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血糖浓度与抗结核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16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典型结核中毒症状不多见,其中以咳嗽咳痰、纳差乏力、心悸气促为主要表现,低热盗汗不明显。血糖控制程度明显影响结核病灶的愈合,肺结核和糖尿病两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肺结核患者病情重,进展快,需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有效的抗结核方案。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长程抗结核治疗方案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李欣  袁淑平  杜月菊  孙红梅 《河北医药》2008,30(9):1361-1361
结核感染呈全球上升趋势,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应用是目前推荐的有效短程化疗方案,但这几种常用抗结核药对肝脏均有一定损害,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更加重了肝脏的负担.作者对37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进行监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发病率在全球均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肺结核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都名列第一。这些结核病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而大多数抗结核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作用。同时,我国又是病毒性肝炎大国,加之近年来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不断增多,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现象更加普遍,这极大限制了抗结核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结核病,若孕妇患有活动性肺结核需接受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有些具有特殊的不良反应,很多抗结核药能通过胎盘,有的对胎儿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化疗,成为怀孕及其家属极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的药物治疗现状与抗结核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正明  胡克章 《医药导报》2008,27(3):250-253
[摘要]当前世界的肺结核疫情呈现恶化趋势,疫情明显回升。对目前肺结核药物治疗现状与抗结核药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从肺结核病原学和发病机制来重点阐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以及结核菌在肺内引起的原发病灶、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肺结核的机制;重点阐述肺结核的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和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的前景及抗结核药的合理应用等内容,以加深认识到结核病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詹跃强  吴燕燕 《中国药房》2013,(18):1647-1649
目的:评价重庆市九龙坡区免费抗结核药的利用效果。方法:收集重庆市九龙坡区2003-2011年肺结核初诊登记本、肺结核患者治疗情况登记本、实验室痰涂片登记本、患者病历、年度工作报表等,对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不良反应、治疗失败、死亡、丢失、外迁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费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共为4713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治愈或完成疗程者有4318例,占治疗总数的91.62%。其中,初治涂阳1799例,治愈率为94.94%;复治涂阳173例,治愈率为86.13%。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实施免费抗结核药治疗9年间效果显著,达到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要求,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在该区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腺肽联合抗结核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纳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2例,依照数字法分组。31例入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其余31例入实验组,给予胸腺肽联合抗结核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中实验组CD_4~+T细胞、CD_8~+T细胞、CD_4~+/CD_8~+改善较明显,治疗有效率高,且病灶吸收率高,痰菌转阴率高,空洞闭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与抗结核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效果确切,临床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志富 《北方药学》2012,9(4):55-56
目的:探讨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6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抗结核治疗前后晨痰结核菌、结核病灶范围及空洞的变化为评价指标,分析糖尿病控制与肺结核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Ⅰ、Ⅱ组肺结核痰菌阴转率、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率及空洞缩小或关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三组进行比较后,三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对肺结核抗结核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在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抗结核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病人的药学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枝优  黄澜涛 《海峡药学》2003,15(6):115-117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 阐述肺结核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和抗结核药物的特性.介绍肺结核治疗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结果与结论 开展药学监护.对于肺结核病人安全、合理使用抗结核药,避免难治性肺结核的产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可以促使药师从过去以保障临床用药为主的职能向以病人利益为核心的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结核病大国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重,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亦有上升趋势。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肺结核的途径,却又具有不同程度致肝功能损伤,用药时间越长肝功能损伤越严重[1]。有文献报道称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为12.6%[2],因此,肝损伤在抗结核用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3]。为此,现对我院收治的8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核药对肝损伤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冯国刚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35-2736
近20余年来,尤其是短程化疗方案推出后,随着异烟肼、利福平的临床广泛应用,在抗结核治疗阶段发生化疗反应性结核病已引起大家的注意。现将我院1992~2003年以来1609例肺结核患者收治过程中发生化疗反应性结核病的21例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2.
1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呵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病既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又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估计,全球近20亿人感染了肺结核,占全球人口的1/3。其中有2千万人患活动性肺结核。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人1千万人,而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则高达300万人。据WHO有关人士称,今后lO年内肺结核患者将增至3千万人以上,使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只能减少l500万人的死亡,另一半人的生命则完全取决于能否开发出抗结核的新药。所以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抗结核病新药亟待开发,以防止结核病卷土重来,给人类带来新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老年肺结核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和武 《医药导报》2002,21(5):268-269
老年人肺结核患病率高,其生理及结核病临床的特殊性,使抗结核药物治疗较为复杂.主要叙述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并强调督导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增多,全球结核病的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成为结核病治疗中的当务之急。鉴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我们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入免疫调节剂斯奇康治疗复治肺结核,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结核病"回潮"和控制不良,导致糖尿病和结核病并发人数逐年增多,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免疫损伤可促进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而结核病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给两病的治疗和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我院1998年2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肺结核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化疗对肺结核控制和治疗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86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应用相同的抗结核一线方案,治疗组同时加注射用胸腺肽α1,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痰菌阳转阴情况,观察系列胸片比较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3.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结核化疗联合胸腺肽α1调节免疫治疗对结核病的控制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4,(18):157-158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4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病例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结论肝损害成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肝损害妨碍抗结核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或加重肝损害,在我国非常普遍而严重,必须把握两者的相互影响与正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11):62-62
从 2 0 0 4年下半年起 ,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 ,在以往对涂阳、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逐步在全国实施对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并对管理治疗初治涂阴病人的人员给予督导治疗管理补助费。据了解 ,规范治疗和管理涂阴肺结核病人 ,对于减少结核病传染源意义重大。因为不治疗或不规则治疗的涂阴肺结核病人中有将近半数将转为涂阳病人 ,从而成为新的肺结核传染源。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已向全国发出通知 ,要求凡开展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的县 (区 ) ,要具备健全的结核…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河南省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01 ~ 2019-12收治的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10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治疗,统计抗结核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06例接受抗结核治疗的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治疗成功85例,治疗成功率为80.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不成功组转诊或追踪、复治、涂阳肺结核、确诊肺结核时外周血CI4+水平<200个/μL、诊断延误≥14d患者占比(95.24%、61.90%、61.90%、71.43%、61.90%)高于治疗成功组(64.71%、35.29%、29.41%、45.88%、31.7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转诊或追踪、复治、涂阳肺结核、确诊肺结核时外周血CD4+水平< 200个/μL、诊断延误≥14 d均为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不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307、1.960、2.164、2.230、2.079,P<0.05).结论: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不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转诊或追踪、复治、涂阳肺结核、确诊肺结核时外周血CD4+水平< 200个/μL、诊断延误≥14d,临床据此可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或治疗,以改善抗结核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社会上散在的没经过规律抗结核治疗或是经过规律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该患者痰菌涂片阳性,药敏实验抗2种以上药物.MDR-TB的发生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构成严重威胁,也是造成某些地区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1999年3月~2001年5月住院及门诊的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