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大鼠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单个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放电,观察了刺激大鼠脚(CP)对外周感受野内皮下注射福尔马林(5%,50μl)诱发的背角广动力范围型(WDR)神经元的晚时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激CP对福尔马林诱发的晚时相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强度-效应关系,提示皮质感受运动区对持续性痛具有下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双侧大脑脚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3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由DWI证实的双侧大脑脚梗死患者 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 结果 共纳入18例双侧大脑脚梗死患者,其中10例(55.6%)出现四肢瘫痪,11例(61.1%)出现意识 水平下降。患者病程中最重阶段NIHSS评分为12.5(4.0~20.5)分。16例(88.9%)患者病因分型为大动 脉粥样硬化型。除了双侧大脑脚外,脑桥(88.9%)、小脑(72.2%)也是常见的受累部位。16例(88.9%) 患者存在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其余2例(11.1%)患者存在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出院3个月后对18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其中有2例失访,13例患者预后不良(其中10例死亡)。 结论 双侧大脑脚梗死常合并脑桥和小脑梗死,主要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病机制可能 为低灌注,此类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桥小脑束Wallerian变性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在本院行颅脑MRI检查,诊断为脑桥小脑束Wallerian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原发病变的具体部位、发病时期及继发Wallerian变性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 自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行颅脑MRI检查,诊断为脑桥小脑束Wallerian变性的患者共12例,原发病变均为脑桥梗死灶,其中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例,亚急性期患者1例,慢性期患者10例。梗死具体部位:7例位于脑桥右侧旁正中,2例位于脑桥左侧旁正中,2例位于脑桥双侧旁正中,1例位于脑桥中心。Wallerian变性均位于双侧小脑中脚,呈对称性斑片状T2WI稍高信号,T1WI稍低信号,其中3例患者于DWI及ADC图均呈稍高信号,1例患者于DWI呈稍高信号,ADC图呈稍低信号,其余8例呈DWI等信号。结论 脑桥正中或旁正中梗死可继发脑桥小脑束Wallerian变性,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临床工作中需认识到该病。  相似文献   

4.
大脑后部皮质萎缩(PCA)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痴呆,主要以皮层视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独立综合征。在行为和病理生理上类似阿尔茨海默病(AD),但与其又有明显的差异。常以视觉失认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失读、失写、失命名、环境失认、结构性失认,最终发展为部分或完全性的Balint综合征和Gerstman综合征及经皮质感觉性失语。语言和记忆功能到疾病的晚期才受到损害。PCA的概念、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神经检查、评估和诊断将在本文中回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告并评价颌内动脉(MA)与大脑中动脉(MCA)近端搭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桡动脉(RA)移植MA-MCA搭桥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变化,结合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这种新的搭桥术式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0例患者中,术后CTA和(或)DSA检查示搭桥血管通畅8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示搭桥血管通畅1例(出院后3个月行CTA检查示搭桥血管仍通畅);术后未复查1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10.3个月,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于术后4个月死亡,没有发现与移植物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RA移植MA-MCA 近端搭桥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其他术式相比,该术式具有血流量高、移植血管取材短和搭桥路径短等优点,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在大鼠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单个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放电,观察了刺激大脑脚(CP)对外周感受野内皮下注射福尔马林(5%,50 μl)诱发的背角广动力范围型(WDR)神经元的晚时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激CP对福尔马林诱发的晚时相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强度-效应关系,提示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对持续性痛具有下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大鼠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单个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放电 ,观察了刺激大脑脚 ( CP)对外周感受野内皮下注射福尔马林 ( 5%,50 μl)诱发的背角广动力范围型 ( WDR)神经元的晚时相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刺激 CP对福尔马林诱发的晚时相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并有明显的强度 -效应关系 ,提示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对持续性痛具有下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大脑脚幻觉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女,62岁,家庭主妇,昏迷2h入院。查体:血压200/130mmHg(1mmHg=0.133kPa),浅昏迷状态,脑膜刺激征阳性,左侧肢体瘫痪,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腰穿压力明显增高并有血性脑脊液。第3天下午患者不停地说白菜、菠菜、水饺等词,叫醒后认为在自己家中,刚才在包水饺,有白菜馅、菠菜馅的,一睁眼就突然没有了。患者闭眼后尚未睡着时又开始喋喋不休地讲以上词语,应用镇静剂睡着后消失。第4天晚上患者又反复说中奖了,并要求去领奖。上述类似的幻觉持续了5d,每次1~3h。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优势半球出血性镜像卒中(hemorrhagic mirror stroke of non-dominant hemisphere, HMSNH)前后患者语言功能、非优势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以及大脑脚非对称性比 例(asymmetry rate of cerebral peduncle,ARCP)与这些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6月16例HMSN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MSNH后1周内最早的 MRI数据测量ARCP,根据首次卒中后1周内的功能MRI数据测量双侧大脑脚层面传导束各向异性分 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较HMSNH发生前后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非优势侧肢体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 -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变化, 分析ARCP与HMSNH后AQ、FMA评分、BI及FA值的相关性,以及ARCP与HMSNH前后AQ、FMA评分、BI差值的 相关性。 结果 首次卒中后同侧大脑脚FA值低于对侧(0.35±0.19 vs. 0.87±0.10,P <0.001),且与ARCP 呈负相关(r =-0.871,P <0.001)。HMSNH前后AQ分别为77.59±7.00分、39.31±14.46分,FMA评分分 别为90.38±5.16分、58.13±16.08分,BI分别为94.69±4.99分、53.75±14.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ARCP与HMSNH后AQ(r =-0.739,P =0.001)、FMA评分(r =-0.807,P <0.001)、BI(r =-0.757, P<0.001)呈负相关,与HMSNH前后AQ(r =0.717,P =0.002)、FMA评分(r =0.885,P <0.001)、BI(r =0.722, P =0.002)差值呈正相关。 结论 ARCP与HMSNH发生后患者语言功能、非优势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关系密切, ARCP与HMSNH发生后上述功能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大脑萎缩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大脑萎缩者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为我院 1981年 1月~ 1998年 1月期间住院患者 ,均符合CCMD 2 R慢性酒中毒诊断标准。共 3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1~ 6 8岁 ,平均 (45 8± 5 5 )岁 ;酒精依赖 5~ 2 8年 ,平均(13± 6 )年 ;饮酒史 9~ 4 5年 ,平均 17年 ;饮酒量 90~ 72 0g/d(折合成纯酒精 ) ,平均 (346± 110 )g/d。饮酒方式 :单纯饮白酒 17例 ,单纯饮啤酒 4例 ,二者合饮 15例 ;空腹饮酒占一半以上。 36例首次戒酒年龄为 2 4~ 5 9岁 ,平均 (39± 6 )岁 ;住院戒酒次数 1~ 8次 ,平均 2 1次。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总结脑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搜集64例脑损害后出现脑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并总结。结果脑损害后发生的脑锥体束Wallerian变性临床表现为继发性对侧肢体无力,肢体远端症状较近端明显,CT表现为与病灶同侧的锥体束呈稍低密度影,MRI表现为与病灶同侧的锥体束呈等T1或长T1长T2信号,T2-Flair序列呈高信号,DWI早期呈高信号,后期呈等信号,晚期出现脑干同侧的局限性萎缩。结论脑损害累及锥体束可导致锥体束Wallerian变性,临床表现需与脑梗死所致肢体无力鉴别,影像表现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亚急性联合变性大脑损害的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大脑损害表现的临床特点及及磁共振(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SC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智能、情智能、情感量表检查,并进行血VitB12,叶酸浓度、周围血象及头颅MRII等检查,结果:SCD大脑表现有智能障碍,以记忆力减退,痴呆为突出表现;情感障碍以焦虑为主,抑郁也不少见,部分 存在纪觉、妄想等精神障碍,头颅MRI显示以侧脑室旁为主的白质T2高信号,T1高或低信号。结论SCD的大脑损害以白质为主,可能为脱髓鞘改变,头颅MRI和智能、情感量表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大脑皮质运动区、放射冠及内囊部位的血管发生意外后可引起锥体束 Wallerian 变性,产生中脑的大脑脚和桥脑的萎缩。现分析37例大脑脚萎缩的 CT 表现。资料和方法37例大脑脚萎缩患者中,脑梗塞35例,脑出血2例。男29例,女8例。年龄44~79岁,平均61岁。病史6个月~20年,主要临床表现:瘫痪35例,言语不清和失语12例,失写1例,复视1例。另取年龄42~80岁,平均59.5岁100例颅脑 CT 正常者测量大脑脚的宽度作为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对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的认识。方法 对3例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8岁、70岁、74岁;1例为自发性,2例为外伤性;发病后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大脑镰综合征(对侧单瘫或以下肢为重的偏瘫)、或短暂意识障碍等,并有延迟出现的特点;2例经复查头部CT确诊,1例经复查头部CT及MRI确诊,均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本病头部CT、MRI具有特征性表现,且头部MRI更具敏感性,结合大脑镰综合征可以确诊,治疗及预后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MR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锥体束Wallerian变性在MR上有特异的表现,特点是脑内出现与原发病灶相连的符合锥体束走行的条状异常信号,病变可分4期,各期MR信号改变不同,晚期出现病侧脑干萎缩。本文报告了24例,其中Ⅱ期3例,Ⅲ期8例,Ⅳ期13例。笔者认为MR是在活体上诊断Wallerian变性最准确而又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脑梗塞后的Wallerian变性及其MRI所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llerian变性是脑梗塞后较为普遍存在的继发变性疾患,脑梗塞后几日至数月,受损神经元远端轴突及其髓鞘经历一系列病理演变过程.MRI为显示人脑Wallerian变性提供良好的影象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副大脑中动脉(accesso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AMCA)是指起源于大脑前动脉,行经侧裂并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伴行,参与MCA供血区供血的脑血管变异,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0.3%.本文报道1例合并AMCA变异的急性MCA闭塞,通过swim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大脑后部皮质萎缩(posterior cortical atrophy,PCA)是因大脑枕部和顶枕联络区皮质萎缩而导致的一种神经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伴有视觉感知、空间记忆和视空间功能缺损的痴呆症状[1]。目前将PCA分为两类,一类为背侧通路(顶叶、顶枕叶皮层)受损为主,另一类腹侧通路(颞枕叶皮层)受损为主。其中更少见的类型会有严重的枕叶皮层受累又称为视力受累变异型,以发病后视力丧失及基本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2]。PCA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  相似文献   

19.
对11例一侧大脑前动脉近侧段发育不全和6例正常形态之 Willis 环前部14个部位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继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在优势侧明显高于发育不全侧和对照组两侧;血管壁组织结构的改变是颅内动脉瘤等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们对1例一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另一侧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病人实施了大脑中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4个月,效果良好。1病历摘要男性,32岁。因反复抽搐发作、言语不清、肢体无力8个月于2001年3月20日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醒,不全混合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Barbinski征阳性。头颅CT示左额颞顶低密度改变,DSA示左侧颈内动脉升段闭塞,左侧大脑后动脉狭窄。左侧大脑半球通过侧支循环供血。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狭窄程度达83%。未见明显的粥样斑块。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