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硬注术;对照组(60例)采用外剥内扎硬注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后遗症、切口愈合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排尿障碍、疼痛、肛缘水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脱落期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症肛管直径、肛门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切口愈合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符合环状混合痔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水肿、肛管狭窄、皮赘残留等指标。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水肿、肛管狭窄及皮赘残留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可大大降低术后疼痛、水肿、肛管狭窄及皮赘残留几率。  相似文献   

3.
外剥内扎加挂线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笔者采用急症外剥内扎皮桥切断吻合术、肛门后正中挂线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 4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0例 ,女 1 0例 ;年龄 33~68岁 ,平均 45 .8岁 ;病程 5~ 2 0年。其临床表现均以肛管下移 ,痔核外翻合并肛缘水肿 ,血栓形成为主。外观肛门肿胀 ,部分黏膜溃烂 ,出血 ,疼痛剧烈 ,被动体位 ,排便困难。因疼痛拒绝肛门指诊。1 .2 治疗方法 :在骶麻或局麻下 ,患者取侧卧屈膝位 ,常规消毒铺巾 ,扩肛。首先检查痔核分布情况 ,设计手术方案。以痔的自然分界线 ,分 4~ 6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多切口外剥内扎硬注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多切口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3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随访0.5~2年均无复发,术后肛门平整,无残留皮赘、狭窄及大便失禁。结论多切口外剥内扎硬注术结合皮桥整形术治疗重症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外切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9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状混合痔是痔类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我们采用外切外剥内扎内注配合中药坐浴治疗环状混合痔 99例 ,疗效满意 ,现将方法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 6 2例 ,女 37例 ;年龄 2 9~ 71岁 ,平均4 0 6岁 ;病程 7~ 33年。环状混合痔中 ,环状外痔为主 6 1例 ,环状内痔为主 38例 ,伴粘膜下垂 12例。2 治疗方法2 1 术前准备 术前 1d予甘露醇 2 5 0ml用 2 0 0 0ml水冲服 ,术前 30min鲁米那钠 0 1g肌注。2 2 手术方法 采用骶管麻醉或硬膜麻醉。取俯卧位垫高臀部 ,常规消毒 ,麻醉后消毒。提起较大母痔的外痔 ,剪开皮肤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横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横切缝合术,对照组予以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愈率、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坠胀、皮赘残留,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剥内扎加横切缝合术是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改良外剥内孔加外痔切口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外痔切口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术后排尿障碍、创口疼痛、创面水肿、出血、创面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排尿障碍、创口疼痛、创面水肿、出血、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果表明,改良外剥内扎加外痔切口缝合术治疗混合痔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采用小切口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30例临床经验。结果 3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50min,平均住院时间10d,术后并发肛门Ⅰ度水肿4例,术后当天排尿困难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该术式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外剥内扎(注射)加开窗治疗环状混合痔和传统外剥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接受外剥内扎(注射)加开窗治疗和传统外剥内扎法治疗,对两种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肛门失禁症状,肛门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肛门狭窄、肛门水肿和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复发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注射)加开窗术是环状混合痔的较好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为治疗组,与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菱形切口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菱形切口外剥内扎注射术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继发出血,术后尿潴留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疼痛、术后肛门功能影响、伤口愈合时间、复发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菱形切口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在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肛门功能影响、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复发等方面优于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痔段错落式结扎,肛缘多形性组合切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间在本院肛肠科的98例环状混合痔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内痔段错落式结扎、肛缘多形性组合切口术组(治疗组)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对两组疗效作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临床治愈,两组术后出血、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疗程、术后水肿、术后光滑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痔段错落式结扎、肛缘多形性组合切口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传统外剥内扎术术后并发症更少,肛门整复效果好,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需手术治疗的9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PPH组仅采用PPH治疗。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以(±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肛缘水肿、术后1年复发率均低于PPH组;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PPH组总有效率为86.7%,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PPH组(P<0.05)。结论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评价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21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外痔切剥辅助PPH术和外剥内扎术,并在术后1d、术后3d、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对便血的情况、肛门疼痛、肛门或会阴坠胀、肛门不适、肿物突出、肛门潮湿、肛门瘙痒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上明显好于B组,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大便情况、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肛门瘙痒、肛门不适、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大便情况、肛门不适、肛门瘙痒、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便血情况、肛门不适、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大便情况、肛门瘙痒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肿物突出、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肛门疼痛、肛门潮湿、大便情况、肛门不适、肛门瘙痒、肛门坠胀等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发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肛门功能损伤小,疼痛轻微,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新手术方式。方法微创切口保留肛垫皮瓣粘膜结扎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7例,外剥内扎术治疗77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测定、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17±4)d,对照组(24±4)d(t=9.24,P<0.01)。肛管静息压测定治疗组术后(51±17)mmHg,术前(64±17)mmHg(t=5.85,P<0.01);对照组术后(74±23)mmHg,术前(62±18)mmHg(t=7.29,P<0.01)。治疗组术后未出现肛门狭窄情况;对照组有9例(11.7%)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狭窄。水肿发生率治疗组14.4%,对照组14.3%(χ2=0.15,P>0.05)。术后24小时排尿困难治疗组14.4%,对照组27.3%(χ2=8.42,P<0.01)。术后肛门下坠治疗组5.9%,对照组22%(χ2=11.5,P<0.01)。结论保留肛垫皮瓣粘膜结扎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外剥内扎术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持肛门正常的生理结构及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共用减压口分段外剥齿形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住院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共用减压口分段外剥齿形结扎术治疗120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2例(93.3%),好转8例(6.7%),有效率100%,痔核脱落天数平均12.8d,平均住院天数14.2d。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共用减压口分段外剥齿形结扎术能减少对肛管及黏膜的损伤,减少疼痛,缩短痔核脱落时间,有效的预防术后皮桥水肿、断裂、肛门狭窄及瘢痕粘连等并发症,且易于设计和操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加选择性松解部分内括约肌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嵌顿痔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外剥内扎基础上选择性松解部分内括约肌,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外剥内扎加选择性松解部分内括约肌治疗嵌顿痔,操作简单、安全,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在治疗内痔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Ⅰ-Ⅲ期内痔患者分为治疗10例,采用DG-HAL;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内痔结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近期复发率分别为80%、10%和85%、5%,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Ⅰ-Ⅲ期内痔时,DG-HAL与传统结扎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治疗内痔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弹力线自动痔疮套扎术(RPH)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分别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中重度混合痔的高龄患者100例,根据区组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行PPH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RPH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直肠肛管压力无显著变化,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失禁量表(Wexner)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肛门功能,在中重度混合痔高龄患者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