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所致髓核突向后方或突至椎管内,导致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其表现为腰部疼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且以腰部功能活动受限为主,多见于20~50岁青壮年。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仅就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所致髓核突向后方或突至椎管内,导致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所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表现为腰部疼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且以腰部功能活动受限为主,多见于20~50岁青壮年。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仅就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进展,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非手术与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症程在2月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伴有侧隐窝狭窄的88例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有效率达93.2%。病程在2月以上、反复发作,伴侧隐窝狭窄及椎管狭窄者采用早期手术,有效率达86.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首先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特别是伴侧隐窝狭窄及椎管狭窄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开窗减压或对称性开窗减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王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919-19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伤科、康复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以腰痛伴下肢疼痛或麻木、乏力等为主要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及腰椎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不难明确诊断。专科医生往往在平时工作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有时可能会忽视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症状,而引起误诊。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胸椎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患者表现为腰腿痛和腰部活动受限,伴一侧或两侧下肢外侧感觉减退或区域性麻木,还有脊椎侧弯,腰背肌痉挛等。我们通过对2000-2007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牵引,药物并配合功能锻炼等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患者表现为腰腿痛和腰部活动受限,伴一侧或两侧下肢外侧感觉减退或区域性麻木,还有脊柱侧弯,腰背肌痉挛等。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ey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做为一种微创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接受。自2006年10月-2009年12月郑州仁和老年病医院共行PLD1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腰、臀疼痛,伴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80%~90%的患者可经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治愈[1]。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大多数初次发病的患者均应考虑非手术治疗。但传统的非手术疗法疗程长,见效慢。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青壮年,其特征为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功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215-22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个综合征.原因主要是椎间盘退行性变和损伤.症状主要为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有时合并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常见于青壮年,严重时影响工作学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分别采用非手术与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 1)症程在在 2月内的腰椎间盘膨出型 ,腰椎间盘膨出型 ,腰椎间盘突出不伴有侧隐窝狭窄或狭窄不重的 62例患进行保守治疗 ,有效率达 87.1%。 ( 2 )病程在 2月以上反复发作 ,经 CT及造检查确认为脱出型及游离型或突出型伴侧隐窝狭窄及椎管狭窄者采用早期手术 ,有效率达 88.5 %。结论  ( 1)在发病 2月内的病例首先进行保守治疗 ,最好先不行 CT检查 ,以免失去最佳治疗方案 :( 2 )病程在 2月以上需手术治疗者手术方式以开窗减压或对称性开窗减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效果最佳 ,椎体稳定性好。但半椎板及全体椎板切除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占世界第1位,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60岁以上患者骨质开始疏松,其发病的腰椎间盘突出多为退变型突出,病程长、症状与体征重,患者痛苦,给生活带来极大困难,由于担心手术影响其脊柱稳定性,因此,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十分棘手。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对30例老年性多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青壮年,其特征为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钟小兵 《贵州医药》2012,36(6):562-56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青壮年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也日趋增多.笔者将我院近2年住院或门诊病人中临床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X线、CT、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对影像学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作出评价,现报告如下. 1一般材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72例,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20~30岁,平均24.8岁,病程最短数小时,最长2年,16例有明确的"闪腰"史,均有明确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伴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感觉障碍以局限性麻本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后,对23例患随访2-18岁,对手术方法、影响疗效的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括约肌、鞍区感觉恢复程度相近,性功能恢复最差。疗效与疗程长短关系密切,其中24h内手术最佳。结论:伴急性马尾综合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作为急诊处理,手术方法以椎板扩大开窗为宜。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椎间盘膨出,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或脊椎产生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疾病。孕妇临产期除了母体自身存储和体液增加外,胎儿的成长也加剧了母体的腰椎负荷,由于母亲身体重心的前移,腰椎曲度改变及后方小关节受到影响而失去稳定性,从而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本文以1例入院前即确诊为妊娠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6.
骨科临床工作中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因其大部分在早期表现为腰腿痛伴下肢麻木,故较易误诊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延误治疗,我科近来通过手术处理1例腰椎管硬膜内肿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综合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症状是腰痛伴坐骨神经痛,部分非手术治疗即可有良好的效果,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术前指导,术后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探讨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及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关系。回顾总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回访 ,平均随访6年 ,优良率达到91 % ,无差者 ,术后疗效良好。对反复发作、保守治疗不愈的腰腿痛患者 ,一旦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 ,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资料男56例 ,女44例 ,年龄21~69岁 ,平均45岁 ,病程为6个月至16年。症状上所占比例分类 :间歇性跛行29.6 % ,腰痛伴单侧下肢痛49.6% ,腰痛伴双下肢痛9.6%…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50例腰椎间盘摘除探查行神经根通道扩大,取得良好效果。其中腰椎间盘摘除同时应用神经根通道扩大47例,单纯神经根通道扩大2例,1例为2次手术。笔者认为腰椎间盘摘除术中应常规探查神经根通道,术中无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间盘摘除后,神经根仍紧张和/或伴触痛者,应同时作神经根通道扩大。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自1992年3月~1997年6月期间,我院50例患者行腰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通道扩大,其中行腰椎间盘摘除神经根通道扩大术47例,单纯神经根通道扩大2例,1例为首次行腰椎间盘摘除再次行侧隐窝扩大术而…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引起腰腿疼痛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一般具有腰部活动功能障碍,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脊柱侧弯畸形,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治疗方法很多,非手术疗法具有创伤小,疗效较满意,被广大患者容易接受.笔者将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分为牵引推拿组和中频电疗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