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共主调畅周身之气,调节一身之水液代谢。少阳枢转气机,以三焦为运行通道,调畅人身阳气,发挥温煦推动之功用。枢者,主运转者也。少阳能够正常枢转气机,则肝胆疏泄正常,三焦畅达,从而一身气机升降出入正常;若枢机不利则郁则结,相关的病症即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2.
从"少阳、厥阴为枢"的枢机理论出发,阐析"热入血室"的含义。"血室"虽指为经期的胞宫,但"热入血室"只是病名,并不能用"邪伏居于血室"来解释病机。其病因病机应为妇人经水适来或适断,血气亏虚,外邪乘虚扰动少阳、厥阴阴阳出入之枢位,气血阴阳转枢不利所致。和解枢机为"热入血室"的正治之法,在治疗上应当针对病情深浅运用和解之法:邪扰少阳则透邪外达,邪陷厥阴则透热转气。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或针刺期门之和解法以治之。  相似文献   

3.
枢机是气机交接转枢之地,其功能出现异常,则引起多种气机失常的疾病。少阳、脾胃是人体一身之枢,在治疗很多常见疾病时如果能从少阳,脾胃入手,以和解枢利之法切证治之,常能有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4.
古云六经可铃百病,笔者从临证中领会到了义趣。如少阳病的证治,不仅不限于伤寒,而且不限于胆系疾患,盖少阳主枢,外系太阳而内及阳明,治之得法,三经之邪均能解散。少阳者,幼阳也。如春木之气,生机勃勃,其性宜疏不宜抑;少阳又内寄相火,相火不宜妄动。故处方用药,既要护其生机,畅其气机,通其津液;又不能疏之太过,清之太寒,以免动火津或伤及幼阳。故治少阳证首推集寒热补泻于一方、合辛开苦降于甘温扶阳于一剂的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5.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矣",人身上下内外,无处不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少阳以枢为功,其在条达表里、通畅上下气机中占有重要作用,世虽多云伤寒之少阳病在足经而重表里出入,温病之少阳病在手经而重上下升降,但寒温本为一体,手足少阳本为一气,少阳实为横向气机与纵向气机的交汇纽带,共主升降出入.临证凡病及少阳,皆可握其枢之机,畅其上下之升降,达其表里之出入,则气之乖戾复安而愈.  相似文献   

6.
疏和少阳咳嗽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基本病机是肺气不利。肺主气,主宣发清肃,宜降;肝主少阳升发之气,主疏泄通调,宜升。肺与肝在生理上相互协作,使少阳枢机和顺,人体气机调和,升降畅达。若肝胆气机郁滞,少阳枢机不利,上逆于肺,影响肺之宣降功能的正常发挥,可引起咳嗽频作。治疗当用小柴胡汤宣透疏散,清解郁火,以和解少阳之郁结。咳嗽日久,外邪逐步深入,加上情志久郁不遂,往往病及少阳,郁结不散,气机失畅。此时以小柴胡汤疏和之,半表半里之邪得解,使其气通畅,则“上焦得通”;上焦郁滞得通,则肺气能宣能降,咳嗽自止。例:患者,男,38岁,农民。…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枢利气机之代表方剂,由于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之间,内系胆及三焦,涉及病位广泛,病证繁杂,且小柴胡汤方寒热并用,具有表里同治,升降相因,宣通内外的作用。临床上小柴胡汤不仅可以治疗伤寒少阳病,而且对心血管系统中的病证亦具有调治、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少阳病治疗宜忌、变证及用方三方面探析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少阳病的证治思想,为诊治少阳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其认为少阳居于半表半里,外为荣卫,里为脏腑。若荣卫表气为风寒所伤则其气郁,表郁则里亦郁,使胆之相火不降、三焦相火不升,形成寒热往来之象,其热可传胃腑,其寒可传肝脏。中气如轴,四维如轮,气机升降依赖中焦运动,脾胃中气不能斡旋气机则胆火更不降、三焦相火愈不升。治疗少阳病汗、下、温法皆不适宜,当重视和解以发挥少阳枢纽作用,重视补中以促进脾胃中轴运动,同时兼顾变证。小柴胡汤兼顾和解、补中,其合承气汤则能清胃腑热,合温木气药则能散肝寒,凡为少阳病衍变者,皆能以此方化裁。  相似文献   

9.
六经"开、阖、枢"理论由《素问· 阴阳离合论篇》首次提出,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源于四时阴阳气数离合的变化,因三阴三阳的气数不等,各有出入,而反映出"开、阖、枢"的具体表现形式,四时阴阳变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开、阖、枢"的功能形式来完成的.及与人体之阴阳"开、阖、枢",则是对六经气化功能状态的高度概括,阴阳"离"则有开、有阖、有枢,阴阳"合"则为一阴一阳.阴阳的"离"与"合"既分工又合作,分则三,合则为一."开、阖、枢"是以六经的标本中气为物质基础,以气机的升降出入为功能状态.太阳为老阳、巨阳,守正御邪,气机为开,因此而敷布营卫,通畅津液;阳明为"两阳合明",多气多血,气机为阖,而善蓄能纳阳,腐熟水谷;少阳为初生之阳,生机盎然,气机为枢,主枢转阴阳,沟通表里,贯通上下,畅达脾胃;太阴为老阴,老成持重,居阴之表,气机为开,而主运化精微,化生营气,吐故纳新;厥阴为"两阴交尽",阴气盛极,气机为阖,故主阖禁阴气,藏血舍魂,蕴以生阳;少阴为初生之阴,心肾朋居,水火并蓄,气机为枢,而能既济水火,交通心肾.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六经病辨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菊池病属中医“痰核”“瘰疬”范畴,临证时应从少阳论治该病。少阳外邻太阳,内近阳明,里络三焦,位于表里之间,维持着气血津液和气机升降功能的正常运行。若少阳枢机不利致津液不布,痰饮内生、阻滞经络,遂形成痰核、瘰疬等表现。临床根据菊池病的症状表现,以和解少阳为法,调畅枢机,临床主方为小柴胡汤,可佐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药,夏枯草、牡蛎等散结药,青蒿、鳖甲等清肝热、养肝阴药。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少阳病篇幅甚短,然言约而旨远,历代医家及当今学界论述颇多,见仁见智,各有精义,丰富了少阳病内涵。文章主要从气血津液角度来探讨少阳病。分别从气血津液与少阳生理之间关系,气血津液不足是少阳发病前提,少阳病以气血津液失调为结果,治疗少阳病以调畅气血津液为目的四个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阳气、经络、脏腑三个方面解释了少阳为枢的本质:少阳是全身阳气出入的关键,控制着阳气的升降出入;少阳经络循行于居中之位,可通达表里,沟通阴阳;少阳与肝、胆、心包、三焦关系密切,为各脏腑功能运转之关键。又从五脏、气、少阳三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病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与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正气亏虚或气机失调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机;不论是少阳证症状还是阳气的功能,均能体现出少阳与抑郁症病机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抑郁症病机与少阳为枢之间关系密切,基于少阳为枢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身之气贵通调”立论.认为气机通调其生理效应才能得以发挥,脏腑功能才能得以完成,气血津波才能不断化生、输布,也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气失通调则易影响脏腑功能及气血津液的生化运行,变生诸病。疏通气机则能恢复正常,为治之要法.分别从生理、病理和治疗三方面作了简要阐述,旨在说明气机通调是人体维持健康的根本,在生命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痹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少阳为枢",关系胆及三焦。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气疏泄功能正常,肝气条达,脾胃气机通畅,三焦流畅,枢机通利,升降自如,气血功能正常。气机阻滞为"少阳主骨"致痹病机关键,气血功能失调为"少阳主骨"致痹病理基础。"少阳主骨"包括硬骨、软骨、关节、肌腱、关节囊、骨髓、脑髓、脊髓、骨膜、脑膜、椎间盘、半月板及经脉之"支"类等。临床实践证明,可以应用"少阳主骨"理论治疗痹证。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治少阳病的和解之方。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调畅气机,疏理三焦,适用范围极广。少阳经脉起于日锐眦,其气游行三焦,司一身腠理之开阖,启玄府气液之升高,与眼的关系密切。笔者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眼疾,屡获效验。本方在眼科的临床运用有三:一是治  相似文献   

16.
百病的源头是气机的失调,因此,在诊病过程中应注重从气的方面进行辨证,治疗上以调畅气机为核心,使机体中气的升降出入有序,则气机枢转流畅,邪气由于气的枢转而逐之于外,正气由于气的枢转而固护于内,祛除病理因素,则是帮助恢复气机枢转的重要途径。遣方用药的整体思路也落实在如何引导机体自身气机恢复到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从而通过"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方法来纠正气机的失调,使阴阳平衡,机体恢复正常状态,实现治百病。  相似文献   

17.
"和法"即用升、降、收、散的药物,调节少阳或厥阴阴阳交接的枢转作用,使机体脏腑关系协调,气血流畅,达到阴阳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和少阳法"及"和厥阴法",其实质是针对枢机为病而设的一种治法,故在临床上不能不辨病机随意运用。和解剂的代表方剂有和少阳之小柴胡汤、和厥阴之乌梅丸、和少阳厥阴之四逆散,此三方枢机病位特殊,用药多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但寒热并用或攻补兼施并不等于"和法"。"和法"的临床应用一定要符合枢机为病的病机特点,和而有据,勿使之过泛,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8.
脾胃居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脾胃之间,纳运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乱,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根据其病机采用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脾胃居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脾胃之间,纳运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乱,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根据其病机采用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立足经典,着重从经络循行、所系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以及病理联系角度对少阳进行分析,从部位、功能、病变上阐述少阳为枢,认为少阳无论是从经络循行分布、脏腑功能、病理变化都体现了枢的特性。关于少阳为枢论对临床的指导,可归纳为:以经络之气运行不利导致经络系统病证者,主要以针灸治疗;以胆经气机不利,相火郁滞,三焦水道失利导致的气郁、水郁、气水同郁病证,可依据《伤寒杂病论》的有关论述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