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许多媒体的宣传,使得吃粗粮成了近年来的一种时尚,一时间粗粮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被许多人视为珍宝。然而也有报道说“粗粮多吃有害”。这些近似相左的结论使得人们只能望“粗粮”兴叹,无所适从。究竟何为粗粮?而粗粮又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看粗粮的功与过。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由于加工简单,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1.膳食纤维粗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第七类…  相似文献   

2.
膳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一日三餐中,都要有米、面、杂粮等主食.提倡粗细搭配、粗粮细做,也可将粗细粮混合一起做。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2两粗粮。  相似文献   

3.
知北 《家庭医生》2010,(18):25-25
煮成软粥是误区“粗粮,是现代人膳食中最缺少的食物之一。”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营养学会“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全麦营养健康研讨会”上说道。他指出,粗粮在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便秘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对维护身体健康,保持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也倡导人们多吃蔬菜和水果.建议成年人每日吃蔬菜300~500克,最好深色蔬菜能占一半,水果200~400克,并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克粗粮,其中包括全谷类食物。  相似文献   

5.
杨军红 《家庭育儿》2016,(10):70-74
节日期间,补充“特殊”食物有必要 1.加强蔬菜摄入:节日里,大鱼大肉摄入过多,因为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还可以补充因荤食过多而致缺乏的维生素.但避免过量摄入蔬菜,因为蔬菜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溶性粗纤维,会延缓胃排空,造成腹胀、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等现象. 2.适量摄入粗粮:粗粮能够补充膳食纤维,起到调理肠胃的效果,此外,粗粮中还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作为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辅酶,可以帮助人体能量转换.一般以谷类粗粮为主,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孟立娜 《大众健康》2013,(11):84-85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底层是谷类薯类及杂豆,可将其中的四分之一换成粗粮,即糙米、全麦粉、红小豆、绿豆、芸豆、红薯、土豆等,粗细搭配合理营养,避免慢性疾病来袭!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类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阴文娅  黄承钰  冯靓 《卫生研究》2004,33(3):331-333
目的 分析不同种类食物中总膳食纤维、可溶性及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 ,完善我国食物成分中膳食纤维数据 ,为指导和干预慢性病人的饮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 2 0 0 2年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食物分类方法 ,选择不同亚类中的植物性食物 ,使用FossTecator膳食纤维分析仪 ,采用酶 重量法分析其中总膳食纤维、可溶及不可溶膳食纤维含量。结果 干豆类食物的总膳食纤维含量最多 ,平均为 36 % ,其次是粗粮类和鲜豆类 ,分别是 16 %和 14 % ,而细粮 ,蔬菜类和水果类的总膳食纤维含量较低 ,小于 10 %。豆类食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明显高于其它种类食物 ;干豆类和粗粮类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 ;鲜豆类、薯类、蔬菜类的SDF IDF明显高于干豆类和谷类食物。结论 酶重量法测定食物中膳食纤维其重现性较好 ,不同种类食物膳食纤维含量与组成差异较大 ,本研究结果可建议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病人可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鲜豆类、薯类及蔬菜类食物的摄入 ;而患有肥胖症、便秘等肠道疾病的病人可增加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的干豆及粗粮类食物的摄入。  相似文献   

8.
吃粗粮的好处很多,吃得越多越好吗?如何科学食用粗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粗粮有益健康,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首先,我们要认识粗粮,并了解粗粮能够带来的益处。所谓粗粮,是相对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玉米、小米、燕麦、荞麦等谷类和黄豆、红豆、绿豆等豆类。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的精细化和精致化,成为诸多营养疾病的诱因。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结肠肿瘤、肥胖等等正在逐渐威胁人类健康。而适当吃粗粮可以预防疾病。粗粮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  相似文献   

10.
粗粮几时有?     
婴幼儿的营养健康在家庭中受到全家的关注,尽管这是父母们天天在做的事,但是要做好可不轻松。随着社会公众对营养认知的深入和对膳食营养的实践,如今粗粮已逐渐进入成人的餐桌,都说粗粮富含维生素,但不易消化。那么,婴幼儿该不该吃点粗粮呢?行吗?认识粗粮我国居民对杂粮(粗粮)的认识来自生活实践,早在商周时代农业生产虽已有较大发展,但百姓口粮并不充裕,即使是王室餐饮、仍倡导以粗粮为主的膳食理念。尽管这是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人们为适应环境所采取的措施,但从营养健康科学来看、它却符合现代营养学多种食物合理搭配、平衡膳食、保健养生的原则,发挥着促进健康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长期遵循的膳食理念。  相似文献   

11.
谷类食物一直是人类膳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的主要能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与矿物质来源。所以,专家建议每天食用50克以上的粗粮。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元素及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木酚素等。伴随粮食加工的精细化发展,谷物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植物化学元素大量丢失(精白面粉中的膳食纤维、矿物元素与维生素等的含量不到全麦粉的1/3),由此导致国人宏量营养素过剩、微量营养素不足。目前,记者在全谷物食品发展国际论坛获悉,美国市场上标有全谷物标识的食品占谷物食品的40%左右,2010年全谷物的"黑"面包销量首次超过了白面包。  相似文献   

12.
《rrjk》2014,(9)
<正>相对大米、白面而言,粗粮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细粮低,膳食纤维含量高,因此突然进食大量粗粮,胃肠会有轻度不适应,从而引起腹胀、产气过多。这种情况下吃粗粮首先要循序渐进,即刚开始时吃的量要小,然后开始慢慢加量,给自己的消化系统一个适应的时间。其次,刚开始烹调粗粮时要做到尽可能的"软烂",以减少膳食纤维对肠道的刺激。再次,最好不要集中地吃一种富含膳食纤  相似文献   

13.
王展 《大众健康》2007,(4):56-56
粗粮有小米、黄米、大麦、荞麦、玉米、高梁、青稞;黄豆、毛豆、蚕豆、绿豆、红小豆、豌豆、土豆;红薯、山药、栗子、菱角、花生米、芝麻等。 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益健康。”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并且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吃粗粮可以预防一些疾病。例如:肠癌、憩室病、阑尾炎、便秘、痔疮、糖尿病、心脏病、高胆固醇症及肥胖病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邵春海  刘景芳 《健康》2012,(8):42-43
误区最好多吃粗粮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减肥、减轻胰岛素抵抗等。多数痛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食用膳食纤维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进而改善痛风患者的整体代谢情况。但是,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会引起血尿酸升高。建议:主食以细粮为主,可选择性地摄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和玉米等。单纯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为每人每天50克;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可适当多些;对粗粮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则要少吃或不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何合理膳食对广大居民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善类,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谷类食物包括米、面、杂粮,是我国传统的膳食主体,是人体能量最主要的、最经济、最安全的来源。健康成年人每天摄人250~400克谷类为宜。此外,还需要注意粗细搭配,谷类加工过于粗糙  相似文献   

16.
粗粮养生经     
与细粮相比,粗粮的最大优点是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实际上,粗粮是人体所需膳食纤维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蔬菜和水果)。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目前城市居民饮食结构中最大的缺陷之一。  相似文献   

17.
粗粮包括玉米、小米、高粱等谷类、干豆类以及薯类食物。粗粮营养丰富且热量较低,容易让人有饱腹感。适当吃些,可促进肠胃蠕动,能排除废物、减少毒素在大肠堆积,可预防结直肠癌。但老人和孩子由于胃肠功能较弱,  相似文献   

18.
<正>民以食为天,人们天天吃饭,获得营养,维持生命健康。不同地区人们的膳食习惯不尽相同,但都以谷物为主食,谷类是身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从埃及、希腊与罗马时代开始的千余年的发展时期,精白谷物粉食品被认为是富人的食物,而粗粮谷物被认为是穷人或苦力农民的食物。类似地,那些体重较肥胖或超重的人被认为是富有或无须体力劳  相似文献   

19.
《自我保健》2012,(3):31-31
粗粮因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预防和对抗某些疾病,日益受到百姓青睐。但由于粗粮不易消化,对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粗粮要讲究方法,并控制摄入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产褥期妇女的膳食状况,初步建立产褥期妇女的膳食模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在北京、济南、长沙等地抽取430名产褥期妇女进行膳食调查,膳食调查采用膳食频率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不同的膳食模式。结果 4种膳食模式分别是"薯豆水果"模式、"高蔬菜低肉"模式、"高肉低蔬菜"模式、"粗粮面"模式。"高肉低蔬菜"膳食模式与产褥期妇女的年龄分布有差异;"粗粮面"膳食模式与产褥期妇女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差异。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产褥期妇女的家庭经济情况是"高蔬菜低肉"膳食模式、"高肉低蔬菜"膳食模式及"粗粮面"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结论产褥期妇女膳食模式多样化,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进一步加强对产褥期妇女的知识教育,选择最科学合理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