of Meckel's diverticulum.  相似文献   

19.
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和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a来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镜检查:表现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者24例,占出血总数50%;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3例,占出血总数27%;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占出血总数16.6%;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占出血总数4.1%;胃癌1例,占出血总数2%。48例患者治疗后止血成功42例,成功率87.5%;剩下6例,1例死亡,5例继发感染。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占据很高的比例,临床治疗中应以胃镜检查,查找出血原因及部位,进行密切观察、抢救,以针对性措施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军事应激状态下部队官兵的胃黏膜病变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消化内窥镜、光学显微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某部60名官兵军事演习前后的胃黏膜形态、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结果军演后官兵内镜下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军演前增加,并新出现了胃溃疡及急性胃黏膜病变(P〈0.01);组织活检标本的光镜结果显示军演后官兵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增多,出现溃疡者胃黏膜上皮破坏严重,细胞界限不清、坏死脱落;胃黏膜Hp感染率在军演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军事应激可导致官兵胃黏膜病变。重视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提高应激能力,有助于减少军事应激对于官兵胃黏膜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