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间盘CT平扫已为临床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方法。检查颈椎间盘可用1~3mm层厚连续扫描,需获得系列显示良好的图像才能诊断。颈椎间盘较薄,厚度介于胸段和腰段椎间盘之间。它的显示与扫描层厚有关。本组对100例颈肩痛患者400个颈椎间盘1mm,2mm,3mm层厚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不同层厚在诊断颈椎间盘突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作者通过对4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证实了CT对腰椎间盘突出以及相关的椎管狭窄的诊断的高准确率,对与手术不符之处作出了解析;方法:提供40例腰椎间盘突出CT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椎间盘后突出,手术与CT相符率达85.0%;因黄韧带肥厚、椎体及附件增生所致的椎管狭窄,CT的准确率仅55.6%。结论:由于CT诊断的高准确性,完全可作为首选检查;而椎管狭窄症诊断率低,主要与扫描方法和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病变检查占CT检查的很大比重,我院CT室通过7200余检查病例发现,大多数椎间盘膨、突出是向后方突出,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但有一部分椎间盘形成游离碎片时,往往移位于相应椎间盘上下方椎管内,单纯的椎间扫描就不能显示,从而造成漏诊,影响CT诊断的...  相似文献   

4.
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真空现象在临床工作和影像检查中常可见到,但气体积聚于突出的椎间盘内,形成含气腰椎间盘突出症者罕见。笔者报告我院2例经手术证实的含气椎间盘突出症,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2例,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及CT诊断进行探讨。1 资料例1 男性,52岁。左下肢麻木、疼痛2个月。检查:左侧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均减弱,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痛觉减弱,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加强试验阳性。CT表现:L5~S1椎间盘膨出并向左后方突出,椎间盘内见真空现象,突出部分椎间盘内有一直径15mm的类圆形气体密度影,CT值-655H…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意在探讨螺旋CT小螺距薄层重叠扫描技术CT值测定对于椎间盘突出时间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螺旋CT小螺距薄层重叠扫描,对38例不同时期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扫描,测定不同时期突出部分与同层椎间盘中心部分CT值进行比较。结果在螺旋CT小螺距薄层重叠扫描技术下,能够较好地弥补常规CT扫描部分容积效应对测量CT值带来的不准确性,使CT值的测定更加准确更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并且其测量结果与相应椎间盘突出时间成正相关。结论螺旋CT小螺距薄层重叠扫描技术CT值测定对于判定椎间盘突出时间范围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处理。方法: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对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7—16个月,根据Macnab评定标准,疗效优良率为91.9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仔细术中操作和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阅读临床诊断变L4-5,L5~S1椎间盘脱出X线平片130份,发现有等宽征68例,经CT和手术证实,结果说明等宽征在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可靠出现率为76%,对诊断和定位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椎间孔径路硬膜外置管注入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00例,优良率达86%。CT片复查随访48例,26例髓核突出影像消失,占54%,4例突出影像密度有改变,其中2例18个月后行手术治疗,发现存有骺板骨软骨病性突出及小关节骨质增生。结果表明,椎间孔硬膜外置管注入胶原酶可将椎间盘突出髓核溶解,但骺板骨软骨硬性突出应列为髓核化学溶解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CT扫描判断食管癌二外侵及转移,资料;经临床检查或X线造影,食管镜检查诊断食管肿瘤,经CT检查最终手术证实者69例;由CT扫描首行发现并手术证实者6例。CT表现:管壁增厚及突出爱内外的软组织肿块和梗阻以上管腔扩张,纵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CT分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0例L3~S1腰椎间盘病变患者均行CT扫描,角度为平行椎间盘扫描,然后对患者进行椎间盘膨出和突出的CT分型.结果椎间盘膨出55例,突出125例,膨出类型又分为均匀型和非均匀型膨出,突出类型又分为中央型、孔外型、SCHMORT结节型,除了SCHMORT结节型,又分为隆起型、破裂型、游离型几个亚型.190例患者中有110例行手术治疗,20例行介入治疗.结论椎间盘疾病的CT分型为设计临床治疗方案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我院68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病例,对全部68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5年,平均随访时间1.8年。依据疗效评价标准:优38例,良19例,差11例,优良率达83.82%。结论针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者,应积极评价患者的全身状况、伴发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并积极控制。综合评估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类型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CT扫描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表现对照分析,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常规X线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X线平片、CT检查112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X线平片检查发现有骨质增生的44例、156个椎体。椎间隙变窄的8个,前后椎间隙平行的20个,椎间隙后部增宽的36个,椎间隙明显增宽的12个。CT诊断椎间盘膨出的64例、80个,椎间盘突出的56个,椎间盘脱出的4个。结论:常规平片的X线表现,在排除其他疾患的情况下,椎间隙变窄,前后部椎间隙平行、后部增宽或明显增宽均具特征性,可作为平片间接诊断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经2-7颈椎椎间盘与相应椎管的关系进行MRI研究。选取40例正常MR扫描图像与80例临床有颈椎椎间症状的患者MRI扫描图像进行对照分析。认为椎管面积/椎间盘面积,椎管失戏/璋盘失径第项指标的改变作为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指标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复习治疗的15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比较各类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15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显示,对椎管内容骚扰少的术式效果较好。结论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手术治疗时应十分注意避免对脊髓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MPR重建对显示腰椎解剖结构的作用。方法:运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及MPR重建对42例正常志愿和30例腰椎疾病患的腰椎图像进行观察。结果:42例健康志愿常规扫描示1例椎间盘轻度膨出,MPR示42例均表现正常,同时可清楚显示椎间孔以及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关系。30例腰椎疾病患经常规扫描示26例椎间盘膨出或/和突出,MPR示27例膨出或/和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椎间盘压迫硬膜囊或椎间孔骨性狭窄挤压神经根。结论:MPR能更好地显示腰椎间盘、椎间孔等结构,直接显示神经根受压的原因以及受压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计后路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训术中操作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5年3月应用MED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2例,男207例,女105例;年龄16~74岁,平均34岁。术前均行CT检查,常规扫描13-S1三个椎间隙。148例术前行MRI检查。检查结果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198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86例,三节段椎间盘突出28例。手术切除单节段252例,双节段56例,三节段4例。结果术后2~6d下床活动,平均4d。术后住院3~14d,平均6,2d。全部病例随访2~4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平均4—6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一般工作,优213例、良74例、可20例、差5例,优良率92%。术中发生硬膜及神经根袖损伤6例,椎间隙定位错误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7例,感染率2.2%,并发症率为4.4%。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探索有效的预防办法,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方法对37例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进一步检查。随访时间3个月至8年,平均2.6年。结果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与术前漏诊及定位错误、手术中椎间盘切除不彻底、对神经根管狭窄认识不足、不注意瘢痕粘连的预防、椎间隙感染及血肿、手术后康复治疗不得当有关。结论准确的术前诊断及定位、手术中仔细彻底的操作、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提高手术摘除椎间盘后患者满意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22例颅内血肿的CT表现与手术对照分析福州市鹤龄医院CT室李捷,陈秋萍颅内血肿可由外伤性颅脑血管损伤出血和非外伤性颅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本文收集已手术22例,就CT表现与手术结果作一对照分析。一、资料与方法本组22例中,男21例,女1例;年龄35~7...  相似文献   

19.
在1991~1995年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79例、占3.5%,其中住院治疗4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及下肢间歇跛行,平卧休息后征象减轻;X线特征性表现为软骨板后部弧状或切迹状凹陷缺损,边缘硬化,其后有一骨块突入椎管;CT扫描见椎体后缘类圆形或多囊状骨质缺损,可见Schmorl's结节,多伴有腰椎间盘突出。入院后均予综合康复治疗,9例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5例偶有疼痛;另33例无效者手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工作。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者虽多同时伴有椎间盘突出,但两者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螺旋CT容积扫描与椎间隙轴位扫描在诊断消防员颈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9名连续参加2016年及2017年颈椎体检的疑似患颈椎病的消防人员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2016年行颈椎容积扫描,2017年行轴位扫描,对2种扫描技术在椎间盘突出诊断率、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一致性及辐射剂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容积扫描及椎间隙轴位扫描诊断对579名消防人员椎间盘突出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8%、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9,P<0.05)。诊断椎间盘突出方向、椎间孔狭窄与临床颈肩痛的一致率分别为97.6%、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5)。容积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平均为344.122 7 m Gy×cm,轴位扫描的DLP值平均为102.773 6 m Gy×cm,容积扫描的辐射剂量DLP约为轴位扫描辐射剂量的3.348倍。容积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值平均为20.814 55,轴位扫描的CTDIvol值平均为20.384 36,两者差别不大。结论颈椎容积成像对颈椎间盘突出检出率较高,对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及椎间孔受累的评估较轴位扫描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