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临床资料,结合该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随诊情况,讨论其诊断、治疗与预后。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42个月,无复发。结论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2003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6例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术前均未确诊,其中4例诊断为甲状腺囊肿,1例笼统诊断为颈部肿物,1例仅注意了甲状腺病变。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左甲状旁腺囊肿切除术,1例同时行甲状腺癌根治、左甲状旁腺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5例为甲状旁腺囊肿,1例为甲状旁腺囊肿合并右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例患者失访;4例患者随访9~24个月,平均19个月,均无甲状旁腺囊肿及甲状腺癌的复发或转移。结论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是真正意义上的甲状旁腺囊肿,临床少见,术前确诊率低。甲状旁腺囊肿切除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提高对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8例病人,中位年龄56(26~73)岁。肿瘤平均直径(3.4±0.4)(2.1~5.6)cm。术前甲状腺功能、血清钙检测均在正常范围。术前B超检查8例病人均提示囊性占位。术中行冷冻检查,7例提示囊肿为甲状旁腺来源。所有8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旁腺囊肿。所有病例均完整切除囊肿。其中1例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例因同时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1例病人出现声音嘶哑,在术后3个月时恢复正常。中位随访时间8.4年,随访期间无囊肿复发。结论:术前超声和CT检查可初步诊断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确诊需待病理检查。完整的囊肿切除是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隐性腕背腱鞘囊肿的超声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隐性腕背腱鞘囊肿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手术疗效。方法对慢性腕关节背侧疼痛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出隐性腕背腱鞘囊肿7例,对其中5例采取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结果5例手术患者中,其中4例术中发现舟月间隙有腱鞘囊肿,与术前超声诊断相符,1例未发现肿块。4例行囊肿切除,1例行腱鞘松解术;术后随访2~6个月,术后腕背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握力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保守治疗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腕背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隐性腕背腱鞘囊肿手术疗效可靠,超声诊断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对慢性腕关节背侧疼痛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45例甲状旁腺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术前定位、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2012年间收治的45例甲状旁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45例甲状旁腺肿瘤术前均通过B超和或CT、99mTc-MIBI检查得以定位,阳性率分别为86.7%,93.8%,100%.4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上7例,左下23例,右上4例,右下11例.术后病理证实39例为腺瘤,1例腺癌和5例囊肿.囊肿均为非功能性,腺瘤、腺癌均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前PHPT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钙升高和血磷降低,其中24例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术后血钙明显下降,血磷明显上升(均P<0.05),1周至3个月恢复正常,PTH明显降低(P<0.05),22例术后1~5 d即正常,2例1年后正常.术中PTH(IOTPH)判断腺瘤成功切除率100%.40例获随访3个月至10年,均无复发和病灶遗漏.结论:甲状旁腺肿瘤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钙、血磷以及血PTH的检测有助于PHPT的诊断;B超可作为甲状旁腺肿瘤的术前定位的首选检查,联合CT和99mTc-MIBI核素扫描能提高定位率;手术治疗为甲状旁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近16年来收治的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术前均未获得诊断,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全组均行手术切除获得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 对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针刺抽液测定PTH或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切除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可因甲状旁腺解剖变异而导致术前定位诊断困难,最终手术失败。我科1989年6月至1998年3月9年共收治11例甲旁亢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成功10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甲状旁腺腺瘤10例,正常甲状旁腺1例。笔者认为,术前成功的定位诊断,手术者具备丰富的异位甲状旁腺知识和术中系统探查,探查技巧以及术后积极而系统的内科治疗是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加强术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子宫囊肿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6月于协和医院妇科手术治疗的6例先天性子宫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先天性子宫囊肿患者除1例有"左下腹隐痛"主诉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仅1例术前诊断子宫体部囊肿,其余均为术中所见结合病理方明确诊断。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特征诊断中肾管来源和副中肾管来源各3例。6例患者均行囊肿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均无复发。结论先天性子宫囊肿来源于中肾管或副中肾管残迹,位于子宫体部,病理学良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通常为体检偶然发现且需手术病理方能明确诊断,病灶切除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处理(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多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可因甲状旁腺解剖变异而导致术前定位诊断困难,最终手术失败。我科1989年6月至1998年3月9年间共收治11例甲旁亢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成功10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甲状旁腺腺瘤10例,正常甲状旁腺1例。笔者认为,术前成功的定位诊断、手术者具备丰富的异位甲状旁腺知识和术中系统探查、探查技巧以及术后积极而系统的内科治疗是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加强术后随访,能够全面提高甲旁亢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0例阑尾黏液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和腹部包块,术前无一确诊病例。行腹腔镜手术12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5例,腹腔镜下盲肠部分切除4例,另3例因肿瘤较大而中转开腹行阑尾切除术;行开腹手术8例:阑尾切除术2例,盲肠部分切除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其中1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低级别阑尾黏液肿瘤,再追加二期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获随访16例,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6个月,肿瘤均无复发;失访4例。结论阑尾黏液性囊肿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腹腔镜手术可应用于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