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将ICU内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32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28例)。EN和TPN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监测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上臂肌肉周径和肱三头肌皮皱褶厚度,并计算氮平衡。结果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氮平衡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地提供营养底物,并有效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肠内外营养治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在摄入同等热量和氮量的条件下比较。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脂等生化指标,每天观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EN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方面明显优于PN组(P〈0.05),且并发症少。结论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3.
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38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肠内营养支持组20例,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18例,摄入同等热量和同等氮量,营养支持时间〉10d。结果经肠内营养支持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显著升高(P〈0.01);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重症肺炎病人救治中,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营养效果,并能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治疗作用.方法 将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45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PN)组、全营养食物均浆肠内营养(EN)组和肠内肠外营养相结合(PN EN)组,各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结果 各组脱机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营养效果相似,肠外组和混合组较快达氮平衡.肠外组和混合组的胃肠道并发症较肠内组少,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肠内组费用最便宜,混合组免疫学指标最高.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可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或二者结合方式进行营养,肠内营养经济方便,有利于肠道能力恢复,而全肠外营养效果准确迅速,两者结合能互相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范开亮 《山东医药》2013,(47):68-69
目的观察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行术后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同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术前将鼻空肠营养管置于胃中,术中由麻醉师配合将营养管置于屈氏韧带以下40cm)、对照组进行全肠外营养,两组均于手术7d后开始经口进食并逐渐停止肠内、肠外营养。术后第7天检测两组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及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7天观察组体质量及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幅度均显著减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或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行术后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适宜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选取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分别给予相同热量和氮量的肠内或肠外营养制剂,对比营养指标变化、治疗效果及病死率等。结果两组间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血红蛋白较静脉营养组增高,病死率较静脉营养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有完整胃肠道功能的患者应首选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日娜  杨敬平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86-1487
目的比较机械通气的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选择呼吸监护室的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治疗组n=30)与肠外营养组(对照组n=30)。治疗组给予瑞高,对照组给予一般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血气、营养指标变化、撤机、住ICU与营养支持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除住ICU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一样可取得较好疗效,但肠内营养方便,并发症较轻,可缩短住ICU时间,是花费低、效果好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8.
危重症患者肠内外营养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危重患者的重要作用及两者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04年6月~2007年6月问(124)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外(PN)组、混合营养组及对照组,前三组病人于入院24~48小时内开始予相应营养支持,同时均予其它综合治疗。观测各组病人人院10天治疗前后ALT、Cr、CK—MB、TNT、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呕吐物潜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血ALT、Cr、CK—MB、TNT明显高于EN组、PN组和混合营养组(P〈0.05),后三组治疗前后及组间ALT、c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混合营养组病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较之PN组和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而PN组较对照组亦有较明显升高(P〈0.05),EN组与混合营养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和PN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为37%,明显高于混合营养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8%(P均〈0.05),以上三组又高于EN组的发生率6.45%(P均〈0.05)。结论重症患者及早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的发生,EN比PN和单纯葡萄糖供能优势更加明显,有助于保护胃肠道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防止肠道细菌及毒素移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防止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  相似文献   

9.
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并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和10 d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d后,EN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蛋白(PT)、ALB、PA和HB水平明显上升(P〈0.05),TPN组病人也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TPN组比较上述指标上升更明显(P〈0.05);EN组免疫指标:IgA、Ig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与TPN组比较P〈0.05;EN组与TPN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腹泻、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24 ~48 h内即予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能量按25 kcal/( kg·d),氮热比为1∶150 ~200.对照组由家属自行由鼻饲管注入米汤、果汁、牛奶、自制匀浆膳食等肠内营养制剂,静脉营养给予单瓶脂肪乳、氨基酸、5%葡萄糖制剂输注.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及营养支持治疗第14天,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及电解质),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出现高血糖1例、腹泻2例、腹胀1例、呕吐反流2例,对照组分别为7、5、6、8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 <0.05.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比较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单纯肠内营养、单纯肠外营养3种营养支持方法对高龄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入选86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3组: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联合组,33例),肠内营养组(肠内组,27例),肠外营养组(肠外组,26例)。采用随机、开放、无安慰剂对照、无长期随访和预后终点的方法采集和统计信息,3组营养支持后7 d,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肠内组、肠外组治疗后比较,PAB、ALB、TF、NT-proBN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组与肠外组治疗后比较,PAB、ALB、TF、NT-proBNP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肌酐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较肠内组、肠外组改善更显著(P0.05);肠内组与肠外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高龄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联合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营养单用或肠内外序贯联合对重症监护室(ICU)高龄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该院ICU收治的139例高龄患者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n=46)单用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n=46)单用肠外营养支持,序贯联合组(n=47)肠内联合肠外序贯营养支持。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以及临床预后效果。结果肠外营养组、序贯联合组呼吸机撤机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内营养组,且序贯联合组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肠外营养组、序贯联合组均高于肠内营养组,且序贯联合组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序贯联合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激性溃疡、腹胀、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与序贯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联合组死亡率低于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相比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肠内联合肠外序贯营养支持能明显提高ICU高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预后,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肠内营养(EN)和全肠外营养(TPN)进行对比研究,以评估这两种营养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将印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30例)和全肠外营养组(30例)。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剂被送至Treitz韧带以远水平。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白蛋白、手术治疗、感染、住院时间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和全肠外营养组的CRP均有显著下降(P〈0.05)。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从营养支持前的(26.1±5.7)g/L上升到营养支持14天后的(32.9±5.0)g/L,P〈0.05;全肠外营养组从(31.8±6.2)g/L升到(32.8±3.2)g/L,P〉0.05。肠内营养组转铁蛋白值从入院时的(1.58±0.32)g/L上升至第14天的(1.97±0.34)g/L,P〈0.05,而全肠外营养组这一变化相对较小[(161±41)至(1.72±0.26)g,/L],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是否手术干预、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略优于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的V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0例)和肠外营养(PN)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EN和P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比较各组营养支持2周后营养状态、临床有效率、撤机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及臂肌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其中,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炎性指标则明显降低,EN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是PN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N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及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PN组及对照组(P0.05),而PN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VAP患者营养状态,其中EN效果最显著,更有助于改善VA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 ln)强化的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老年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强化G ln的肠外营养支持〔G ln1.5 m l/(kg.d)〕;常规组给予标准的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等氮供给,共8 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的IgA、IgG、IgM、CD4、CD8、血糖、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情况。结果(1)试验组ⅠgG、CD4百分率和CD4/CD8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试验组营养支持5、8 d血糖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3)两组患者经营养支持后,负氮平衡逐渐改善,转铁蛋白升高(P<0.05,P<0.01)。结论G ln强化的低热量肠外营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增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每组36例。实验组机械通气24 h内即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7 d后再逐渐过度至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及胃液pH值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液pH值在营养支持第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第3天、5及7天实验组胃液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中和患者的胃酸,升高胃液pH值,能有效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于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血生化指标、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组的体重(BW)、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平衡NB(g/d)的减少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氮平衡,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骨骼肌的合成,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滢  王强 《山东医药》2008,48(37):90-92
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肠内营养支持(EN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各项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自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EN组、PN-EN组与PN间有显著差异.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和PN-EN组.认为三种营养支持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肠内和肠外营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肠内和肠外营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经内科保守治疗,使胰腺炎急性期反应得到控制后,治疗组33例给予肠内和肠外营养结合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结果]治疗组血清前清蛋白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内毒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方法维护了SAP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及内环境稳定,优于TPN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肠内组(单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组(单独肠外营养支持),分别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临床症状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三组血清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升高较肠内组和肠外组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三组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联合组各指标改变较肠内组和肠外组更显著(均P0.05);三组的好转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273,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独肠内或者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