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因冠心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1990年10月18日行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于右侧喙突下(三角胸大肌三角区内)作一切口,游离头静脉,结扎远心端,V型剪开右头静脉,插入起搏导管,透视下见导管经锁骨上皮下插入颈外浅静脉。拔出导管,结扎近心端。于三角胸大肌三角区内继续寻  相似文献   

2.
我科1996~2000年共安置永久型人工心脏起搏器30例。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围绕整体化护理工作,笔者开展了安置起搏器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中,男18例,女12例,80岁以上2例,71~80岁7例,61~70岁6例,51~60岁12例,41~50岁3例。其中病窦综合征1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慢综合征7例,快慢综合征伴心房纤颤1例,窦缓1例,窦缓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相似文献   

3.
<正> 我科1996~2000年共安置永久型人工心脏起搏器30例。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围绕整体化护理工作,笔者开展了安置起搏器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中,男18例,女12例,80岁以上2例,71~80岁7例,61~70岁6例,51~60岁12例,41~50岁3例。其中病窦综合征1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慢综合征7例,快慢综合征伴心房纤颤1例,窦缓1例,窦缓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2年8月~1994年7月采用锁骨下径路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导引技术, 为25例患者安装了永久起搏器,现将操作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41~83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6例,有症状的三束支阻滞及Ⅰ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起搏器均为单电极V V I型。  相似文献   

5.
21例严重心律失常的心脏病患者,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7例,病窦综合征4例;19例有阿斯氏综合征发作史,2例有程度不同的脑供血不足表现.21例均安置埋植式人工心脏起搏器,其中更换起搏器2例,共23例次,均获成功.经随访5月~5年,除1例因电极脱位而猝死者外,22台起搏器均正常.所有患者因心律失常引起的主要症状均消失,并恢复正常工作或轻体力活动.表明埋植式起搏器是治疗伴有阿斯氏综合征的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房结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对静脉的选择和电极导管的固定,对电极脱位、感染和皮囊破溃及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进行讨论.认为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电极导管值得推广应用;术后应避免置有电极上肢过度活动;更换生理性起搏器是治疗起搏器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9年12月~1998年9月共为90例患者安植了埋植式起搏器,取得较好效果.结合文献复习,对此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安植永久起搏器9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70岁以上18例.60~69岁39例.50~59岁22例.50岁以下11例.最小的1例12岁(光天性校正性大动脉转位),最长的1例79岁。心律失常类型:房室传导阻滞40例、室内三分支阻滞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例.特发性Q—T间或延长综合征1例。2.起搏器类型VV176例.DDD2例.SSIR4例,SSI8例。后12例中,AAI者9例。3.手术入路34例选用左侧头静脉.42例选用右侧头静脉…  相似文献   

7.
郭勇  冯胜红  孙向阳  朱冰 《海南医学》2002,13(11):93-93
分析基层医院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电极置入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112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其中病窦综合征占52.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占35.7%。起搏方式以心室按需型起搏为主占91%,生理性起搏占9%。电极置入经头静脉切开占26.7%,锁骨下静脉穿刺占72.3%。安置起搏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8%,主要并发症为电极移位和囊袋感染。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可靠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安置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附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心脏起搏器在我国有较快的发展,但有一定的并发症。现将我院1992年以来安置69例埋藏式起搏器的并发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69例,均为住院病人,男46例,女23例。年龄36~88岁,平均566岁。冠心病21例,老年退行性病变28例,风心病6例,心肌炎10例,心肌病4例。起搏指征为病态窦房结综合症39例,Ⅲ°房室传导阻滞30例。1.2起搏方式非生理起搏(VVI,包括程控及非程控)52例,生理性起搏(AAI)14例,DDD3例。国产起搏器28例,进口起搏器41例。植入方法:经右侧头静脉插入起搏电极导管51例,左侧头…  相似文献   

9.
1981~1996年辽宁鞍钢铁东医院共安置VVI起搏器治疗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93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本组93例,男68例,女25例,年龄16~82岁,平均47.5岁。临床诊断心脏病16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缺血性心脏病32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5例,不明原因16例。心律失常类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9例,双束支传导阻滞6例,三支阻滞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6例(其中快-慢综合征4例)。首次埋置81例,更换12例。安置起搏器类型均为VVI起搏器,进口起搏器76例,国产17例,其中具有程控功能48例。导管电极均为单极,早期采用平头形30根,伞形21根,锚形42根。起搏电极插管途径经头静脉42例,经颈外静脉插管3例,经锁前下静脉穿刺插管48例。  相似文献   

10.
陈次滨 《广州医药》1999,30(6):42-43
起搏器手术所引起并发症较多为一般性的,由于广泛应用也会发生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近年发生3例严重的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呈,男,82岁,因m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氏综合征入院。人院后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选用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穿刺过程不顺利,最后于右锁骨中点前中1/3处穿刺成功,回抽暗红色血液,进入钢丝X光下证实抵达右心房上方,沿钢丝进行静脉扩张后,送人穿刺扩张套管及血管鞘,拔出扩张套管后见鲜红色血液从鞘管内喷射而出,估计血管鞘误人锁骨下动脉。于是即套回扩张套管及导引钢丝,仍见搏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1例的病窦综合征,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且多次出现晕厥。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VVI起搏器后,随访12个月,2例均未再服药治疗,症状亦未发作。  相似文献   

12.
现将我院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植入起搏电极30例成功和失败的体会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30例均为1990年5月至1991年6月我院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锁穿)植入起搏电极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6~69岁。其中Ⅱ°房室传导阻滞6例,Ⅲ°房室传等阻滞1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预激综合征伴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室性心动过速1例。30例中发生晕厥16例,17例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经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电极。二、随机抽取30例采用头静脉切开法植入起搏电极的病人为对照组,与锁穿法植入电极病人进行手术时间的比较。三、方法:常规在 X 线下行穿刺点的定位,取锁骨下缘与第一肋骨外缘交点处为穿刺点。穿刺时,用小枕  相似文献   

13.
临床过缓性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紊乱。而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从根本上治疗心动过缓 ,改善临床症状 ,延长病人寿命 ,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总结了 2 8例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安置术的术前护理 ,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 ,阐述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中护理与配合工作的重要牲。1 临床资料2 8例患者中病窦 5例 ,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 3例 ,年龄 4 5~ 77岁。患者平卧于手术台 ,穿刺右侧头静脉或右侧锁骨下静脉 ,沿鞘管将起搏器导管顶端伞状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肌小梁间固定 ,在右侧胸大肌筋膜前做一囊袋以置入起搏器 ,将起搏器与导管…  相似文献   

14.
1997年起搏器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9%[1]。我院1989~1998年共置入起搏器294例,发生感染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者,男,69岁。因间歇性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于1996年4月26日经右侧头静脉途径安置了VVI起博器。术后2个月,患者头静脉切口红肿、渗液,给予换药、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5.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 ,安置美敦力公司Champion730 2型心脏起搏系统 ,观察 11例病人 ,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性 7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7~ 73岁 ( 60± 87)。临床诊断 :病窦综合征 (SSS) 6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5例 ,半数有黑朦及晕厥史。起搏器 :美敦力公司 80 79型心脏起搏脉冲发生器 ,起搏电极 :5 0 17硅胶靶状单电极 ,9610程控磁铁 ,放置导管电极入径 :右锁骨下静脉穿刺 7例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2例 ,头静脉切开 2例 ,使用9— 10F导管鞘。起搏器和电极接口为IS 1型接口。1 2…  相似文献   

16.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446例次临床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电极导入途径和并发症。446例次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414例患者,平均年龄54±13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占45.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占41.9%。起搏方式以心室按需型起搏为主占93.3%,生理性起搏占6.7%。电极插入经头静脉切开占59.2%,锁骨下静脉穿刺占34.6%。安置起搏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主要并发症为电极移位和囊袋感染。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可靠有效的措施,电极插入途径建议采用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法。  相似文献   

17.
陈厚骧 《四川医学》1995,16(2):123-124
经锁骨下静脉安置心脏起搏电极15例的体会核工业部416医院(610051)陈厚骧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42~74岁。经右锁骨厂静脉14例,左锁骨下静脉1例。心律失常类型:病窦综合征10例,Ⅲ°房室传导阻滞3例,三分支阻滞2...  相似文献   

18.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因其创伤性小,安装手术方便安全,现已广泛地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和各种心律失常,效果十分理想。近年来,安装起搏器的人日益增多。但安置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起搏故障,这是患者最担心又最缺乏知识的一部分。如何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防止这些并发症发生,正确地认识起搏器,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向患者宣教的保健知识内容。1临床资料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2002年1月 ̄2005年1月共收治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63例,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20 ̄59岁;手术方式均为左锁骨中外1/3外方3 ̄4cm处穿刺并设…  相似文献   

19.
人工心脏起搏是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周期性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 ,刺激心脏 ,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它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重度心动过缓 ,急、慢性房室传导阻滞 ,因窦房结功能衰竭所致的心脏阿 -斯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等。分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起搏器。一般在X线电视监视下进行。我院自 1998年以来共安置了 8例人工心脏起搏器 ,在这 8例安置术的前后护理中 ,我们得出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出如何更好地配合 ,才能提高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的成功率。现略谈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8例安置起搏器的患者 ,其中 5例为永久性 ,3例为临时性起搏…  相似文献   

20.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静止、窦性心动过缓等易导致阿 斯综合征 ,患者常规须先安放临时起搏器 ,待病情稳定后 ,在临时起搏的保证下 ,再植入永久起搏器 ,这样患者需作两次手术。笔者自 1997年 4月始对 8例此类患者直接安装永久起搏器均获成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8例安装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 ,病因为冠心病者 7例 ,其中 4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3例为病窦综合征 ;1例为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病窦综合征。男性 2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5 4岁 ,平均 6 3岁。在安装起搏器前先后发生阿 斯综合征 6例 ,均在未预先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