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宝鸡市不同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响,为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质,对2013年宝鸡市244名(包括医用诊疗组108人,工业探伤组84人,高压试验组52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选择染色体、血常规及B超3个检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染色体畸变率高压试验组最高,为13.5%;血常规异常中高压试验组的白细胞异常率最高(11.5%),而工业探伤组的血小板异常率为第2位(8.3%);B超检查中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肝脏,医用诊疗组、工业探伤组及高压试验组的肝脏异常率分别为13.9%、34.5%和26.9%,其次是胆囊。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有一定的损伤,对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产生不同影响,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解某区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我们对其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方法 对436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的436名放射工作人员年龄以31~40岁最多为179人,占调查人数的41.1%,30岁以下次之,50~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员相对较少,分别占9.9%和5.5%。血压检查总异常率为6.7%,五官科检查主要是眼科检查,总异常率为14.2%,生化指标总异常率为13.5%,心电图检查总异常率为7.8%,血常规检查总异常率为8.3%,尿常规检查率为10.6%,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未出现异常,不同单位级别放射人员各指标异常情况不同。结论 上海市某区2014年度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加强个人防护,切实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保定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方法 对保定市1984名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统计方法对外周血象、染色体畸变、微核等放射敏感指标异常率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工种等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工龄的白细胞异常和血红蛋白异常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的淋巴细胞微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机体受到一定的辐射损伤,其中5~15年工龄及放射治疗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放射防护监督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吴江市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放射卫生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按《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对吴江市159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晶状体、白细胞、心电图、腹部B超异常率随工龄增加而升高,其中晶状体、腹部B超异常率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随工龄增加先升后降,不同工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事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指标有一定改变,要加强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5.
嘉兴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嘉兴市655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方法 对全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普查。结果 放射组与对照组晶状体混浊,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晶体混浊多为双侧对称性,晶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状、片状、粉尘状、空泡及后囊混浊增厚等。结论 长期低剂量率照射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应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工作,使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达到最低水平,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南宁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 按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检查项目,采用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对南宁市322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检查异常人数193人,占受检放射工作人员总数的59.9%,其中项目异常捡出率眼科为43.5%、B超29.8%、心电图26.4%、血压1.9%和X射线胸片0.62%,眼科异常包括放射性白内障疑似病例13例,其中10例是年龄在50岁以上长期受到小剂量放射线照射的人员;实验室检查异常人数150人,占受检放射工作人员总数的46.6%,其中放射性敏感项目异常捡出率白细胞减少为10.6%、血红蛋白减少4.0%、红细胞减少0.93%和血小板减少0.31%,其它主要异常项目捡出率尿常规为21.7%、HBsA813.0%;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捡出人数为25人,捡出率为7.8%;不符合国家健康标准的人员占受检放射工作人员总数的22.7%.结论 南宁市放射工作人员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健康危害,应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和人员健康的管理,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情况及健康情况。方法 对682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临床异常检出率为38.12%,其中眼科检查异常率为4.69%,外周血液异常检出率为12.62%,其中白细胞减少检出率为3.81%,淋巴细胞微核率无异常检出。结论 要重视放射防护工作,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长期接触小剂量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做好放射性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经典方法。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但是不同工龄间,不同工种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长期接触小剂量照的对放射工作人员其染色畸变率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及时对其健康水平做出评估,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意见,对我市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系统的健康调查,现就结果分析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市区272例从事放射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男237名,女35名;平均年龄36岁(18—56岁),平均职业工龄11年(2—31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从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至2012年某市3所医院272名从事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的血压测量、眼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ECG)、淋巴细胞微核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同时选择274名不从事放射工作的其他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放射组人群血压、眼科检查、临床生化、血常规、尿常规、B超、ECG、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异常率分别为19.1%、18.0%、8.4%、23.2%、8.8%、16.5%、14.7%、2.6%;对照组人群分别为18.2%、18.6%、9.1%、21.9%、8.0%、15.0%、13.1%、2.2%,两组人群各指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组人群中血压异常率、眼底异常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线性趋势检验P<0.05.放射组男性和女性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2.6%和2.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1).结论 272名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未受到职业健康危害,但仍需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和人员健康的管理,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1.
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为医院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管理数据.方法 2014年4-6月某大城市三甲医院员工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中进行了健康体检.将受检人员按职级分为两组:A组为初、中职级人员(45岁以下)共6 910人,其中女性4 264人,男性2 646人;B组为高职级人员(45岁以上)共993人,其中女性459人,男性534人.将体检结果进行反复汇总对超出标准值范围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 查体上报人数8 082,完成人数7 903,查体完成率98.11%.有973人的2 983项检查项目的异常结果具有临床意义,占实际查体人数的12.3%,不同职级别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异常项目和数值不同,主要疾病患病率不同,B组高于A组且与年龄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城市大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定期为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渝东片区321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渝东片区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放射卫生防护设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渝东片区321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神经衰弱综合症、眼晶状体混浊随工龄增加而升高;外周血象只有血小板随工龄的增加而稍上升;尿素氮异常率、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异常率都随工龄的增加而上升,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B超、肌酐和肝功能异常与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无关。[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医用大型X射线设备(CT、DSA、MR等)都不可避免的产生电离辐射,由于我国现有的此类设备供货商大多都无相关安全联锁装置与之相配套,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电离辐射污染以及与国家安全辐射防护标准相违背。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实用、行之有效的X射线辐射监测及联锁装置,来应对上述各医疗单位在日常医疗检查中都无法避免的电离辐射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患病情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妇科病、乳腺病普查资料82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妇科病检出率28.70%,妇科疾病中前3位是宫颈糜烂、阴道炎、子宫肌瘤。乳腺疾病检出率为14.65%,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为主,其次是乳腺纤维瘤。结论女性患妇科和乳腺疾病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广泛宣传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及乳腺自检方法,及时诊治,以降低妇科病和乳腺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患病情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妇科病、乳腺病普查资料82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妇科病检出率28.70%,妇科疾病中前3位是宫颈糜烂、阴道炎、子宫肌瘤。乳腺疾病检出率为14.65%,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为主,其次是乳腺纤维瘤。结论女性患妇科和乳腺疾病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广泛宣传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及乳腺自检方法,及时诊治,以降低妇科病和乳腺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医疗纠纷逐渐增多,使得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提出医院中的医务社工应该介入医疗纠纷,本文就医院医务社工在医疗纠纷中的职责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了解我国医务社工的职责以及在医疗纠纷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在医疗行为进行过程中,医务社工的职责主要体现在,针对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通过调查、谈话等活动,弥补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预防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缓解医患关系。结论医务社工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从专业的角度,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工作方法,在中间起到的是调和、缓冲的作用。医务社工坚持价值中立原则,理清自身的角色,明确自己的立场,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不介入医学专业问题,使纠纷能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两年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观察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可行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探讨一种适合当今形势的婚检制度新模式。方法根据妇幼卫生工作报表中婚前医学检查调查表年报表,选取2006-2007年来我院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2820人作为研究对象,婚检常规项目均免费,对婚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中婚捡率分别是7.60%和14.27%.疾病检出率为34.47%和22.68%,HBsAg阳性率为8,75%和6.48%,婚检女性的妊娠率为18.37%和47.38%。结论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后.婚检率虽有提高,但收效甚微,说明光靠免费是不够的,还需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婚检率,把好优生优育第一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先天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18.
自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发现X线后,这一新技术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X线属电离性质,其辐射性能在医学中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电离辐射具有两重性,既造福人类又损伤人类。在医疗工作中,既要合理使用电离辐射,又要正确防护电离辐射。如何正确地防护电离辐射,是我们要共同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00-2009年南宁市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宁市婚前医学检查状况,为有效促进婚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南宁市2000-2009年婚前医学检查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年后,婚检率从68%以上下降到2%,2009年上升到16.71%;10年平均疾病检出率为13.69%,2005-2008年较高,约为20%左右;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2年起逐步下降,到2005年达到最低值13.64‰,2007年后逐年回升,2009年达到18.48‰。结论加强婚检,提高婚检率,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控烟能力。方法 2009-04/05在指定的成都市1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采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调查表"调查医生吸烟情况,与吸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能力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 176名医务人员,医生吸烟率13.4%(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40.0%,女性0.5%),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掌握不全面,但多数人员积极支持室内全面禁烟。结论 在对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强调戒烟知识和传授戒烟方法,以便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