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卒中继发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  杨职  江先娣  袁莉  方玲 《华夏医学》2006,19(2):190-192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26例既往无心脏损害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检测102例健康体检者与之对照分析。结果: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谱异常率46.8%,心电图异常率高达69.8%,心电图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律紊乱、S-T段及T波改变、Q-T间期延长、U波出现和心梗样图型,其中脑干及丘脑基底节区病灶发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明显高于脑叶病灶(P<0.01),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结论:脑心综合征临床以心电图异常和心律失常常见,其次是心肌损伤,发生与脑卒中部位与类型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卒中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海燕  王霞 《吉林医学》2011,(21):4419-4420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BH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46例经诊断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治疗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升高30例(62.5%),其中以脑出血发病率最高(63.33%),死亡5例(17.5%)。结论:脑心综合征以出血性脑卒中更为多见。应加强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心功能的监护,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并发症,是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清  刘岐凤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53-1753,178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临床变化特点。方法对47例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资料分析。结果47例急性脑卒中早期患者中,20例有心电图异常(42%),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心肌酶谱改变16例(34.0%),20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心肌酶谱改变的16例(80%),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P〈0.05);2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cTnT阳性者为8例,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5例,缺血性卒中组有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丘脑基底节区病灶合并心电图异常明显高于脑叶病灶(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变化与脑血管疾病类型与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卒中合并CCS患者的病变性质、部位、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CCS在出血性卒中发病率(51.43%),高于缺血性卒中(19.09%),病灶位于基底节及丘脑发病率较高(68.42%),心电图表现包括各种类型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心肌缺血等改变,实验室检查心肌酶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急性脑卒中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重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治疗脑心综合征,可提高急性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出血部位与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关系。结果基底核区的出血在CCS中最常见(P〈0.01);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心梗样图形;心肌酶谱的异常升高在手术或保守治疗后3d左右达到高峰(P〈0.01);基底核区和脑干出血发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叶出血。结论脑心综合征有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异常,且与颅内病变部位有关。需警惕隐匿性脑心综合征,以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133例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CCS)患者作心肌酶谱检测,并对其病变部位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CS发生率为48.12%,其中脑叶组为23.94%,基底节、丘脑组为72.22%,脑干卒中组为80.76%。表明脑干及基底节、丘脑组发生CCS的比率较脑叶组高(P<0.05)。发现脑出血组心肌酶比脑梗死组心肌酶有明显升高。结论:CCS常发生在脑干及基底节、丘脑卒中患者中,且脑出血组心肌损害较严重,应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史晓婧  李超斌 《吉林医学》2011,32(27):5684-568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类型分组,分别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108例,占总数的61.71%,其中有68例(62.96%)同时发生心肌酶学的改变。出血脑卒中患者对心脏的影响比缺血性卒中患者要大,合并心脏改变者死亡率高。结论:对急性脑卒中进行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应重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以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病变部位、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病机制和防治效果。结果 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并发脑-心综合征17例,发生率56.67%;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8.24%)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11.76%)(P<0.01)。17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丘脑、脑干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变部位位于小脑、基底节及脑叶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7例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心肌酶谱异常15例。经卧床休息、吸氧、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后,好转16例,好转率94.12%。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类型存在相关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在防治脑-心综合征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功能监护。  相似文献   

9.
邓毫斌 《中外医疗》2014,33(6):80-8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以该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81例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进行动态观察和研究并做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该组研究对象中,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有58例,占71.6%,其中45例同时发生了心肌酶学的改变,占55.6%。在该组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28.5%,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出血性脑卒中(P〈0.05)。脑干、丘脑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叶的急性脑卒中(P〈0.05)。结论脑卒中的类别和所处部位对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低血钾和低血钠也可能会引起这一问题。一般来说。心率失常和心功能衰竭很可能会导致死亡。对脑卒中进行治疗必须要注意加强对脑心综合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62例急性脑卒中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HS发病率为23.5%,90%BHS患者于脑卒中后数小时~1周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发生BH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脑于及基底节区病灶合并BHS明显高于脑叶病灶(P<0.01).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类心肌梗塞,心肌酶谱异常率为41.9%.结论 BHS发生与脑卒中类型及部位、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预后较未合并BHS脑卒中患者差.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卒中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47例急性脑卒中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HS发生率为45.4%。94.6%的BHS患者于脑卒中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BHS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0.01);脑干及基底节区病灶BHS发生率高于脑叶病灶(<0.01)。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类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异常率为45.6%;56.4%合并低钾血症和/或低钠血症。病死率为26.5%,高于未合并BHS的脑卒中患者(14.1%,<0.01)。结论BHS发生与脑卒中的类型和部位,以及是否有低钠、低钾血症等因素有关;预后较未合并BHS脑卒中患者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经颅脑CT及临床表现确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动态观测。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158例,占85.0%,出血组与梗死组其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心电图的异常类型较多,可以是起博点异常、传导异常、复极异常等,如各类早博、心房颤动、室内传导阻滞、束支阻滞传导、ST-T改变、明显U波、Q-T延长及心肌梗死样改变等。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脑出血、脑梗死的部位、面积密切相关,靠近基底节及丘脑的病变,其心电图发生异常的几率较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大者,其心电图异常率较高,与出血量小者差异有显着性(P<0.05)。脑出血组的心肌酶谱水平较高,显著高于脑梗死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脑出血患者的心肌损伤较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多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此类心电图异常多为可逆性,随着脑卒中病情的控制、好转,其多在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收集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情况,记录患者的转归及基本信息。统计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总结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有74例并发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61.67%。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例数分别为32例、88例,并发脑心综合征例数分别为23例、51例,发生率分别为71.87%和57.9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组内比较,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病死率高(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且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生率更高。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差。临床治疗中在加强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亦需要加强心脏监护,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从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刘美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48-184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及血清中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观察30例脑出血患者合并心脏改变情况及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CPK)、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的变化,同时观察心电图改变,于发病3天内检测并跟踪至病愈.取正常对照组同时间观察心脏发病情况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脑出血患者中心脏病发病率及心肌酶谱呈显著增高,心电图明显变化.结论:脑出血患者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这对治疗指导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6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卒中类型及部位。结果:脑出血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比脑缺血组高,分别为58.1%、33.3%(蛛网膜下腔出血)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靠近中线部位(脑干、脑室、丘脑等)(62.7%)及脑叶(47.4%)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其它部位(18.2%),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综合征临床比较常见,其发生与脑卒中部位有关,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对心脏及其血管的影响大于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对ECG及心肌酶的影响,从而得出各种情况下脑心综合症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间186例脑卒中患者心肌酶及ECG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脑心综合症)与卒中类型有关,与脑卒中部位有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期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附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为民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22-1023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5 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期脑卒中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 5 1 .5 % ,大部分脑心综合征在脑卒中后 2 d之内发生 ,2周内恢复。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 ,以及心肌酶谱的增高。结论 :发病机制可能与特定部位受损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状态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 - T的变化情况。方法 :2 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 ,对其中有异常者再行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 - T的检测 ,并动态观察。结果 :2 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174例有心电图异常(80 .6 % ) ,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为 92 .31% ,高于缺血性卒中组 (71.0 9% ) ;174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 ,有心肌酶谱改变的 10 3例 ,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 (P <0 .0 5 ) ;174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肌钙蛋白 - T阳性者为 88例 ,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 4 2例 ,缺血性卒中组有 4 6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 ,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 - T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功能的监护 ,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 - T,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析脑心综合征的中西医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四年半来收治的81例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医学:在中风病中以中脏和中腑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比率较大。西医学:本研究中急性脑卒中再发脑心综合征的比率为40.5%。心脏损害表现主要是心电图异常,包括心律失常、ST-T段改变,另有心肌酶谱的异常,肌钙蛋白与肌红蛋白异常。其发生率与卒中类型密切相关,出血性脑卒中(59.3%)明显比缺血性脑卒中(40.7%)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学:脑与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着密切联系。西医学: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脑实质中某些特定功能部位损害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体液调节失调、电解质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0.
吴婷 《中外医疗》2011,30(30):65-6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达11.4%,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心电图表现主要是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率为53.3%,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尽早采取心脏保护干预措施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