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在群组看病中的效果,提高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参与度,为政府制定慢性病社区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社区群组看病活动,采用"头脑风暴法"开展集中讲座,医患互动,把患者被动就医转换成主动参与。结果群众健康教育支持率达到94%,健康教育参与率达到88.5%,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7%,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6.6%。结论健康教育参与群组看病活动有利于群众健康知识的提高,有利于群众健康行为的形成,有利于社区慢性病的防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卫生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的设计,干预组患者(n=101)在现行分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干预,对照组(n=105)只采用现行的分组管理,项目实施1年后,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干预一年后,干预组5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7项健康行为率除戒烟外均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收缩压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农村非规范治疗高血压患者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效果显著,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干预的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全科医生在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如何发挥作用。方法随机抽取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2212例,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索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64.3%,对照组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10,P〈0.05)。结论全科医生加强高血压的疾病细节管理,不仅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强化了社区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校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为高校社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玉林师范学院建档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用药指导等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对各项措施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的正向态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及认识态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健康教育措施效果明显,高血压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由14.10%上升到75.32%(χ2=93.05,P<0.01)。用药指导措施的实施,干预组完全遵医率由24.36%上升到72.73%(χ2=36.35,P<0.01);血压稳定率由 44.87%上升到79.22%(χ2=19.34,P<0.01)。实施有计划健康体检,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8%,对照组为8.82%(χ2=4.52,P<0.05)。结论 高校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应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辅以用药指导和计划健康体检,进一步增强高校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促进意识,努力提高高血压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降低高血压致残率、致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对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的影响,为今后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柳州市柳南区和柳北区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1 183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以小组形式接受高血压群组干预,对照组继续接受常规三级管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再次用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对2组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及血压值变化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系统干预后对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开展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管理高血压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的危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模式及护理效果。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某社区参加社区护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社区进行过登记但未参加社区护理的18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主要进行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控制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观察组在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控制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对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方法:对某社区确诊的12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取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的模式进行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类患者的建档率、规范管理率;两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建档率、总规范管理率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5、37.99,P < 0.05)。观察组规范管理率、血压达标率、知识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31.404、14.39,P < 0.05)。结论:采取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对高血压患者干预,可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率、规范管理率、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意义,以及对于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作用。方法将社区治疗的1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4例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8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健康教育。两周后统计并对比两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一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结果对照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仅39人知晓,知晓率为46.3%(39/84),观察组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92.6%(78/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1);1年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健康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知识与日常护理常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健康度,有助于良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为提高慢病管理质量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选取天津市河西区东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宣传、心理疏导、运动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等。对两组患者干预后依从率、血压控制率、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情况、合理饮食、疾病知晓度、适量运动、良好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81.39%,高于对照组的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18±6.23)分,高于对照组的(82.65±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7,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控制血压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余东远  冯献湘  黎明强 《中国健康教育》2012,(12):1000-1002,1014
目的探讨群组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且在社区已建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11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92)和对照组(n=591),实验组实施群组干预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三级预防管理,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高血压知识得分、知晓率提高程度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1);实验组干预后药物治疗(61.0%)、体育锻炼(53.2%)、饮食调理(82.9%)、情绪调节(90.7%)依从性均较干预前(分别为46.3%、34.6%、72.8%和75.5%)明显提高,且药物治疗、体育锻炼、情绪调节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不吸烟、不饮酒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干预能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也较好,可作为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2002—2009年社区高血压登记管理的现状,分析社区高血压登记率和管理率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xcel建立南山区2002—2009年社区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数据库,应用SAS8.1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运用Joinpoint回归进行高血压登记率和管理率的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09年南山区共登记高血压患者20232人,管理高血压患者12351人,登记率6.86%,管理率61.05%,登记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2007年APC=8.83%,P=0.002;2007—2009年APC=28.13%,P=0.007),管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7.48%,P=0.002);在进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47.60%,女性患者占52.40%,40岁以上的患者占近95%,60岁以上的患者占约60%;南山区3所主要医院附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登记和管理情况蛇口医院最好,西丽医院和南山医院稍差。结论 8年来南山区社区高血压的登记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管理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政府部门应逐渐增加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保证慢性病医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社康医生医疗技术和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及疗效。方法对某社区2008年1—6月及2009年同期已确诊的60岁以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依据《天津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指南》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2008年糖尿病控制满意率1—6月有逐渐升高趋势(2月份除外),糖尿病控制满意率最低在2月(13.6%),最高在6月(23.6%);2009年糖尿病控制满意率1—6月有逐渐升高趋势(2月份除外),控制满意率最低在2月(14.6%),最高在6月(30.9%)。高血压控制满意率最低在2008年2月(25.6%),最高在2009年6月(42.9%)。2009年糖尿病、高血压控制满意率较2008年同期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对糖尿病、高血压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压,但总体控制满意率仍偏低。提示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专业管理能力尚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报销政策对高血压合并并发症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及费用的影响,为门诊保障政策设计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利用新疆某地区2011—2014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数据,采用有对照的间断时间序列研究,分析享受门诊慢病政策与未享受门诊慢病政策的高血压并发症患者在研究期间因单纯性高血压、高血压并发心脏病、高血压并发肾病及高血压并发脑病入院的每季度总住院费用及总住院时长的水平及趋势变化。结果:2011—2014年,享受政策与未享受政策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分别降低了33.80%和13.23%,其中享受政策组患者因单纯性高血压而入院的住院费用的降幅高于未享受政策组47.48%,每季度住院总费用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享受政策组患者因单纯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并发脑病而住院的患者总住院时长缩短了42.06%和35.02%,而未享受政策组因单纯性高血压住院患者住院时长显著升高。结论:门诊特殊慢病政策降低了高血压合并并发症患者以因单纯高血压为主的住院服务利用及费用,卫生决策者应充分考虑保障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门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月经过多诊刮后置曼月乐的疗效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09年10月在两家医疗机构选择有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90例,接受3种治疗方式,对所有病例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其治疗效果。结果:共71例有随访结果,其中接受诊断性刮宫同时置入曼月乐(A组)、月经第4~7天直接置入曼月乐(B组)、单纯诊断性刮宫(C组)3种方式的患者分别为24、22、25例。PBAC评分在第1、2、3、6、12月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在第1、2、3、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月则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滴状出血发生率在第1、2、3、6月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发生率一直最高,A组次之,C组发生率最低。结论:曼月乐治疗有排卵型月经过多可有效减少月经量,提高血红蛋白且患者满意度较好。结合诊断性刮宫可准确诊断导致月经过多的器质性病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临床特点和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PAH的60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因构成并进行随访。结果 60例患者中结缔组织病(CTD)相关性PAH共28例(46.7%)。其他疾病相关性PAH共32例(53.3%)。至随访时60例患者中死亡6例,其中3例为CTD相关性PAH。失访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1.8±8.1)个月。根据病因不同将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分为CTD相关PAH组(n=23)及非CTD相关PAH组(n=25),比较基线资料,CTD相关PAH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距离(6MWD)低于非CTD组(P0.05),脑钠肽(BNP)、Borg呼吸困难评分、心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高于非CTD组(P0.05),加用伊洛前列环素或西地那非治疗人数(n=20)多于非CTD相关PAH患者(n=6)。两组患者随访时病情均有缓解,6MWD增加(P0.05),Borg呼吸困难评分、PASP、BNP、心功能分级均下降(P0.05)。结论 PAH患者病因复杂,CTD相关PAH发病率高,一旦合并PAH,病情往往较重,预后较差,多需加用靶向药物强化治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情况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9年杭州市余杭区4个示范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随访记录。按照年度内服药时间和血压测定结果,服药分规则、间断、偶治;血压控制分优良、尚可、不良。分析不同服药时间的长、短,对血压控制的效果影响。对有关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病病患者800例,规则服药率66.2%,影响规则服药依从性的主要与个体的患病年限有关,而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为64.4%,规则和不规则服药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9.8%和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2.34)。结论坚持规则服药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是必要的,社区随访中提高患者规则服药依从性对血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索老年脑梗塞患者恢复期的社区综合康复整体方案,评估其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有效控制复发危险因素,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共80例,分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与社区家庭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统一的药物治疗、手法康复及功能锻炼康复措施,以病房组为对照组,社区组增加日常生活心理疏导,家庭成员配合,社区作业等综合措施,采用ADL(Barthel指数评定)和Brunn Strom运动功能评定两组患者康复疗效;选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状况,并对两组相关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过药物及康复治疗后,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病房组与社区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组抑郁量表分明显高于社区家庭干预组;在与脑梗塞康复治疗相关费用上社区组明显优于病房组。结论脑梗塞恢复期社区康复治疗模式是安全、有效的,在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降低费用上产生的社会效益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 探索用社区导向基层医疗 (COPC)模式 ,对社区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的效果。  [方法 ] 将 2个服务点 1 1 59名医保人群分成管理组 672人 ,对照组 487人 ,对管理组中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收集医疗费用支出数据 ,计算疾病管理率、有效控制率 ,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 从近期效果观察 ,管理组高血压病、糖尿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健康知识平均分值比教育前分别提高 2 0 %和 49%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34 %和2 5 % ;有效管理率分别为 90 .0 %和 89.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5 .0 %和 43 .6 % ;高血压有效控制率由管理前的 47.6 %提高到管理后的 85 .4%。直接投入的医疗经费高血压病下降了 2 72 .1 0元 /月 ,糖尿病下降了 2 4 9.97元 /月。  [结论 ] COPC模式对提高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内在质量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临床危急值管理检验中的实践过程以及实行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危急值管理质量与医疗干预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方法本次试验从2017年7月-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检验危急值患者中选取13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急值管理质量中危急值回报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登记数量、登记率及登记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疗干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危急值管理检验中可有效降低危急值管理的回报时间及医疗干预时间,提高危急值管理中的登记数量、登记率及登记合格率,充分提高医院危急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