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盆生殖细胞瘤的MRI、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腹盆生殖细胞瘤MRI、CT表现。方法:本组8例经病理证实腹盆生殖细胞瘤,均为男性,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0.0岁。MRI检查5例,CT检查3例。结果:肿瘤位于腹膜后4例,盆间隙4例。肿瘤直径8~20cm,4例直径<10cm,4例直径>10cm。圆形、椭圆形3例,不规则状5例。位于腹膜后呈不规则状,内部见囊变及钙化,侵犯周围组织;位于盆内呈境界清之肿块,以推移周围器官改变为主。CT或MRI不易鉴别原发或继发病变。结论:腹盆内生殖细胞瘤在腹膜后和盆间隙表现不同,原发或继发病变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与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 5例,分析其临床CT与MRI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I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均可见囊变,边缘清晰。结论:青年人位于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CNC的诊断,CT与MRI有助于诊断此病,确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经手术病理及放疗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19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CT和MRI图像。结果19例肿瘤中,12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4例位于鞍区。松果体区肿瘤MRI呈长T1、等或长T2信号,边缘光滑,出血少见,CT呈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松果体钙化常被肿瘤包埋,增强呈均匀显著强化。鞍区肿瘤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正常短T1信号消失,肿瘤T1WI呈等信号,T2WI上信号可以表现为等或高信号,CT上肿瘤实体部分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基底节及丘脑肿瘤,呈弥漫性生长,瘤体较大,信号及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晰,出血多见,增强呈斑片或花环样强化。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根据发生性别、年龄和MR及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在多数情况下可做出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4.
松果体区肿瘤的CT与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抹及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20例。9例行CT扫描,11例行MR扫描,均同时作增强扫描。将该区肿瘤分成为原发性肿瘤和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对其CT与MR影像资料和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原发性肿瘤中,发殖细胞瘤10例、松果体肿瘤3例、畸胎瘤2例、脂肪瘤1例;来自邻近结构的为天幕裂孔动脉瘤、脑膜瘤、蛛网膜囊肿和Galen静脉畸形各1例。CT平扫,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瘤和畸胎瘤表现为分叶状的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可有钙化,钙化大小与形态不一,畸胎瘤内常含有脂肪、钙化和骨骼。除脂肪瘤外增强后其它原发性肿瘤均可明显强化,MRI均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结论:CT与MRI在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鉴别诊断中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5.
57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病理、临床与MRI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MR影像特征并分析其病理、临床与MR影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搜订1989年1月-1999年12月57例病例,对其MRI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5例经立体定向取活检证实。结果 病理上9例有囊变坏死,33例边界清晰,3例有出血,8例有钙化灶,MR像上52例边界清晰,12例可见囊变坏死,绝大多数显著强化,临床上43例有颅内压增高症状,17例有尿崩症,14例有小脑症状。结论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临床上多见于男性青少年,且很少超过30岁,临床表现能高度提示为松果体区肿瘤,但缺乏特异性,病理和MR影像的相关性较好,MRI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23例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病变表现为等或稍长T1信号,等或稍长T2信号,松果体区7例,下丘脑区5例,二者同时受累者5例,基底节区5例,单纯发生于四脑室室管膜下1例。增强扫描除囊性部分未强化外,实性部分呈均匀一致性强化。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范围、特点,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MRI表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MRI表现。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27例MFH,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0岁。平扫CT检查12例,其中强化CT4例;平扫MRI18例,其中强化MRI2例。结果27例中15例发生于下肢,肿瘤平均最大直径8.4cm。26例呈不规则状或分叶状。10/12例平扫CT低于肌肉密度,MRI T  相似文献   

8.
欧鸿儒  贾红明  李苒光  张水兴  张金娥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31-1233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性恶性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原发性恶性生殖细胞瘤13例,总结和分析其临床、CT及MRI表现.观察项目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内部结构、边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结果:13例均为青壮年患者,单发病灶,位于前中上纵隔,病灶最大截面直径约63 mm.CT表现为病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片状坏死,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轻度强化.4例行MRI扫描,T1WI示病灶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肿瘤内信号不均匀,12例伴有出血、坏死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度~中度强化.病灶边界欠清,其中11例病变与纵隔血管间脂肪间隙消失,10例可见病变周围结构受侵犯,9例血管受侵,3例合并上腔静脉闭塞,6例累及心包,3例侵犯前胸壁及胸骨.结论:纵隔原发性恶性生殖细胞瘤CT和MRI表现具有恶性肿瘤侵袭性的特征,但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恶性生殖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鞍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CT和MR表现及特点.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32例.32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MRI扫描使用1.5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20例同时行CT检查,常规行头颅轴位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鞍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体积较大(29 mm×28 mm×23 mm~51 mm×46 mm×45 mm ),32例边缘较光滑,均无钙化和出血,31例无瘤周水肿,20例有囊变,3例沿视觉通路生长,其中24例同时位于鞍上和鞍内,8例位于鞍上.MRI示:T1WI序列上,19例表现为稍长T1信号,8例表现为等T1信号,5例表现为长T1信号;T2WI序列上,28例表现为长T2信号,4例表现为等长T2混杂信号.CT平扫12例为稍低密度,8例为等密度.CT和MRI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显著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此外,临床上多因眼部症状而就诊,32例均无内分泌症状.结论 CT和MRI能显示鞍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部位、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有助于鞍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30例中发生在松果体区15例,鞍区10例,基底节区丘脑5例。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除囊性部分未强化外,实性部分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MRI具有多方位成像及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肿瘤部位及信号强度,再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囊性脑转移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囊性脑转移瘤的CT、MR I表现特点。方法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转移瘤26例,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7岁。15例行CT平扫,13例行MR平扫,11例行增强CT和/或增强MR I扫描。结果26例共48个囊性脑转移灶,囊壁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MR T1W I和T2W I呈等或稍低信号,根据囊壁的形态将其分为3种类型:不均型、结节型、均匀型。MR T1W I囊液信号强度略高于、T2W I高于脑脊液信号强度,而CT密度与之相似或略高。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强化壁结节。结论囊性脑转移瘤形态多样,需与脑脓肿及其他肿瘤性囊性病变相鉴别,MR I多方位增强扫描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颈部间隙囊性肿块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颈部囊性肿块的MR I和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肿块,其中淋巴结病变12例,脓肿2例,涎腺病变4例,神经鞘瘤3例,甲状舌管囊肿7例,鳃裂囊肿9例,囊性水瘤5例,皮样囊肿1例,喉气囊肿1例。结果增强CT和MR I可以显示肿块的囊性特征。淋巴结病变为液化坏死所致,有较厚的囊壁;涎腺囊性病变表现各异;先天性囊肿常表现为光滑、薄壁和无增强的肿块,多数囊肿具有特定的解剖位置,如甲状舌管囊肿主要位于颈前中线和舌骨水平,第二鳃裂囊肿多位于颌下腺后方和颈动脉间隙外侧,囊性水瘤最常见于颈后间隙,皮样囊肿位于口底。结论MR I和CT影像学检查能准确评价肿块的性质和位置,对诊断和术前理想方案制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第三脑室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15例病理证实的第三脑室肿瘤的CT和MRI表现,包括6例星形胶质细胞瘤,3例胶样囊肿,2例颅咽管瘤,2例畸胎瘤,1例室管膜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讨论了它们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CT显示钙化敏感,对肿瘤诊断帮助很大,MRI具有多维成像能力,可准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及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病理证实的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3岁,平均10.5岁。8例均有单侧肢体肌力改变,其中1例伴有颅压增高临床表现,该例CT及MRI扫描示肿瘤占位效应较明显,呈脑积水改变。CT及MRI扫描示4例有不同程度囊变坏死,2例可见不同程度的瘤周水肿,2例同侧大脑皮层有萎缩现象,2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示肿瘤强化较显著。病理学结果示肿瘤标本为灰红色,血供较丰富,4例见囊变坏死。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材料和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瘤7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2例的CT和MRI表现.结果肿瘤常呈半圆形或椭圆形,纵径比横径或前后径长,边缘锐利,1例神经节细胞瘤呈哑铃形.CT示肿瘤实性部分呈等或稍低于胸壁肌密度,囊变部分的密度比脑脊液稍高.T1WI示肿瘤等或稍低于胸壁肌信号,囊变部分稍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肿瘤纵径长于其它径是重要征象,CT和MRI能显示肿瘤形态特征,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6.
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和MRI的诊断(附1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本文回顾分析了14例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的CT、MRI资料,并对两种检查方法作了比较.方法14例患者作了高分辨的颞骨颅底横断位扫描,其中6例作了MRI多方位的扫描.具体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在CT图像上,在14位患者中12例双侧和2例单侧扩大的前庭导水管外口均大于1.5mm.MRI图像上,5例双侧,1例单侧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均有扩大,骨外内淋巴囊扩大尤为明显.倾斜矢状位能清晰显示与前庭相连的扩大的内淋巴管.结论CT和MRI都能准确地判定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存在,MRI更为直观、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MRI在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及巨大子宫肌瘤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将CT和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肿瘤直径在15~20 Cm者8例,20~25cm者6例,25 cm以上者4例。11例位于浆膜下,7例位于肌壁间,黏膜下型无。12例CT检查5例为实性肿块,边界较清晰,平扫密度均匀,与子宫肌密度相当或偏低,7例为混杂密度灶,内可见玻璃样变性及坏死、囊变或黏液样变性,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原低密度区不强化,1例为囊性低密度,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其内无强化;6例MRI表现为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脏器分界清晰,T_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_2WI为中等信号,其内可见不规则高信号,注射Gd-DTPA后肿块明显强化,其内见不规则不强化灶,显示包膜更清晰,无强化。结论:CT、MRI可显示巨大子宫肌瘤较具特征的征象,特别是MRI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可多方位成像,加上脂肪抑制技术,有利于显示肿块的成分与包膜,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Pineal meningiomas are very rare. We report a pineal meningioma examined by MRI.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14例,回顾性分析其CT、MRI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右侧5例,左侧9例.大小2.3 cm×2.5 cm×2.6 cm~17.6 cm×23.8 cm×14.5 cm.肿块以囊实性为主,以囊性为主者3例,以实性为主者7例,基本呈实性者4例,未见完全囊性病灶.CT平扫表现为等或等低混杂密度灶,边缘清楚,实性部分密度与腹主动脉相近,CT值约为38.5~49.3 HU,囊性部分CT值平均约为18.9 HU.MR检查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表现为明显不均质强化肿块,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CT值约为69.5~117.3 HU.门静脉期CT值峰值略下降,信号降低,实性肿块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CT值约为64.7~103.5 HU,平均77.8 HU.延迟期实性部分密度、信号逐渐下降.结论: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有一定的CT、MRI表现,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能得出比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