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检测EGFR与TGF-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在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良性腺瘤、15例腺瘤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TGF-α的表达。结果 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乳头状癌59.57%、良性腺瘤25%、瘤旁正常组织6.67%;TGF-α分别为55.32%、20.0%、13.33%;乳头状癌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GFR与TGF-α的同时表达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84.21%,而非同时表达阳性或共同阴性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28.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EGFR和TGF-α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EGFR和TGF-α的同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表面可能存在有EGFR和TGF-α的自分泌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叉头框蛋白M1(Fox M1)基因的表达以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基因Ras及CDK1的影响,以探讨Fox M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是否通过MAPK通路发挥作用。方法用h Fox M1-RNA干扰处理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Fox M1基因的表达,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处理后的TPC-1癌细胞和未经处理的TPC-1癌细胞中Ras和CDK1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Fox M1的表达对Ras和CDK1的影响。结果与未经处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相比,使用h Fox M1-RNA干扰处理后的TPC-1细胞中Fox M1 m RNA表达明显降低(0.452 9比1.005 0,t=24.692 9,P0.01),Ras m RNA的表达相应升高(1.319 0比1.001 2,t=14.218 5,P0.01),而CDK1 m RNA的表达相应降低(0.767 5比1.008 1,t=10.763 4,P0.01)。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Fox M1基因表达水平可对Ras和CDK1的表达产生影响,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他莫西芬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他莫西芬作用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24 h后,采用CCK8法观察不用浓度他莫西芬对BCPAP细胞增殖的影响;将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10μmol/L他莫西芬组和20μmol/L他莫西芬组,划痕修复实验检验他莫西芬对其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验他莫西芬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cl-2和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实验、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他莫西芬能明显抑制BCPA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且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他莫西芬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与C-myc表达水平。结论:他莫西芬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myc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唐氏综合征细胞黏附分子反义1(DSCAM-AS1)通过微小RNA(m i R)-144-5p/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轴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生长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将PTC细胞株TPC-1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完全培养基正常培养)、si-NC组(转染si-NC)、s i-DSCAM-AS1组(转染s i-DSCAM-AS1)、s i-DSCAM-AS1+inhibitor NC组(s i-DSCAM-AS1与inhibitor NC共转染)、s i-DSCAM-AS1+m i R-144-5p inhibitor组(s i-DSCAM-AS1与m i R-144-5p inhibitor共转染)。RT-qPCR法检测DSCAM-AS1、m i R-144-5p和IRS2 m RNA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IRS2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i-DSCAM-AS1组TPC-1细胞DS...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C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乳头状癌标本中CCR7的表达。结果:CCR7在30例乳头状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7%(17/30),其中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2.3%(12/13),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9.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CR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方案的选择及药物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Ye ZQ  Yan ZJ  Yang WM  Guo DS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4):258-26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LRIG1对膀胱癌细胞BIU87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LRIG1-GFP质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BIU87,用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用Boyden小室观察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LRIG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pLRIG1-GFP后的BIU87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LRI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LRIG1对膀胱癌细胞BIU87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EGFR与TGF-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在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良性腺瘤、15例腺瘤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TGF-α的表达。结果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乳头状癌59.57%、良性腺瘤25%、瘤旁正常组织6.67%;TGF-α分别为55.32%、20.0%、13.33%;乳头状癌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GFR与TGF-α的同时表达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84.21%,而非同时表达阳性或共同阴性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28.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GFR和TGF-α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EGFR和TGF-α的同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表面可能存在有EGFR和TGF-α的自分泌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c-met蛋白在高细胞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其他类型甲状腺癌及良性甲状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60例甲状腺组织标本中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细胞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me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乳头状癌和良性甲状腺组织(P=0.0001)。另外,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囊外扩散和肌肉侵犯者的c-met蛋白明显高表达(P=0.0100,P=0.0200)。结论c-met蛋白高表达是高细胞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侵袭行为的明显标志,在高细胞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nail和N-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nail和N-cadherin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PT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nail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分析Snail和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PTC癌组织与TPC-1细胞株中二者的蛋白表达及诱导情况。结果 1 60例PTC患者的癌组织中Snail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0%(51/60)和78.3%(47/60),二者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0,P0.01)。2 Snail和N-cadherin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1),但二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的PTC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PTC癌组织中Snail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rs=0.721,P0.001)。4 Western blot法进一步证实,Snail和N-cadherin在PTC癌组织与TPC-1细胞株中均表达且在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诱导下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 Snail和N-cadherin在PTC癌组织和TPC-1细胞株中可诱导性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Snail和N-cadherin可能参与PTC发生及转移的过程,对临床诊断与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前期,笔者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发现miR-204-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呈低表达,并可能是PTC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分子。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miR-204-5p对PT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miR-204-5p过表达和敲低对PTC细胞系TPC-1细胞的侵袭能力影响;通过miRDB网站预测miR-204-5p下游靶基因,并采用Western blot实验、Transwell实验、GEPIA数据库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果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04-5p的TPC-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而miR-204-5p抑制的TPC-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miRDB网站预测显示,TNFRSF12A可能为miR-204-5p下游靶基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04-5p的TPC-1细胞TNFRSF12A表达下调,而miR-204-5p抑制的TPC-1细胞TNFRSF12A表达上调;过表达TNFRSF12A的TPC-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TNFRSF12A抑制的TPC-1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TNFRSF12A可逆转miR-204-5p对TPC-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均P<0.05)。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TNFRSF12A在PTC组织中高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TNFRSF12A是miR-204-5p的靶基因。结论 miR-204-5p可靶向结合TNFRSF12A mRNA的3''UTR抑制TNFRSF12A的表达,而PTC细胞中miR-204-5p表达下调,削弱了其对TNFRSF12A表达的抑制,从而导致PTC细胞侵袭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NNMT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肾癌细胞株786-O及3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中NNMT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NNMT的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化学合成针对NNMT特异的siRNA序列,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其转染进786-O细胞中,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NMT在786-O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肾癌细胞786-O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NNMT在肾癌细胞786-O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P<0.001);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NNMT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82±0.2145)、(0.1269±0.04279),两组比较P<0.001。NNMT的mRNA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P<0.05);Tran-swell法检测结果显示降低NNMT的表达后786-O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NNMT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升高,可能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胆囊癌CDl33阳性细胞侵袭能力的产生机制。方法Yranswell法检测CDl33阳性细胞和CDl33阴性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蛋白免疫印迹法、细胞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Dl33阳性细胞和CDl33阴性细胞中CXCR4的表达。分别用SDF-let、AMD3100作用GBC-SD细胞后,Transwell法检测CDl33阳性细胞和CDl33阴性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半定量RT-PCR法检测GBC-SD细胞中CDl33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GBC.SD细胞中CDl33蛋白表达。结果①CDl33阳性细胞中穿膜细胞数明显多于CDl33阴性细胞(23.78±8.74比6.564-3.09,P=0.0007)。②CDl33阳性细胞中CXCR4mRNA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CDl33阴性细胞(0.6424+0.0204比0.3359±0.0432,P=0.004);CDl33阳性细胞中CXCR4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CDl33阴性细胞(0.7650±0.1066比0.4094±0.0195,P=0.013);CDl33阳性细胞中CXCR4荧光蛋白表达明显强于CDl33阴性细胞。③细胞侵袭能力:穿膜细胞数量在CDl33阳性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23.78±8.74)相比,SDF-1et组(62.89±15.27)明显增加(P=0.0006),AMD3100组(10.33±2.00)明显减少(P=0.0002);在CDl33阴性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6.59±3.09)相比,SDF-let组(6.89±4.23)无明显变化(P=0.41),AMD3100组(6.11±2.67)亦无明显变化(P=0.38)。④细胞迁移能力:迁移细胞数量,在CDl33阳性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35.56±10.97)相比,SDF-1et组(74.56±15.80)明显增加(P=0.0003),AMD3100组(12.67±2.40)明显减少(P=O.0002);在CD133阴性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9.56±1.74)相比,SDF-let组(9.78±2.04)无明显变化(P=0.43),AMD3100组(9.54±1.74)亦无明显变化(P=0.42)。⑤在GBC.SD细胞中CDl33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0.4500±0.0243)相比,SDF.1et组明显增加(0.6265±0.0487,P=0.004),AMD3100组(0.3593±0.0473)明显下降(P=O.011);CDl33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0.4409±0.0130)相比,SDF.1et组(0.5089±0.0207)明显增加(P=0.016),而AMD3100组(0.3177±0.0137)明显下降(P=0.004)。结论胆囊癌CDl33阳性细胞高侵袭能力可能由于高表达CXCR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CDl33表达与胃癌侵袭的关系,进而探讨其是否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促进胃癌侵袭和转移。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将KATO-Ⅲ细胞分为CDl33阳性细胞和CDl33阴性细胞,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侵袭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siRNA干扰CDl33基因沉默前后其EMT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l33和EMT相关因子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Dl33阳性组穿膜细胞数(67.7±10.5)显著高于CDl33阴性组(13.3±6.8,P=0.001)。CDl33阳性细胞中Snail和N-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Dl33阴性细胞.而E-cadherin表达则明显低于CDl33阴性细胞(均P〈0.05)。siRNA干扰后,Snail和N-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E-cadherin表达则显著上升(均P〈0.05)。胃癌组织中CDl33、Snail及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为0.635±0.119、0.599±0.114及0.754±0.1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485±0.116(P=0.029)、0.259±0.108(P=0.020)和0.329±0.134(P=0.001),而E-cadherin蛋白表达相对表达为0.378±0.12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0.752±0.156(P=O.003)。相关分析显示,Snail及N-cadherin的表达与CDl33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E-cadherin的表达则与CDl33表达呈负相关(P〈O.05)。结论CDl33阳性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并可能通过EMT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侵袭的影响和可能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中SIR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IRT1蛋白和VEGF-A蛋白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ES-1人胃黏膜细胞株及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中SIRT1蛋白和VEGF-A蛋白的表达;采用siRNA小干扰技术特异性干扰SGC7901细胞株中SIRT1基因的表达后,检测SIRT1蛋白和VEGF-A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侵袭实验检测不同处理后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SIRT1蛋白和VEGF-A蛋白均呈高表达(P<0.050)。SIRT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较差(P=0.001),SIRT1及VEGF-A蛋白均呈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情况较差(P=0.006),但VEGF-A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无关(P=0.091)。SGC7901细胞中SIRT1蛋白(P=0.010) 和VEGF-A蛋白(P=0.020) 的表达较GES-1细胞上调。构建SIRT1-siRNA特异性抑制SIRT1基因的表达后(siRNA阳性组),SIRT1蛋白和VGEF-A蛋白的表达均下调(P=0.010),且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P=0.000)。结论 SIRT1基因可能通过促进VEGF-A蛋白的表达而促进胃癌的侵袭,其可能是抑制胃癌侵袭的一个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RNAi技术沉默LNCAP细胞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表达并检测表达情况,检测沉默PSMA后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情况,以及LNCAP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培养LNCAP细胞,分为si-PSMA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siRNA)组,抑制剂LY294002组和LY294002+si-PSMA组,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PSMA后LNCAP细胞中P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穿透实验检测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改变,通过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β-cadherin、vimentin,snail等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p-Akt(ser47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PSMA组P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迁移及侵袭细胞增多(P<0.01),LY294002组细胞迁移及侵袭下调(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iR-196b和HoxB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96b与靶基因HoxB8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miR-196b mRNA和HoxB8 mRNA的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oxB8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96b mRNA和HoxB8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在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miR-196b 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Ⅰ+Ⅱ与Ⅲ+Ⅳ)及远处转移均有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均无关(P〉0.05);HoxB8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上述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miR-196b mRNA与HoxB8 mRNA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458,P〈0.05),而与HoxB8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236,P〉0.05)。结论 miR-196bmRNA及HoxB8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miR-196b mRNA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miR-196b可能通过与靶基因HoxB8 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抑制HoxB8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标本、60例结直肠腺瘤标本中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腺瘤、正常组织OP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9%、66.7%、2.8%,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56.7%、2.8%,各组OPN和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状态、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CD44v6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OPN与CD44v6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517,P<0.05).结论 OPN、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瘤-癌的转化及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力等密切相关,通过检测两者水平可对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笔者前期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FoxP4-AS1(lncRNA FoxP4-AS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异常表达,其低表达是PT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功能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lncRNA FoxP4-AS1在PTC细胞中的表达,初步分析其对PT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qRT-PCR检测PTC细胞系(TPC-1、K1细胞)和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细胞)中lncRNA FoxP4-AS1的表达;将TPC-1、K1细胞分别转染FoxP4-AS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和空载病毒载体(阴性对照)后,并分别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EdU、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变化;通过GEPIA数据库和LncTar网站预测FoxP4-AS1的靶基因,并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用以上转染后的细胞构建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Ki-67的表达。通过KEGG数据库初步分析FoxP4-AS1可能影响的信号通路。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比较,lncRNA FoxP4-AS1在两种PT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细胞功能实验显示,转染FoxP4-AS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TPC-1、K1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减弱、侵袭和迁移能力均较阴性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且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均P<0.01)。GEPIA数据库和LncTar网站预测FoxP4-AS1与CDK4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靶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FoxP4-AS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两种细胞的CDK4/cyclinD1表达水平较各自阴性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均P<0.05)。皮下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转染FoxP4-AS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PTC细胞较转染空载病毒载体的PTC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慢,形成的瘤体小,且瘤组织中Ki-67表达减少。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FoxP4-AS1低表达主要富集于PI3K-Akt-mTOR通路、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相互作用,FoxP4-AS1高表达主要富集于DNA甲基化、氧化应激通路等。结论 lncRNA FoxP4-AS1在PTC细胞中表达下调,且与PT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FoxP4-AS1可能通过抑制CDK4/cyclinD1表达抑制PTC细胞增殖,作为保护性因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γ诱导人肝癌细胞表达HLA—E逃避NK细胞杀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诱导人肝癌细胞表达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HLA-E,及对NK细胞肿瘤杀伤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终浓度的IFN-γ分别体外持续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72h。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逆转录PCR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HLA-E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各组的NK细胞杀伤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IFN-γ浓度100~1000U/ml)诱导BEL-7402细胞表达HLA-E基因产物(抗原、mRNA和蛋白)明显增多(P〈0.01),细胞表面HLA-E抗原相应增多(P〈0.01)。细胞表达HLA-E基因的强弱与IFN-γ诱导浓度有关。高浓度IFN—γ(500-1000U/ml)诱导细胞HLA-E阳性率、表达强度高于低浓度诱导(100-400U/ml)。最适宜的IFN-γ浓度为500U/ml,高浓度组的NK细胞杀伤率更低(P〈0.01)。结论高浓度IFN-γ(500~1000U/ml)诱导人肝癌细胞HLA-E基因高表达,通过非经典HLA-Ⅰ(HLA-E)途径逃避NK细胞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microRNA(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不同的miRNA表达状态与肿瘤的不同生物学特征紧密关联。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复发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差异表达的miRNA,筛选与PTC复发风险相关的miRNA,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低危复发风险与中高危复发风险PTC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然后用qRT-PCR方法PTC患者肿瘤组织中验证;用Transwell实验筛选出与PTC细胞侵袭能力有关的差异表达miRNA。通过OncomiR在线数据库对筛选的细胞侵袭力相关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随后采用过表达与敲低策略,分析PTC细胞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与PTC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的变化,明确细胞侵袭力相关miRNA与预测靶基因的关系。最后,通过GEPIA在线网站对TCGA数据库中PTC临床样本的分析进一步确证。 结果: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危复发风险PTC患者比较,中高危复发风险PTC患者血清外泌体中4个miRNA(miR-186-5p、miR-532-3p、miR-199b-3p、miR-3158-5p)表达上调,1个miRNA(miR-3605-5p)表达下调(均P<0.05);组织标本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中高危复发风险PTC患者癌组织中miR-186-5p和miR-3158-5p表达上调(均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86-5p后PTC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敲低则明显减弱(均P<0.05),但改变miR-3158-5p的表达水平对PTC细胞的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均P>0.05)。OncomiR在线数据库预测PRDX6、S100PBP、CLDN18、MAP2可能是miR-186-5p的靶基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86-5p后PTC细胞中CLDN18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敲低则相反,但改变miR-3158-5p的表达水平对其他3个基因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CLDN18表达后PTC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敲低则明显增强,而过表达或敲低miR-186-5p对PTC细胞的作用被同时过表达或敲低CLDN18所逆转(均P<0.05)。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TC组织中CLDN18表达较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降低。 结论:miR-186-5p表达的增高可能与PTC的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下游CLDN18基因的表达而影响PTC细胞的侵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