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永辉 《海南医学》2010,21(10):66-68
目的通过分析5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探讨其临床诊断标准、临床分级以及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本科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DAI患者52例按不同的方法进行诊断、分级,对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死亡率及致残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死亡25例(48.1%),植物生存6例(11.5%),严重残废11例(21.2%),中度残废5例(9.6%),恢复良好5例(9.6%)。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的诊断方法实用、有效,Adams分级法对判断病情及预后均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以亚低温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是DAI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临床处理措施。结果 3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死亡12例,死亡率40%。结论 提高现场及急诊救治水平,有效降低颅内压,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等综合措施,可提高DAI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5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车祸伤41例(78.8%),坠落伤8例(15.4%),打击伤3例(5.8%)。原发性昏迷50例,无原发性昏迷2例,有中间清醒期3例,瞳孔改变21例。Levi DAI临床分级1级4例,2级11例,3级24例,4级13例。经综合治疗DAI患者死亡18例,植物状态3例,重残12例,中残9例,良好10例。认为Levi DAI临床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4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DAI者诊断明确入院后,给予综合治疗及特别的专科治疗,综合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积极防治并发症,保持水盐及酸减平衡,支持,脱水及给予神经营养剂等.特别治疗包括亚低温治疗,给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纳络酮.结果:伤后3个月根据GOS判断疗效,年龄小者预后较年龄大者好,早诊早治者比延迟时间者预后要好。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特别的专科治疗,预后恢复情况改善,死亡率降低.结论:早诊早治、综合治疗结合特别的专科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6.
弥漫性轴索损伤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外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与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尤其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对DAI的发病机制、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分型、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7月~2003年7月。我院收治DAI患83例,对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弥漫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导致患者死亡、植物生存的严重神经功能废损的主要原因。总结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29例DAI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与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脑震荡的关系。方法分析26例叫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与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死亡5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2例,中残4例,轻残6例。良好5例。结论DAI是常见的弥漫性脑损伤,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常包含脑震荡、原发性脑干损伤、脑皮质挫裂伤。  相似文献   

9.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42例本病的临床表现,CT、MRI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MRI能提高小出血灶的检出率,采取非手术治疗。结论诊断依靠CT和MRI,治疗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 ,DAI)是指在特殊的外力机制作用下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轴索的弥漫性损伤[1] 。DAI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作者于 1993年12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 87例DAI患者 ,2 8例 (1993年12月至 1996年 4月收治DAI患者 )在常温下治疗 ;5 9例(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收治DAI患者 )应用亚低温等综合治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7例DAI患者 ,其中男 5 9例 ,女 2 8例 ;年龄 6~ 72岁 ,平均 31.6岁。全部行CT扫描 ,6 2例行MRI扫描。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显示脑中线区出血性损伤对DA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CT证实脑内存在出血灶的诊断为DAI的住院患者43例。测量D,根据D将患者分组,采用Glasgow昏迷积分和Glasgow预后评定方法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结果D≤2cm者,其Glasgow积分和Glasgow预后评分明显低于D〉2cm者。结论出血性损伤距中线的距离与DAI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DAI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弥温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7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颅内压监控、血糖监测,其中40例给予亚低温治疗,其余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3个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断预后。结果 70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血糖增高,MRI较CT具有更高的诊断率,亚低温治疗组血糖、颅内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MRI有利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郭防 《黑龙江医学》2008,32(9):669-670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在特殊的外力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本文对DAI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脑弥散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64例脑弥散性轴索损伤(DAI)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所有病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12.46%,死亡率为53.12%,均系车祸致伤,临床表现以伤后立即陷入持续性昏迷和伴发脑干机能障碍为特征,MRI检查有助于DAI的临床诊断。病理发现主要为大脑半球白质、胼胝体、脑干白质的轴索广泛性损害形成收缩球,同时合并出血、梗死等局灶性病变。作者认为高压氧和神经生长因子的早期联合应用是治疗DAI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胼胝体血肿的损伤机制、病理机制,总结创伤性胼胝体血肿的临床表现特点、临床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2004年2月-2011年5月所收治的创伤性胼胝体血肿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3创伤性胼胝体血肿患者采用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8例;按GOS结果分级标准对13创伤性胼胝体血肿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Ⅰ级(死亡)1例(7.69%),Ⅱ级(植物生存)1例(7.69%),Ⅲ级(重残)3例(23.07%),Ⅳ级(中残)3例(23.07%),Ⅴ级(良好)5级(38.46%)。结论胼胝体血肿合并有弥漫性轴索损伤存在,病情重,治疗任务繁重,患者预后差,动态症状及体征和头颅CT监测,规范化地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刘继东  陈杰  肖祥东 《吉林医学》2012,33(16):3377-3378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4例弥漫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中,恢复良好22例,重残12例,死亡34例,植物生存状态6例。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的时间选择做出指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用局部亚低温方法治疗的DAI患者140例,随机平均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亚低温组分别给予不同时间的局部亚低温治疗。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统计治疗结果并判定疗效。结果局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有效率(60%)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治疗效果与开始时间有明显相关性,治疗时间越早,预后恢复效果越明显。以12 h为分界值,入院12 h以内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伤残及死亡概率。12 h以后的治疗,预后则无明显效果。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有效,治疗时间越早,预后恢复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iniary,DAI),是在特殊的外力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本文对DAI近年来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毛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46-347
目的探讨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情况、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及处理,以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6年来我科收治的52例DA1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52例DAI患者,死亡12例,病死率为23.1%,其中23例高颅压型DAI患者死亡9例,病死率为39.1%,颅内压高的DAI患者预后差。结论DAI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CT/MRI资料,早期诊断与治疗能够提高疗效,需重视DAI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剂量吡拉西坦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脑水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影像学疗效,对比两种药物作用特点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与影像学疗效方面均获得显著的效果,且两种药物的特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肾脏的毒性反应与安全性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吡拉西坦可显著减低患者脑水肿体积,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