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L-精氨酸(LA-Arg)脂质体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低氧高二氧化碳4 w组(H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加L-Arg4w组(LA组)和低氧高二氧化碳加L-Arg脂质体4 w组(LL组).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eNOS活性,用液体闪烁仪测定[3H]-瓜氨酸的生产量,计算肺动脉总一氧化氮舍酶(tNOS)的活性,组织原位杂交观测肺细小动脉eNOS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HH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右心室重量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比(RV/LV S)均高于NC组,LL组均明显低于LA组与HH组.②HH组的肺组织匀浆tNOS含量明显高于NC组(P<0.01),LL组高于LA组(P<0.05),而LA组与HH组无明显差异.③HH组的肺动脉tNOS活性显著高于NC组(P<O.01),而LL、LA、HH三组的tNOS活性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④HH组的肺细小动脉eNOSmRNa的平均吸光度值低于NC组(P<0.05),LA组高于HH组(P<0.05),而LL组明显高于HH组和LA组(P均<0.01).结论:L-Arg脂质体较L-Arg有更明显的降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压和减轻右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Arg脂质体促进L-Arg的跨膜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大鼠血清和肺小动脉fractalkine的表达变化,探讨fractalkine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通过间断低氧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右心导管插入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图像分析法测量肺小动脉厚度,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的浓度,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观察肺小动脉fractalkine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低氧14 d后的大鼠mPAP高于正常大鼠(P<0.01),但是,在低氧21 d时,肺小动脉厚度指标(WA%和WT%)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 S)才增加(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21 d的大鼠肺小动脉fractalkine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浓度亦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fractalkine mRNA与WA%(r=0.749, P<0.01)和 WT%(r=0.732, P<0.01)呈正相关,fractalkine蛋白与WA%(r=0.727, P<0.01)and WT%(r=0.683, P<0.01)亦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低氧刺激了fractalkine的合成和释放,fractalkine对于调节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ho激酶(ROCKⅠ和ROCKⅡ)在慢性低氧大鼠肺小动脉产生和表达的变化及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低氧1d、3d、1周、2周和3周组,每组6只。低氧处理为常压间断低氧,每天8h,各低氧组分别低氧1d、3d、1周、2周和3周。采用微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离和称量大鼠右心室(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计算出RV/(LV+S)。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肺组织Rho激酶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Rho激酶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mPAP、RV/(LV+S)随低氧时间延长出现升高趋势(P〈0.05)。正常组与各低氧组的肺小动脉壁的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均随低氧时间的延长出现升高趋势,低氧3周组大鼠的WT%和WA%均高于正常组(P〈0.05)。ROCKⅠ、ROCK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强度和ROCKⅠ mRNA、ROCKⅡ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强度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均出现升高趋势,低氧3周组ROCKⅠ、ROCK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和ROCKⅠmRNA、ROCKⅡ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ROCKI免疫组化、ROCKⅠmRNA原位杂交、ROCKⅡ免疫组化及ROCKⅠ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强度均与mPAP、wA%和wT%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4、0.267和0.263;0.500、0.263和0.260;0.490、0.295和0.286;0.579、0.251和0.254,P均〈0.05)。结论低氧可导致Rho激酶产生和表达增加。Rho激酶可能通过促进肺小动脉收缩和肺小动脉重构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物高压大鼠肺动脉压,肺血管重构及血浆内皮素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低氧4w后伴高二氧化碳2w组(HH),HH后吸空气3w组(HC)与HH后氧疗3w组(HO)。观察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空间隔重量比(RV/LV+S),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及肺细小动脉显微结构变化。结果:(1)mPAP,RV/V S及血浆ET-1浓度:HO组比HC组明显降低(P<0.01)。(2)mPAP与血浆ET-1呈良好的相关性。(3)光镜下HH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扭曲,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明显狭窄,HO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扭曲明显减轻,中膜平滑肌层变薄,管壁较均匀一致。结论:长期氧疗可明显降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ET-1的浓度及肺动脉压,减轻肺血管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心肌骨桥蛋白(OPN)及其整合素β3受体基因表达变化与右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低O2高CO21 w、低O2高CO22 w和4 w组(1HH、2HH和4HH).除对照组吸入空气外,其他三组大鼠置于含9.O%~11.0%O2,5.5%~6.5%CO2的低O2高CO2氧舱内,每天8 h,每周6 d.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采用RT-PCR法测定不同低O2高CO2组大鼠右心室心肌骨桥蛋白(OPN)及其整合素β3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低O2高CO2各组大鼠mPAP和RV/LV S均明显高于C组(P<0.01),并且随着低O2高CO2时间的延长而增高.②C组大鼠右心室心肌OPN和整合素β3 mRNA表达水平均很低,低O2高CO2各组大鼠心肌OPN和整合素β3 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大鼠右心室肥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高压及右室肥大形成过程中,右心室心肌OPN及其受体整合素β 3基因表达增高,可能在右心室心肌重塑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动脉管壁Ⅰ、Ⅲ型胶原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变化在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将二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A)和低O2组(B),低O2时间为4w。采用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慢性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经(RV+LV+S),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T%),管壁面积占管总面积的百分比(MA%),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肺动脉管壁Ⅰ、Ⅲ型胶原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结果:(1)B组mPAP,RV/LV+S显高于A组(P<0.01)。(2)光镜下B组MT%,MA%显高于A组(P<0.01);电镜显示B组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较A组明显为多。(3)免疫组化显示B组肺细小动脉(直径约100-200μm)I型胶原含量(平均吸光度值LD)较A组明显为高(P<0.01),Ⅲ型胶原LD各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4)原位杂交显示B组肺细小动脉(直径约100-200μm)Ⅰ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较A组明显为高(P<0.01),Ⅲ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各组是差异无显性(P>0.05)。(5)肺细小动脉I型及胶原,I型前胶原mRNA与mPAP,MT%均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低氧引起肺动脉管壁I型胶原,I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多是导致肺血管重构以致形成同压的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形成过程中小泛素蛋白样修饰蛋白1(SUMO-1)在肺内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在H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3d组、低氧7d组、低氧14d组及低氧21d组,每组8只。常压间断低氧暴露复制HPH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血管形态学指标[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原位杂交、RT-PCR检测肺内SUMO-1 mRNA表达,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氧7d至21d,大鼠肺小动脉开始出现明显血管重塑并逐渐加重,低氧7d时WA%和mPAP显著高于对照组;低氧14d时WA%、mPAP较7d时进一步增加,RVHI显著高于对照组;低氧21d时WA%、RVHI较14d时进一步增加。SUMO-1 mRNA和蛋白在对照组肺小动脉壁呈弱阳性表达;低氧3d后显著增高;低氧14d达高峰;低氧21d后mRNA表达减弱但仍然高于对照组,蛋白表达继续保持高水平。SUMO-1 mRNA和蛋白表达与mPAP、WA%、RVHI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慢性低氧诱导肺内SUMO-1表达增加在HPH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右心室尾加压素Ⅱ受体的变化(UⅡ)受体的变化,方法: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大鼠模型上,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测定不同低氧时间(1w,2w,4w)右心室肌浆膜上UⅡ受体的结合率。结果: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碳大鼠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右心室(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比(RV/LV+S)明显增高(P<0.01),1w组较正常对照组分别高26.2%和21.6%(P<0.01),2w组又比1w组分别高22.5%和14.1%(P<0.01),2w组与4w组差异有显性,右心室肌浆膜UⅡ受体数目(Bmax),1w组比正常对照组高24.4%(P<0.01),4w组又比2w高19.85(P<0.01),UⅡ受体亲和力(Kd值)各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慢性氧高二氧化碳使大鼠右心室肌浆膜上UⅡ受体增加,且有随低氧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其变化可能是右室肥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大鼠肺动脉压及血浆NO2/NO3、血浆和右心室内皮素(EF)和心钠素(ANP)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低氧4周后伴高二氧化碳4周组(HH)、HH后吸空气4周组(HC)和HH后氧疗4周组(HO)。观察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 室间隔[RV/(LV S)]、血浆NO2/NO3含量、右心室及血浆EF、ANP浓度变化。结果(1)mPAP和RV/(LV S),HO组较HC组降低(P<0.05),HH组明显高于NC组(P<0.01);(2)血浆NO2/NO3、EF和ANP浓度,HH组明显高于NC组(P<0.01),HO组较HC组下降(P<0.05);(3)HH组mPAP与血浆EF和ANP浓度相关。结论长期氧疗可明显降低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压,且与一氧化氮、内皮素和心钠素等神经内分泌因子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低氧高二氧化碳加冬凌草甲素组.低氧高二氧化碳时间为4周.测定各组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LV/RV S)、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厚度/血管外径(WT%)、门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9的活力、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低氧高二氧化碳组mPAP,LV/RV S,WA%,W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干预组mPAP,LV/RV S,WA%,WT%均低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0.01),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高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系通过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从而抑制肺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压力及管壁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压力及管壁胶原的影响。方法 将 2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 (A组 )、低氧组 (B组 )和低氧 灯盏花素组 (C组 ) ,低氧时间为 4周。采用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方法研究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平均颈总动脉压 (mCAP)、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肺动脉管壁Ⅰ、Ⅲ型胶原和Ⅰ、Ⅲ型前胶原基因的影响。结果  1.B组mPAP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C组mPAP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三组间mCAP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电镜显示B组肺动脉胶原纤维较A组明显多 ;C组较B组明显少。 3.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组肺细小动脉 (直径 10 0~ 2 0 0 μm)Ⅰ型胶原含量(测平均吸光度值 )较A组明显高 (P <0 .0 1) ,C组较B组低 (P <0 .0 1) ;Ⅲ型胶原平均吸光度值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原位杂交显示B组肺细小动脉 (直径 10 0~ 2 0 0 μm)Ⅰ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较A组明显高 (P <0 .0 1) ,C组较B组明显低 (P <0 .0 1) ;Ⅲ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灯盏花素可预防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肺动脉管壁胶原的生成和沉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 (IGF 1R)mRNA在低氧大鼠肺小动脉壁的变化。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肺小动脉壁IGF 1RmRNA的表达 ,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和半定量技术检测IGF 1R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反映管壁增厚的两个指标MT %和MA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正常对照组大鼠肺小动脉壁IGF 1RmRNA有微弱表达 ,低氧组肺小动脉壁IGF 1RmRNA表达呈强阳性 ,低氧组表达强度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低氧情况下 ,肺小动脉壁IGF 1RmRNA表达水平与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CTGF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称重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 S)];肺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大鼠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肺小动脉管壁CTGF蛋白表达,并经图像分析半定量检测其表达强度。结果:3周后,低氧组大鼠的mPAP、RV/(LV S)、反映管壁增厚的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两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小动脉壁CTGF蛋白未表达;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壁外膜CTGF明显表达,内膜略有表达,中膜几乎无表达。结论:常压低氧3周可成功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CTGF与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氧高二氧化碳对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于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复制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 室间隔)[RV/(LV S)]比.比色法测定肺组织SOD、CAT活力及MDA含量.电镜观察肺血管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mPAP、RV/(LV S)比明显升高(均P<0.01),肺组织SOD、CAT活力均显著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分别P<0.05,P<0.01).电镜下,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中小肌型动脉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厚、肿胀,胶原纤维亦增生插入平滑肌细胞.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时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及多黏菌素B(PMB)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低O2高CO24 w组(F组)、低O2高CO24 w PMB组(P组),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RV/LV S)、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中膜厚度(PAMT)及超微结构,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肺组织V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VEGF、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变化.结果:①F组大鼠mPAP、RV/LV S、血清和肺组织VEGF的含量明显高于N组(P<0.01),P组则低于F组(P<0.01).②病理显示F组WA/TA、PAMT较N组增高(P<0.01),内弹力板扭曲明显,胶原纤维增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P组大鼠血管壁的改变明显减轻.③F组大鼠肺细小动脉VEGF蛋白及PKC的表达与N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而P组与F组比较,则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低氧诱导肺动脉VEGF的增加,后者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PKC可能是低氧时上调VEGF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组织小G蛋白Rho相关激酶(Rho激酶)的表达及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HPH的影响. 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低氧模型组和法舒地尔干预组.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从基因、蛋白质水平观察肺组织Rho激酶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底物肌球蛋白磷酸酶的磷酸化状态,作为该激酶功能活化的标志. 结果 低氧模型组Rho激酶mRNA和蛋白明显升高,肌球蛋白磷酸酶磷酸化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与mPAP及RVHI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1).法舒地尔干预后mPAP、RVHI、Rho激酶mRNA和蛋白、肌球蛋白磷酸酶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HPH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法舒地尔通过抑制Rho激酶的表达,对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具有较好的预防和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氧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尾加压素Ⅱ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实验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 ,UⅡ )的动态变化 ,探讨低氧对UⅡ合成分泌的影响及UⅡ与肺动脉压力 (mPAP)、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段分为对照组和低氧 10、2 0、3 0d组 ,制备常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 ,右心导管法测量mPAP和右心室收缩上升最大速率 (RVdp/dtmax) ,常规测PaO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BALF中UⅡ含量。结果 低氧组实验大鼠mPAP和RVdp/dtmax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PaO2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及BALF中U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0d时达高峰 (P <0 0 1) ,3 0d时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对照组 ;血浆UⅡ含量与mPAP呈正相关 (r=0 614 ,P <0 0 1) ,与PaO2 呈负相关 (r =-0 62 0 ,P <0 0 1) ;BALFUⅡ含量明显高于血浆UⅡ含量 (P <0 0 1) ,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r=0 82 0 ,P <0 0 1)。结论 低氧可刺激大鼠UⅡ合成和分泌增多 ,UⅡ可能不仅是局部激素 ,也可能是全身激素 ,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发挥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电压门控性钾通道亚型Kv2.1基因表达变化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以及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原慢性低压低氧组(CH组)、二氯醋酸钠(DCA)治疗组(CH+DCA组)和高原低氧返回平原恢复7 d组(CHR7组).正常对照组在常压常氧平原条件下喂养,其余各组在模拟高原5 000 m低压氧舱内喂养21 d,动物模型建成后用闭式胸腔法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Kv2.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PASMCs Kv2.1的表达;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动脉形态改变及Kv2.1表达强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Kv2.1蛋白表达.结果 模拟高原5 000 m缺氧21 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组Kv2.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显示PASMCs Kv2.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IOD)减少,而mPAP明显增高,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血管重构明显.与CH组相比,DCA+CH组和CHR,组Kv2.1 mRNA和蛋白则明显恢复表达,PASMCs Kv2.1表达的mIOD增加,mPAP下降,血管重构减弱.结论 Kv2.1基因表达变化与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变化存在负相关性,表明Kv2.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恢复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Caspase-3,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7)及干预组(n=7)(胃饲SF并进行低氧处理).以常压低氧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右心导管插入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称量大鼠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质量,计算出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图像分析法测量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计算出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指标即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进行Caspase-3,bcl-2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Caspase-3和bcl-2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升高(P<0.05)、肺小动脉WT%,WA%以及RV/(LV+S)明显增加(P<0.05).与低氧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降低(P<0.05)、肺小动脉WT%,WA%以及RV/(LV+S)明显减少(P<0.05).②与对照组和低氧组分别比较,干预组Caspase-3IOD值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龙咳喘灵胶囊(TLC)对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 TLC组,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循环平均压(mSAP)和右室肥厚指数(RVHI);计算动脉中膜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MT%)、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和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LA%);检测动脉血中是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肺组织切片HE和弹力纤维染色可见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和肺泡隔增厚等改变,TLC干预后可显著减轻低氧所致的肺组织病理改变;低氧组mPAP、RVHI、 MT%和W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而低氧 TLC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LA%与正常对照组和低氧 TLC组相比显著减小(P<0.01).3组mS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低氧使大鼠动脉血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降低(P<0.01),而低氧 TLC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C可抑制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NOS活性、增加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