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急性蚊媒传染病-登革热的病原体,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按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分为DEN—1、DEN-2、DEN-3和DEN-4四种血清型。各血清型均可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和致死率很高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HF)以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目前登革的预防主要依赖于切断蚊媒传播,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其预防。  相似文献   

2.
登革热(DF)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类虫媒病毒感染性疾病,已经威胁到热带和亚热带超过100个国家的25亿人口,而它的最严重表现-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也逐渐增多,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公共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2000-2005年WHO Dengue Net报告美洲DF病例数为3419919例,其中DHF79664例,死亡982例(1.2%)。  相似文献   

3.
登革热病毒(DV)可引起登革热(DF)和登革出血热(DHF),DHF与DF的主要区别为凝血异常和血管渗透性升高而导致微血管的渗漏和出血,严重感染者可因血容量过度减少而发生登革热休克综合征(DSS)。DV感染引起血浆渗漏和出血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已有不少报道显示在DHF/DSS中,血管内皮细胞(VECs)活化和/或被损伤,凝血和纤溶系统出现异常,其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减少与功能的异常和纤溶系统活化,但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这些提示DHF/DSS患者凝血途径和纤溶系统失衡。为探索凝血和纤溶与DHF/DSS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检测DF和DHF/DSS患者凝血、抗凝、纤溶和VECs活化或损伤后表达的相关分子,以综合评价凝血和纤溶途径的状态及VECs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功能,同时为治疗和预防DHF/DSS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传染病信息》2005,18(1):14-15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一种正在向全球迅速蔓延的蚊媒性急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发生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有近20亿人口受到感染的威胁。近年来在东南亚及我国的台湾省再次发生流行,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将有关登革热(DF)和登革出血热(DHF)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登革热实验诊断和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现今最重要的虫媒病毒。它可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drome,DSS)。全球有2.5亿人正受到感染登革病毒的威胁,100多个国家有地方性登革热传播。每年均出现几百万病例,是个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论述了登革热的流行病学概况、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实验室诊断和免疫保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为黄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的病原体,有4种不同的血清型(1—4型)。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自1978年以来主要在海南、广东、广西、台湾和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发生。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登革热发病人数约5千万到1亿,并导致25至50万登革出血热病例和2.4万人死亡。登革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快速、简便、高效、廉价的登革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是及时进行临床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并最终控制其传播流行的可靠途径。现就目前已应用的登革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登革出血热 ( DHF)是古典型登革热 ( DF)的一种类型 ,临床上以高热、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DHF的发病机理可能与二次感染免疫增强反应有关。该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DHF于 2 0世纪 5 0年代在菲律宾和泰国突发 ,过去3 0年 ,本病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发病数和严重性显著增高 ,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蚊媒病毒病[1 ] 。泰国为我国近邻 ,又是本病高发国家 ,前不久 ,笔者有幸到泰国参会及考察 ,现将获取的资料综述于下 ,供同行参考。1 地理概况泰国位于东南亚的中部 ,与缅甸、老挝、柬埔寨和马来西亚接壤 ,全国面积 5…  相似文献   

8.
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V)感染可以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ha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等多种疾病。出血和血管渗漏与DV感染密切相关,当出现血容量减少性休克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然而由DV感染所致的出血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不少学者提出了多种学说如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等[1],但均不足以解释临床上DHF/DSS中最突出的特征—血管渗漏、出血[2]。由于内皮细胞在调控凝血和纤溶系统平衡方面起关键性作用,近年…  相似文献   

9.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属,是一种以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RNA病毒,可以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以及登革休克综合征.近年来,登革热流行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登革热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主要是由于感染登革病毒后,只有人类才表现出临床症状,所以急需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来探讨登革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本质.本文为登革病毒感染模型研究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2002至2003年广州及周边地区1O32例登革热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自2002年5月至2003年11月广州及周边地区暴发流行登革热(DF)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32例DF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细胞培养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登革病毒(DEV)分离和鉴定。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90.9%)、全身肌痛(68.4%)、骨痛(48.8%)、疲乏(79.3%)、皮疹(60.1%)、束臂试验阳性(45.3%);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分别占63.3%和60.8%;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71.8%)、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86.9%)、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4.7%)、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31.3%)和低钾血症(19.2%)。临床分型仅2例为登革出血热(DHF),其余均为典型DF。从54份发病5d内急性期患者的血清标本中分离病毒19份,经RT—PCR和基因测序证实为DEV-I型感染;检测30份急性期血清DEV-RNA阳性率为83.3%。结论近年广州地区流行的登革热为DEV-I型所致。多数病例符合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肝损害较多,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DHF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登革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登革热病毒 (denguevirus,D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 ,基因组长约 11kb ,整个基因的编码顺序为 :5’Ⅰ型帽子结构、非编码区、AUC蛋白 (核衣壳蛋白 )基因、M蛋白 (膜蛋白 )基因、E蛋白 (包膜蛋白 )基因、NS1- 2a- 2b - 3- 4a - 4b - 5基因、非编码区 3’〔1〕。DV分为 4个血清型 (1~ 4 ) ,可引起隐性感染、登革热 (dengue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 (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 ,严重的还可导致登革休克综合征 (dengueshocksyndrome,DSS)。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登革热病例正在迅速增加 ,…  相似文献   

12.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WBC减少。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张海林等对云南登革热作了研究,云南省未发现埃及伊蚊分布,但白纹伊蚊分布广泛。1975年及1981年至1983年的7~9月,在云南河口、西双版纳采集的白纹伊蚊标本中分离出登革4型和登革3型病毒。从当地发热患者血清中查到登革抗体,说明有散在患者存在。云南过去曾发生输入性登革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05年福建省分离的1株登革病毒(DV)进行鉴定,并从分子水平追踪其可能的传染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疑似登革热患者血清中DV(IgM、IgG抗体;同时应用C6/36细胞、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逆转录(套式PCR法分别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的部分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患者血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IgG抗体可疑,表明该患者在近期感染过登革病毒。患者血清接种C6/36细胞,观察到登革病毒特有的CPE。受感染的C6/36细胞能与登革病毒Ⅱ型单克隆抗体反应,表明分离的病毒株为登革Ⅱ型病毒。分离株的核酸提取物经RT(PCR扩增,登革病毒通用引物可扩增出511bp的特异性条带,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出119bp的特异性条带,进一步证实分离的病毒株为登革Ⅱ型病毒。分离株RT(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与30株不同地域来源的登革Ⅱ型病毒相应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表明,此毒株与东南亚地区的毒株比较接近。此次分离株的序列与1999年登革Ⅱ型病毒福建株的对应序列在亲缘关系上有一定程度距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一步确定此病例为输入性感染病例。结论福建省首次从输入性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出登革Ⅱ型病毒,该病毒来源于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建国后1978年广东佛山首次暴发登革热流行时从患者急性期血液中分离到的两株登革4型病毒(78-42、78—56)进行其分子特征研究并了解其可能来源。方法用Vero细胞培养1978年分离自广东佛山登革热病人的78—42、78—56两病毒株,RNA抽提后RT-PCR法扩增prM、E区基因,克隆至pGEM-TEasy载体后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其氨基酸序列并与其他国内外登革4型病毒株序列比较;运用CLUSTALX1.83和MEGA3.1软件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78—42、78—56两株高度同源,prM、E基因序列和氯基酸序列与其他登革4型病毒同源性很高并证实为登革4型毒株,与印度尼酉亚和马来西亚分离株同属基因ⅡA亚型,核苷酸同源性与印尼ID1973株最高。结论78-42、78—56两新分离病毒株为建国后首次分离到的登革4型毒株,其来源最可能来自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1-2016年广州市登革3型病毒的流行情况,掌握毒株的进化情况和趋势。方法 将登革热确诊病例的血清用荧光PCR检测,阳性血清用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毒株的E基因序列,与NCBI的毒株序列相比较,利用Mega 4.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001-2016年共分离到登革3型病毒24株,从基因型上分类属于基因亚型I、II、III和V型,基因亚型III在流行年份和分离毒株数上稍占优势。流行病学调查和序列分析均显示与东南亚国家流行的登革热相关度较高。结论 广州市登革3型病毒以输入为主,随着输入压力增大、基因亚型增多和转换,可能会使广州市登革热流行传播更为复杂,流行风险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16.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分4个血清型(DENV1~DENV4),主要以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为传播媒介,可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989年8月分离自云南省盈江县蚊虫的2株登革病毒进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的鉴定,明确这两株病毒的血清型及基因型。方法蚊虫用BHK21细胞和乳鼠法分离病毒,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RT-PCR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这两株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从白纹伊蚊和达勒姆阿蚊中各分离到一株病毒,分别命名为M110和M113,这两株病毒对BHK21细胞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脑内接种乳鼠4d左右导致乳鼠死亡。该病毒经血凝、血凝抑制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提示为黄病毒。分别用黄病毒属特异引物、登革4型病毒NS1和NS2a基因片段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序列测定,证实为登革4型病毒。NS1和NS2a基因序列片段分析表明,M110和M113的NS1核苷酸序列与登革4型病毒基因Ⅰ型的H241株(Y19176)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98%;NS2a基因片段与H241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5%、97.1%。结论从盈江县蚊虫分离到的M110和M113病毒为登革4型病毒基因Ⅰ型,表明云南省西部边境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过登革4型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流行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革热由4个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身体不同部位疼痛、疲乏等,而近年来仍由这些病毒引起的、症状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结合征(DHF/DSS)也在流行地区大量出现,表现为凝血异常和血管渗透性增加而致出血,甚至休克,病死率较高。50年代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深圳市2005年从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液中分离到的1株登革病毒进行型别鉴定,从分子水平分析分离株的生物学特征,追踪其可能的地域来源。方法用C6/36细胞培养增殖病毒株SZ0524,收集病毒液。用逆转录-半套式PCR(RT-semi-nested-PCR)方法和荧光PCR方法对其进行型别鉴定。扩增病毒E基因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登革病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深圳市登革病毒分离株用4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出392bp的特异性条带,荧光PCR进一步证实了分离的病毒株为登革4型病毒。SZ0524与登革病毒4型国际标准株H241株在E基因上核苷酸同源性为99.7%,而与登革病毒1、2、3型国际标准株HAWAII、NGC、H87同源性分别为57.0%、59.2%和56.2%。基因进化树显示SZ0524株与D4-73NIID株和D4-61NIID株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H241,在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上,属基因Ⅰ亚型。结论从分子水平证明从深圳市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的毒株确为DEN-4型病毒。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此病例为输入性感染病例,该毒株最有可能来源于东南亚一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定和分析我国登革4型病毒广州(D4-B5)株基因组非编码区(NCR)序列,为探讨其结构特征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从登革4型病毒感染的乳鼠脑中提取总RNA,采用RACE法扩增病毒基因组5'和3'端片段,分别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挑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利用RNAdraw软件对非编码区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与结论 我国登革4型病毒广州株基因组5'和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101nt和403nt,具有黄病毒共有的保守序列和二级结构。与登革4型病毒多米尼加分离株比较显示,5'NCR第57和36位核苷酸的改变对其二级结构有显著的影响;3'NCR多处核苷酸差异导致两者预测的二级结构差别较大,但均能形成相同的保守结构,它们可能对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组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