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志会  李昕  范敦朗  邹际 《吉林医学》2010,31(4):456-457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食道癌的影像学诊断及低张双对比造影的价值。方法:收集69例早期食道癌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的影像资料和双对比造影的影像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发现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最高达到92.75%。糜烂型和乳头型早期癌症易检出,斑块型次之,平坦型X线难显示。结果: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全部检出,浸润黏膜层检出87.5%,原位癌只有37.5%的检出率,而且不能确诊。结论:食道癌的X线检出以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最高,结合内镜检查能准确进行分型,结合CT检查能了解周围浸润情况。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和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钡剂双对比造影和CT表现特点。11例行口服法,15例行插管法小肠造影;12例进行了CT扫描,其中9例予增强扫描。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造影表现为:肠管内的充盈缺损、肠腔狭窄、黏膜破坏或受压移位变形、管壁僵硬、肠管蠕动差、龛影和肠梗阻或肠套叠。CT扫描表现为: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受压。增强扫描后,良性肿瘤呈均匀性强化,而恶性肿瘤为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在小肠肿瘤的诊断中,口服法的阳性率为36.4%(4/11);插管法阳性率为73.3%(11/15);CT检查阳性率为66.7%(8/12)。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具有一定的X线表现特点,与CT检查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对显示早期病变及术前分期和部分肿瘤的定性与手术切除的评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X线表现和病变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行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回顾分析.结果 68例早期食管癌经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高达88.2%;单对比造影检出率仅14.7%.原位癌可疑检出率是33.3%;粘膜内癌的检出率为90.9%;粘膜下癌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明显优于单对比造影;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容易显示,原位癌X线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4例胃肠道间质瘤X线及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的对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X线和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和CT检查,结果: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8例,横结肠系膜2例.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在发现GIST病变时,应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病灶与胃肠道的关系,而CT扫描显著提高了胃肠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早期食管癌的X线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食管早癌在不同机器的X线征象和检出率。方法;92例食管早癌,用国产500mAX线机进行非低张和低张双对比两种造影方法比较。再和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比较。对粘膜破坏、小充充缺损,小龛影和管壁改变X线征象在食管早癌的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和平坦型的检出率进行对照。结果:国产机器非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率71.4%,低张双对比造影83.3%。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为100%检出率,任何检查方法对平坦型显示率都很低,病变浸润粘膜下层的低张法优于非低张法,分别为94.7%和80%,浸润粘膜层分别为83.3%和57.1%。数字成像对两种浸润层次的检出率是100%,结论:食管早癌检查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显示病变最好。低张双对比造影优于非低张双对比造影。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我院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直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构成比为:MSCT,78.9%(15/19);B超,15.8%(3/19);全消化道钡餐造影,42.1%(8/19).MS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B超(χ2=5.40、15.20,P<0.05、0.01).结论 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小肠间质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影像学表现。结果 21例病例中,十二指肠4例,空肠11例,回肠6例;其中良性6例,交界性5例,恶性10例。CT发现肿瘤坏死8例,侵犯周围结构4例,转移3例。肿瘤以腔外生长为主,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有明显强化。结论螺旋CT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纤支镜和手术证实,具有完整影像检查资料的82例呼吸道异物患者,对比分析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和征象显示。结果普通X线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为68.29%,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和多种后处理技术中以MPR对异物的检出率最高达100%,以透明肺技术的检出率最低为81.7%。64层螺旋CT对气管支气管阻塞征象显示明显高于普通X线检查。结论多层螺旋CT加后处理技术对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气管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X线小肠造影和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永 《医学综述》2008,14(11):1730-1731
文章结合文献对X线钡餐及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意义作了综述。纵向综述了单纯X线钡餐及其各种改良方法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同时综述了多层螺旋CT对比剂的引入方法及对比剂种类。结合文献对X线钡餐及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予以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并评价小肠双重对比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造影表现。结果 小肠腺癌7例,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瘤4例,腺瘤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血管瘤1例。主要X线表现为:充盈缺损;龛影;肠腔狭窄;肠壁僵硬、黏膜破坏;肠腔大小及蠕动的改变。结论 小肠双重对比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影像学成像(X线)与多排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0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影像学成像(X线)与多排螺旋CT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3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多排CT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8.42%、47.39%,经t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多排CT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6.15%、69.23%,经t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46例阑尾脓肿患者,多排CT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6.65%、65.22%,经t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像学成像(X线)与多排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急腹症性质时,多排螺旋CT的优势均大于影像学成像(X线)。然而,相对于X线的诊断,多排螺旋CT的费用较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田增川 《中外医疗》2012,31(1):171-171
目的讨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X线和CT的影像学表现的比较。方法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外科收治42例经过术后病理确诊的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小肠造影以及CT的临床表现。结果本组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患者均采用了小肠气钡造影以及CT检查,发现本组患者的X线表现为小肠充盈有所缺损,小肠的黏膜一定程度的破损,小肠壁较硬,肠套叠以及肠梗阻;CT检查提示有软组织的块状阴影出现,小肠壁较窄,肠套叠以及肠梗阻。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意义,其X现检查能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点,再结合CT对于临床确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何绮微  徐波 《广州医药》2010,41(3):40-41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e stromal tumors,SISTs)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多层螺旋CT及小肠镜资料。结果术前9例行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4例检出病变,均未提示间质瘤可能。14例行CT检查,全部检出肿瘤,定性诊断准确8例;2例行小肠镜检查,未能检出病变。病理结果为SISTs,其中良性间质瘤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9例。结论SISTs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小肠镜检查成功率低,且应用不普及。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诊断率低,CT检查具有特征性,多种检查互相配合、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李斌 《吉林医学》2013,34(5):909-910
目的:讨论腹部X线片与螺旋CT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77例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腹部X线片和螺旋CT检查,对比手术结果,讨论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X线片的检出率为84.4%,明显要低于螺旋CT的93.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CT对于肠梗阻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于X线片的检出率。结论:采用螺旋CT进行肠梗阻诊断,诊断率较高,能对疑似患者做出准确地诊断,有利于早期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小肠间质瘤的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螺旋CT扫描初诊检出肿瘤21例,术前定位准确21例(100%),定性准确19例(90.5%),15例准确判断良恶性(75%)。小肠间质瘤在螺旋CT中主要表现为小肠腔内、外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内常伴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有明显强化。结论螺旋CT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应用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早期食管癌病人应用钡剂单对比造影,气钡双重造影,低张双对比造影进行诊断分析。结果:食管有小龛影11例。粘膜增粗、破坏、扭曲不连续28例。边缘不规则有小的充盈缺损,呈小蕈伞状突入管腔内7例。管壁毛糙、粘膜轻微破坏、无充盈缺损、局部扩张度好18例。结论:食管癌人要做到三早,应用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高达92.4%,有助于临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新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308-1309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螺旋CT扫描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X线平片考虑肺动脉栓塞5例,螺旋CT平扫考虑肺动脉栓塞7例,螺旋CT血管造影8例全部得到证实。结论 X线平片与CT平扫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常规检查仍不可或缺,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是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CT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确诊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分析对比其矽肺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诊断出矽肺患者52例,检出率26%;CT检查诊断出矽肺患者92例,检出率46%,CT矽肺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检查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肺部病变,同时还能够提高矽肺检出率,在矽肺的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X线诊断依据。方法:分析24例资料完整并经X线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X线征象。结果:24例中平滑肌瘤、乳头状瘤、神经纤维瘤、息肉个1例,腺癌11例,恶性淋巴瘤8例,类癌1例。结论: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是目前诊断小肠肿瘤比较可靠、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54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支气管异物的小儿均经常规X线检查和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以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对照,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发现异物位于气管者6例,左主支气管16例,中间段支气管6例,右中叶外侧段4例,右主支气管20例,左下叶背段2例。常规X线检查只能发现间接征象44例,难以直接显示异物,检出率89%;螺旋CT直接显示异物,发现54例,检出率100%。结论常规X线检查对位于气管内的异物的诊断是盲区,螺旋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检出率高,其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判断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相应支气管的关系,并可清晰显示伴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