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脏腑兼病辨证九、脾肾阳虚证【临床表现】主症:大便溏泄或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腰膝及少腹冷痛喜按,面浮肢肿或水臌胀满。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学》选载(十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脏腑兼病辨证十三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主症:眩晕耳鸣,健忘失眠,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次症:胁痛,视物模糊,口燥咽干,盗汗颧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少或经闭)。  相似文献   

3.
<正> 脏腑兼病辨证十一、肝脾不调证【临床表现】主症:胸胁与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腹痛便溏或泄泻,或痛泻交作,肠鸣矢气。次症: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善太息。  相似文献   

4.
<正> 太阳病辨证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苔白,脉浮为基本特征。故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由于感受邪气和人体抗病力强弱不同,又有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之分,两者统称为“经证”。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内侵入  相似文献   

5.
<正> 腑病辨证一、胆病辨证胆郁痰扰证【临床表现】主症:烦躁不寐,胆怯易惊,口苦呕恶。次症:胸闷胁胀,善太息,头晕目眩。舌脉: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相似文献   

6.
<正> 腑病辨证五、膀胱病辨证(一)膀胱湿热证【临床表现】主症: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涩痛,小便淋漓,尿色黄赤或浑浊,或尿  相似文献   

7.
<正> (八)肝风内动证1.热极生风证【临床表现】主症:高热,神昏,抽搐。次症:烦渴,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天吊,肢厥。舌脉: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脉弦数。【病机分析】热极生风是热邪亢盛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以高热和肝风之征为其临床特征,邪热鸱张,燔灼肝经,引动肝风,故  相似文献   

8.
第四章脾病脉证辨治脾病,指脾脏的疾病。脾病,其脉缓,其候口,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诞,其养形肉,其色黄而藏意,属足太阴经,与胃合,胃为府主表,脾为脏主里。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病不收、胻善瘈、胁下痛,是为脾气之实,则宜泻之;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  相似文献   

9.
<正> 第四节太阴病证太阴病是脾胃机能衰弱的病证,以腹满时痛,呕吐,腹泻,不欲饮食,脉缓或沉迟为基本特征。在内伤杂病中比较多见,在外感热病中偶见。在八纲辨证中属于里寒、里虚之证。太阴病可由三阳病传变而来,但主要是寒邪直中所致。太阴属脾,病至太阴,侵犯于脾,使脾  相似文献   

10.
<正> 肾病辨证(一)肾阳虚证〔临床表现〕主症: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发脱齿摇,男子阳萎早泄,女子宫寒不孕,水肿。次症:而色(白光)白,精神不振,尿频或遗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脉:舌质胖,苔白,脉沉迟而两尺无力。〔病机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伤寒论》的临床运用并不局限于外感.这一认识在目前的临床实际运用及历代医家医案中都得到了充分证实,并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同。但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仍习惯将《伤寒论》六经辩证归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而将脏腑辨证看作是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一般认为,外感病是指因感受六淫、疫疠之邪所致的病证.与内伤杂病有着本质的区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学》选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郭振球教授从事平脉辨证的研究工作,并著有《平脉辨证学概要》一书。本刊拟选登该书的“平脉方法”和“脉证并治“两部分,计划分六期连载,以供读者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