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葫芦巴活性成分4-羟基异亮氨酸(4-hydroxyisoleucine, 4-HIL)对高糖诱导的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25 mmol/L葡萄糖加0.6 nmol/L胰岛素诱导小鼠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予以不同浓度4-HIL(5、10、20 μmol/L)进行干预。采用[3H]-脱氧-D-葡萄糖摄入法检测葡萄糖摄取率,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TNF-α蛋白水平。以棕榈酸(palmitic acid,PA)为对照。结果 25 mmol/L葡萄糖加0.6 nmol/L胰岛素作用18 h后,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抑制了63%;PCR显示脂肪细胞内TNF-α mRNA的表达较正常脂肪细胞明显增高(P<0.05);ELISA显示细胞上清中的TNF-α分泌量增加70 pg/mL(P<0.05)。PA组表现出类似结果。分别加入5、10、20 μmol/L 4-HIL作用24 h后,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所产生的葡萄糖转运分别增加35%、50%、60%;PCR检测显示,脂肪细胞内TNF-α mRNA的表达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与模型组及P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后脂肪细胞培养基上清TNF-α分泌水平分别下降10、18、39 pg/mL(P<0.05)。结论 4-HIL可以显著改善高糖诱导的小鼠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同时4-HIL能够抑制TNF-α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胱硫醚γ-裂解酶(CSE)抑制剂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用TNF-α培养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经或未经CSE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PG)和二辛可宁酸(BCA)预处理的脂肪细胞与TNF-α作用24 h后,观察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消耗和摄取及硫化氢(H2S)含量的变化。结果 TNF-α可增加内源性H2S生成并减少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消耗和摄取。BCA和PPG预处理可逆转TNF-α导致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结论内源性CSE/H2S系统在胰岛抵抗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苦瓜总皂苷对3T3-L1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确定苦瓜总皂苷浓度,利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脂肪细胞的形成,用地塞米松处理脂肪细胞复制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添加苦瓜总皂苷作用24 h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q PCR)检测脂肪细胞中TNF-α和IL-6的m RNA表达,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中TNF-α和IL-6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选定用于实验的苦瓜总皂苷的作用时间为24 h,浓度为苦瓜高剂量组(5 mg·m L~(-1))、苦瓜低剂量组(2.5 mg·m L~(-1));诱导分化3T3-L1细胞12 d形成成熟细胞;地塞米松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 h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复制成功;苦瓜总皂苷干预3T3-L1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后,葡萄糖摄取量显著增高(P0.01),TNF-α和IL-6的表达和蛋白分泌显著降低(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苦瓜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建立条件、优化及分子指标鉴定。方法:采用3-异丁基-1-黄嘌呤(3-isobutyl-1-methylxanthine, IBMX),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和胰岛素联合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采用1μmol·L-1DEX诱导建立IR-3T3-L1脂肪细胞,1μmol·L-1DEX联合10μmol·L-1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联合诱导建立IR-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葡萄糖含量,确认IR-3T3-L1细胞模型最佳诱导时间和IR状态稳定性;甘油磷酸氧化酶法(glycerol phosphate oxidase,GPO-POD)测定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荧光定量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mRNA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DEX作用3T3-L1脂肪细胞96h葡萄糖消耗差值比例最大,为46.84%;DEX ROS作用72h葡萄糖消耗差值比例最大,为22.77%,可确认为两种IR模型建立的最佳时间点,其后可保持稳定IR状态至少60h。两类IR细胞中的GLUT4和ADP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相较于DEX ROS组,DEX单独诱导细胞内GLUT4和ADP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更显著。结论:DEX组和DEX ROS组两种诱导方法抑制GLUT4和ADP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来建立稳定可靠的IR-3T3-L1细胞模型,但DEX单独诱导IR模型方法更稳定可能与更有效抑制了ADPN mRNA和蛋白表达导致葡萄糖消耗下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易屏  陆付耳  陈广  徐丽君  王开富 《中草药》2008,39(5):724-729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高糖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探讨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25 mmol/L葡萄糖加0.6 nmol/L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予以小檗碱进行干预,同时以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以2-脱氧-[3H]-D-葡萄糖摄人法观察葡萄糖的转运率,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IKKβ蛋白,IKKβSer 181磷酸化,IRS-1蛋白,IRS-1 Ser 307磷酸化,PI-3K p85蛋白,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 25 mmol/L葡萄糖加0.6 nmol/L胰岛素作用18 h使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抑制60%,IKKβ Ser 181磷酸化、IRS-1 Ser 307磷酸化的表达增加,IRS-1和PI-3K p85蛋白的表达减少;同时加入小檗碱或阿司匹林则可逆转上述效应.但高糖、小檗碱、阿司匹林对3T3-L1脂肪细胞IKKl3蛋白、GLUT4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小檗碱可以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其分子机制可能是小檗碱通过抑制IKKβ Ser 181磷酸化,使IRS-1丝氨酸残基磷酸化减少而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增加,调节胰岛素信号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7.
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模型.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采用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检测不同时间段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同时运用RT-PCR技术检测抵抗素(Resistin)基因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的变化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在96 h达到胰岛素抵抗的最高峰,此时模型组的Resistin基因表达较空白组升高了约3倍.结论将3T3-L1脂肪细胞置于1μmol/L地塞米松环境中24 h,该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此胰岛素抵抗状态可以维持216 h.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脂肪细胞增殖、糖代谢及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小檗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影响;采用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小檗碱进行干预,用RT-PCR检测GLUT4 mRNA的表达。结果:在DMEM高糖培养基中,小檗碱可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抑制3T3-L1脂肪细胞增殖,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使3T3-L1前脂肪细胞及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呈明显量效关系,同时小檗碱组GLUT4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小檗碱可以显著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同时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且小檗碱能上调脂肪细胞GLUT4 mRNA的表达,这提示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不同。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肿瘤坏死因子d(TNF-α)诱导3T3-L1脂肪细胞,探讨建立可靠胰岛素抵抗(IR)细胞模型的方法.方法:3T3-L1前脂肪细胞经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分化成3T3-L1脂肪细胞,将其与20,10,5μg·L-1TNF-α共孵育,100 nmol·L-1胰岛素作用30 min刺激脂肪细胞糖转运.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培养基上清液葡萄糖含量,观察TNF-α对脂肪细胞糖摄取的影响,鉴定IR模型.结果:TNF-α抑制胰岛素诱导前、后的脂肪细胞糖转运,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中20 μg·L-1TNF-α的抑制率分别为79.2%和81.4%(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可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IR,这种细胞模型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葡萄糖利用和I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为成熟脂肪细胞;用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建立模型后,将实验分为5组进行,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葛根素10 mg·L-1组、葛根素100 mg·L-1组、葛根素200 mg·L-1组;其中,空白组不建模,模型组建模但不用药物干预,各葛根素组为在建立模型后,给予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干预。用葛根素干预24小时后,以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值活力;然后分别用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transporter type 4, GLUT4)、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B, PKB/AK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mRNA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干预后,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均较模型组降低(P < 0.01);GLUT4、PI3K、AKT、AMPK、PPARγ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 < 0.05)。结论:葛根素能增加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利用、改善IR,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13K、AKT、AMPK、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而增加葡萄糖运转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味清浊散(WQS)对脂肪细胞血糖浓度和TNF-α水平及其mRNA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药物处理48h后,采用GOD-POD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ELISA法检测TNF-α浓度,RT-PCR法检测TNF-α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WQS使脂肪细胞IR模型培养液葡萄糖、TNF-α浓度降低,并下调TNF-α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WQS有显著的降糖作用,并下调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桑叶含药血清对脂肪细胞株3T3-L1胰岛素抵抗(IR)模型葡萄糖消耗量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出桑叶含药血清的最佳浓度,并检测其对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3T3-L1前脂肪细胞,10 mg·L~(-1)胰岛素(Ins),0. 25 mmol·L~(-1)地塞米松(DEX),0. 5 mmol·L~(-1)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诱导48 h后,10 mg·L~(-1)Ins再次诱导48 h,待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后,1μmol·L~(-1)DEX诱导96 h以建立IR细胞模型。桑叶水提物含药血清培养12,24,36,72 h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桑叶含药血清培养后细胞葡萄糖的消耗量,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桑叶含药血清培养后IR模型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桑叶含药血清对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桑叶含药血清对胰岛素信号通路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磷酸化IRS1(p-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桑叶含药血清可显著提高IR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 0. 01),增强细胞活力(P 0. 01),降低炎症因子TNF-α的含量(P 0. 01),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下游蛋白的表达量(P 0. 05,P 0. 01)。结论:桑叶可明显改善3T3-L1细胞IR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表达、促进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尚文斌  郭超  赵娟  于希忠  张颢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2):4448-4452
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1(gisenoside Rb1,Rb1)能够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s,GLUTs)的转位,增加葡萄糖的转运,但是其对GLUTs表达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利用肥胖糖尿病小鼠和体外脂肪细胞实验,主要研究Rb1对脂肪细胞GLUTs表达以及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在雄性肥胖糖尿病db/db小鼠中,按20 mg·kg-1体重每天腹腔注射Rb1治疗14 d后,Rb1明显降低肥胖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0.05,n=5),胰岛素水平和空腹血糖有下降趋势;在糖尿病小鼠附睾脂肪中,Rb1促使GLUT1和GLUT4蛋白表达量以及AKT磷酸化水平上调恢复;体外培养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中,加入10μmol·L-1Rb1处理24 h后,葡萄糖消耗显著增加(P<0.05,n=4),同时GLUT1和GLUT4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n=3),此外,在3T3-L1脂肪细胞中,Rb1处理3 h后,脂肪细胞的AKT被磷酸化激活。该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不仅能够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还能上调葡萄糖转运体的表达,促进葡萄糖的消耗,进一步阐明其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建立的条件、优化及分子指标鉴定。方法采用3-异丁基-1-黄嘌呤(3-isobutyl-1-methylxanthine,IBMX)、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和胰岛素联合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跟踪观察其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采用油红O染色鉴定。采用DEX(1μmol·L~(-1))单独诱导及DEX(1μmol·L~(-1))+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10μmol·L~(-1))联合诱导建立IR-3T3-L1脂肪细胞。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确定IR-3T3-L1脂肪细胞模型的最佳诱导时间,考察3T3-L1脂肪细胞模型IR状态的稳定性;采用CCK-8法测定IR-3T3-L1脂肪细胞活性;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glycerol phosphate oxidase,GPO-POD)测定IR-3T3-L1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IR-3T3-L1脂肪细胞的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DEX诱导3T3-L1脂肪细胞96 h,葡萄糖消耗差值比例达最大为46.84%;DEX+ROS诱导72 h,葡萄糖消耗差值比例达最大为22.77%,可作为2种IR模型建立的最佳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DEX及DEX+ROS诱导建立的2种IR模型葡萄糖消耗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2种方法建立的IR-3T3-L1细胞模型60 h内均保持稳定;IR模型组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2种诱导试剂对IR脂肪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影响;IR模型组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DEX+ROS组TG含量明显高于DEX组;IR模型组ADPN、GLUT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且DEX组下调幅度较DEX+ROS组更加明显。结论 DEX单独诱导及DEX+ROS联合诱导2种方法均可建立稳定的IR-3T3-L1细胞模型,DEX诱导IR-3T3-L1细胞模型优于DEX+ROS,其机制可能与GLUT4及ADPN表达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芪丹颗粒抗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 (IR) 机制。 【方法】采用棕榈酸培养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IR模型,设空 白对照组,模型组,芪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芪丹颗粒+C1q/TNF相关蛋白3 (CTRP3) siRNA组。测定细胞上清中葡萄糖 消耗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 法测定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和白细胞介素6 (IL-6) 含量;实时定量聚 合酶链反应 (qRT-PCR) 法检测细胞CTRP3、TNF-α、IL-6、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4) 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 CTRP3、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 、蛋白激酶B (AKT) 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丹颗粒中、高 剂量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升高并趋于空白对照组的70% ~ 82%,TNF-α含量降低了25% ~ 45%,IL-6含量下降了40% ~ 55%, GLUT4 mRNA表达水平增加了50%,CTR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了25% ~ 40% (均P<0.05) ;与芪丹颗粒组比较,芪 丹颗粒+CTRP3 siRNA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和GLUT4 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33%和27%,IL-6和TNF-α的含量分别增加了 42%和41%,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了190%和180% (均P<0.05) 。 【结论】芪丹颗粒可能通过促进CTRP3表 达降低炎症反应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提高IR 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肪细胞IR。  相似文献   

16.
该实验采用3T3-L1前脂细胞诱导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1μmol·L~(-1)地塞米松诱导建立稳定胰岛素抵抗(IR)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药根碱对脂肪IR细胞降糖效应,重点研究其对葡萄糖转运体系的多重调控。细胞给药分组如下:正常组、IR模型组、10μmol·L~(-1)罗格列酮阳性组、药根碱组(0.5,1,5,10,20μmol·L~(-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2,24,30,36,48 h)3T3-L1细胞培养液葡萄糖含量,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3KR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Ser473)]、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Thr17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1/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IR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降低(P0.01);与IR组比较,0.5,1,5,10,20μmol·L~(-1)药根碱及罗格列酮组给药36,48 h显著升高IR-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1),药根碱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1,5,10,20μmol·L~(-1)药根碱作用48 h后,3T3-L1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P0.05)。各浓度药根碱和罗格列酮组不同程度显著上调IRS2,PI3KR1,p-AKT,p-AMPK,GLUT4/1/2等蛋白表达水平(P0.01)。药根碱对IR-3T3-L1脂肪细胞降糖降脂药效推测,激活胰岛素降糖通路IRS2/PI3KR1/p-AKT/GLUT4,增加p-AMPK表达激活GLUT4/1/2来减轻脂肪IR。  相似文献   

17.
该实验通过检测葛根对胰岛素抵抗(IR)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甘油三脂(TG)含量及PPARγ,ADPN,GLUT4,LPL,FABP4,FASn表达量的影响来探讨葛根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脂肪IR的作用机制。先采用3T3-L1前脂细胞诱导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地塞米松诱导建立IR模型,将脂肪细胞分为正常组,IR模型组,罗格列酮阳性组,低、中、高剂量葛根含药血清组,以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法检测细胞培养液葡萄糖含量和甘油磷酸氧化酶(glycerol phosphate oxidase,GPO-POD)法测定胞内TG含量,荧光定量q PCR检测PPARγ,ADPN,GLUT4,LPL,FABP4(a P2),FASn基因mRNA水平。结果显示1μmol·L~(-1)地塞米松作用3T3-L1脂肪细胞96 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降低(P0.01),胞内TG含量增加(P0.01),由此确认建立IR模型;与IR组比较,葛根含药血清干预IR细胞24 h葡萄糖消耗量上升(P0.01),胞内TG含量降低(P0.01),中、高剂量葛根含药血清组升高PPARγ,ADPN和GLUT4表达(P0.01),PPARγ与后两者基因表达呈现一致性。脂代谢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仅高剂量葛根含药血清显著升高LPL表达(P0.05);各剂量葛根含药血清下调FABP4表达(P0.01);中、高剂量的葛根含药血清上调FASn基因表达(P0.01)。该实验表明葛根提高IR-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降低细胞内TG积聚,干预多个重要糖脂代谢基因,推测以PPARγ为中心多靶点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脂肪IR。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白介素-6(IL-6)诱导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IL-6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以20μg·L-1IL-6培养48 h,将3T3-L1脂肪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50μmol.L-1)和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10,20,50μmol.L-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消耗量,观察小檗碱对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鉴定IR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脂肪细胞脂联素基因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及脂联素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均能显著增加葡萄糖消耗量及脂联素基因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檗碱可增加白介素-6诱导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黄寡糖对脂肪细胞增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采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检测地黄寡糖对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影响。结果:在DMEM高糖培养基中,地黄寡糖可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抑制3T3-L1脂肪细胞增殖,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使3T3-L1前脂肪细胞及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呈明显量效关系;地黄寡糖能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论:地黄寡糖可以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地黄寡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克煎剂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T4)在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克煎剂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热量饲料的方法复制出大鼠模型,分别用中药复方糖克煎剂和罗格列酮作用于模型大鼠;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衡量胰岛素抵抗程度;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ABC法观测骨骼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水平,并用电镜观察其在骨骼肌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模型组IS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ISI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模型组脂肪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免疫组化发现骨骼肌组织中GLUT4的蛋白表达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电镜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的GLUT4阳性颗粒多靠近骨骼肌细胞膜边缘,而模型组的GLUT4阳性颗粒靠近骨骼肌细胞膜边缘者则明显减少。结论:糖克煎剂可能通过减少TNF-α和增加GLUT4的转位而非影响其蛋白水平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