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肿瘤性疾病和血栓栓塞性疾病之间的联系众所周知,此联系在1865年首次被Armand Trousseau发现,此后癌症和高凝状态的结合常被称为特鲁索综合征(Trousseau综合征).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少量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临床表现而发现潜在躯体恶性肿瘤的报道,相关主要发病机制推测为高凝状态、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和慢性弥...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非心源性脑梗死组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心源性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应用于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6.
微球菌心内膜炎1例报告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向伟,王秀英,毛安定关键词心内膜炎,细菌性;微球菌;病例报告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细菌等微生物直接感染心内膜而产生。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微球菌心内膜炎尚未见报道。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某女,4岁,反...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IE)相关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少见,其影像学不典型及临床医师认识不足,造成误诊、漏诊,延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本文报道了1例亚急性IE致多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59例恶性肿瘤和非肿瘤的对照组238例尸检材料进行研究,证实恶性肿瘤伴发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为2.2%。8例恶性肿瘤伴发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均属癌瘤,7例为腺癌或粘液腺癌;5例同时伴发DIC,3例内脏血栓形成和1例血栓性静脉炎。瓣膜的赘生物脱落引起脏器梗死,以脑和脾多见。本文研究支持恶性肿瘤的高凝血状态是上述病变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指发生于心内膜表面的感染性疾病,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直接感染心内膜或心脏瓣膜而引起的炎症,可累及心脏的瓣膜、室间隔缺损部位、腱索或心室壁内膜,其人群发病率约为3~10人/10万人[1~2].IE的典型表现为赘生物...  相似文献   

10.
11.
Dutta  T.  Karas  M.  G.  Segal  A.  Z.  Kizer  J.  R.  刘文秀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19-19
脑血管事件在死于癌症的患者中时有发生,而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BTE)常可在患者死后尸检中发现。尽管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诊断心源性脑栓塞有着很高的准确性,然而尚未用这种方法研究癌症合并脑缺血患者中NBTE及其他心源性栓塞的发生率。以来到本机构行TEE评估脑血管事件的连续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心源性栓塞的发生率进行了评估。研究队列包括51例患者,其中18%有消耗性赘生物,47%和55%明确有或者可能有心源性栓塞。本研究首次发现,行TEE检查的癌症合并脑血管事件患者中消耗性心内膜炎和其他心源性栓塞的发生率高。这一发现对于评估和治疗此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患儿 ,男 ,1 5岁。上腹部无规律性胀痛 ,间歇性呕吐 1a ,加重一月 ,无反酸、气、呕血及便血等。体重、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 ,上腹部偏右有压痛 ,未摸到包块。实验室检查 :血红素 93g/L ,大便潜试验为弱阳性。X线所见 :胃内有中等量滞留液 ,胃窦腔狭窄明显 ,大弯侧不光整 ,粘膜破坏 ,有圆形及类椭圆形透亮影 ,呈息肉样改变 ,胃壁僵硬 ,蠕动消失 ,有压痛 ;幽门轻度狭窄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X线诊断 :胃窦部癌可能性大。胃镜检查 :镜入4 2cm见胃体小弯侧粘膜明显充血糜烂 ,质脆 ,易出血 ,窦腔明显狭窄 ,胃壁僵硬 ,蠕动差 ,胃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心源性脑梗死(CCI)与非心源性脑梗死(NCI)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合浦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72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CI组(60例)和NCI组(11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胃癌合并脑梗死在医院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符合胃癌合并脑梗死条件的患者共7例,占同期467例胃癌患者的1.50%,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5~71岁,平均(51.83±10.87)岁.胃癌患者中腺癌5例(71.43%),胃癌未能分类的2例(28.57%),5例(71.43%)发现癌细胞转移,脑梗死发生在胃癌诊断后的3~93 d,平均发病时间为(35.14±39.13)d,5例(71.43%)患者出现意识改变,5例(71.43%)患者的MRI显示颅内存在多个病灶、左右两侧同时受累,第30天,3例(42.86%)死亡.结论:胃癌患者脑梗死发生在胃癌的活动期,机制尚不清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伴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无脾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捷  赵越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6):440-440,446
  相似文献   

16.
17.
杨宏伟 《吉林医学》2010,(26):4626-4626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6h于2009年5月2日下午7时收入院。入院6h前左侧身体与车厢碰撞后出现左上肢活动不灵、麻木,左手不能握拳持物,左下肢活动自如。伤后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二便失禁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s,AFP)是卵黄囊瘤、畸胎瘤、肝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自从1970年Boutrcillee等^[1]报道第一例产AFP胃癌(alpha-fetoproteins-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以来,陆续发现一些胃肠道肿瘤可产生AFP.其中以胃癌报道最多,占全部胃癌的1%~6%^[2],但总的来说国内外报道较少,其中血清AFP阴性的产AFP胃癌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6 2岁 ,以右侧上下肢瘫痪 2天于 2 0 0 0年 9月 8日入院。于 1月前患者左额部出现烧灼性持续性疼痛 ,阵发性加剧。头颅CT排除颅内病变。眼科检查排除青光眼。 3天后 ,左额及左上眼睑皮肤相继出现密集小水泡 ,伴视物复视 ,诊断为带状疱疹。经对症治疗 2 0余天 ,局部皮疹逐渐结痂、脱落 ,留有色素沉着 ,但头痛仍持续存在 ,而且扩展至左颞部。于发病第 2 5天早晨起床时发现右上下肢活动障碍 ,当地治疗 3天 ,病情继续发展而来院就诊。查体 :T 36 5℃ ,P 82次 /min ,Bp16 5 / 97mmHg ,神清 ,颈软 ,右上下肢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