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0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患者GAD-7评分(10.76±4.89)分,PHQ-9评分(13.82±5.59)分。焦虑检出人数105(70.00%)例,抑郁检出人数95(63.33%)例。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目前是否住院、是否清楚家庭防护、疫情是否影响睡眠(P<0.05);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每月收入、是否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目前是否在住院(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医疗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保证患者按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设计,使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了解武汉某定点医院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结果:定点医院护士抑郁检出率为35.4%,焦虑检出率为33.6%。一线护士和非一线护士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焦虑抑郁情绪受性别、年龄、婚姻状态、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同事感染和自身相关症状等因素的影响。讨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包括一线和非一线护士均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于2020年2月-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并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在给予基本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基础上实施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只给予基本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每组60例,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HA-9和GAD-7量表评分。结果:与鼻内镜手术前相比,术后对照组患者的PHQ-9和GAD-7的评分均高于手术前,而实验组患者术前的PHA-9和GAD-7评分和术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术后的PHA-9和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拟行射频消融术房颤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 —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收治的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97例房颤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管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择期PCI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心内科PCI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按照双心医学管理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直至病人出院后1个月,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病人健康问卷9项(PHQ-9)和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结果]排除失访病人,最终纳入77例PCI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出院1个月后试验组GAD-7、PHQ-9总分及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医学管理模式对PCI术后病人可以起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有效减轻病人的躯体化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周炎与睡眠、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状况,并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牙周炎疾病分为牙周炎组、非牙周炎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QI评分、PHQ-9评分、GAD-7评分与老年人牙周炎的相关性。结果:牙周炎组性别占比、学历程度、BMI指数与牙周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牙周炎组PSQI评分16~21分率50.00%、GAD-7评分15~21分率62.07%、GAD-7评分10~14分率25.86%、PHQ-9评分20~27分率46.55%高于牙周健康组PSQI评分16~21分率11.29%、GAD-7评分15~21分率17.74%、GAD-7评分10~14分率16.13%、PHQ-9评分20~27分率9.6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初治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PHQ-9)对湖南省长沙市5个肿瘤专科的170例初治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9份,初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总分分别为(5.60±4.19)分、(5.56±4.33)分,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4.1%、54.7%;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费用主要来源、家庭人口数等是初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该多关注初治宫颈癌患者的情绪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初治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认知和心理反应,为血液透析患者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60名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自行设计的COVID-19患者疫情认知问卷,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GAD-7)评分为(4.43±4.16)分,焦虑检出率为41.7%;抑郁状态(PHQ-9)评分为(6.91±5.46)分,抑郁检出率为63.3%,血液透析患者的学历、感染COVID-19自我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出行到医院透析是否方便对患者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 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焦虑、抑郁情绪,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援助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以38例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9(PHQ-9)量表,评估临床护理路径对受试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受试者GAD-7得分明显降低,焦虑状态明显减轻(P0.05);PHQ-9得分有所降低,抑郁状态有所减轻(P0.05)。结论: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对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完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抑郁和焦虑评估的临床价值,分析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筛选2019年6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医学科门诊就诊的可疑认知障碍老年人群,检测其认知水平、抑郁和焦虑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按照认知水平分为3组:非认知障碍组、轻度认知障碍组(MCI)及痴呆组。完成认知水平测试(MMSE+MoCA)及焦虑和抑郁评估(PHQ-9+GAD-7),同时完成甲状腺功能、梅毒/艾滋病血清标志物、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等血液生化学检查及尿液阿尔兹海默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检测。结果:共入组242例可疑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其中非认知障碍组37例,MCI组62例,痴呆组143例,三组人群抑郁检出人数分别为12例(32.4%)、30例(48.4%)和82例(57.3%),焦虑检出人数分别为10例(27.0%)、24例(38.7%)和72例(50.3%),非认知障碍组和痴呆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三组人群之间甲状腺功能、梅毒/艾滋病血清标志物、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三组人群之间HCY、叶酸、AD7c-NTP异常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维生素B12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MCI组与年龄和GAD-7评分呈正相关;痴呆组与年龄、HCY水平、PHQ-9和GAD-7评分等危险因素之间存在正相关;痴呆组与MCI组比较,GAD-7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两组年龄、HCY、叶酸和PHQ-9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易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抑郁和焦虑情绪与年龄、认知功能及HCY和叶酸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以上研究提示门诊接诊可疑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时,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的同时完善抑郁和焦虑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某县基层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县医院护士507人,采用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多元线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民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寻居家干预策略。方法 2021年7月30日至8月12日,以南京市江宁区常住居民为抽样调查对象,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发放问卷,包括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对居民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居民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了779名居民,ISI评分为(15.40±5.99)分,中、重度失眠发生率为47.37%(369/779);GAD-7量表评分为(5.52±5.34)分,中、重度焦虑发生率为36.97%(288/779);PHQ-9量表评分为(7.97±6.31)分,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38.51%(300/77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医务人员、黄码人员、中度焦虑、抑郁与失眠的发生呈正相关,是失眠的危险因素;而高文化水平、接种疫苗与失眠的发生呈负相关,是失眠的保护因素。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民易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问题,应关注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涉疫地区居民及时进行线上睡眠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方法选取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稽留流产患者9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妊娠者95名为对照组,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析稽留流产患者情绪改变的影响因素。 结果观察组SAS评分[(62.58±8.02)分]、SDS评分[(57.43±5.36)分]、PSQI评分[(9.81±1.58)分]均高于对照组[(34.27±6.97)分、(33.81±5.18)分、(6.94±1.01)分,P均<0.05]。年龄、文化程度、流产史、婚龄、家庭月收入是稽留流产患者情绪改变的影响因素。 结论稽留流产患者多有焦虑、抑郁情绪,且睡眠质量降低,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流产史、婚龄、家庭月收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重庆市公交车驾驶员的睡眠、疾病、情绪以及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职业健康关系。 方法对重庆市299名公交驾驶员进行一般人口学问卷、STOP-Bang问卷、健康抑郁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筛查量表(GAD-7)、职业倦怠问卷和疲劳驾驶情况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将公交驾驶员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高风险组(225例)和低风险组(74例),存在失眠症状组(254例)和没有存在睡眠症状组(45例)。 结果公交驾驶员OSAHS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在年龄[(41.04±7.92)岁,(37.32±8.45)岁,t=-3.34]、体重指数(BMI)[(25.37±3.30)kg/m2,(24.18±3.42)kg/m2,t=-2.63]、高血压病史[24.32%(18/74),3.11%(7/225),χ2=32.71]、GAD-7评分[(7.32±6.47)分,(2.55±3.76)分,t=-7.80]、PHQ-9评分[(9.69±7.71)分,(3.56±3.84)分,t=-9.00]、职业倦怠[50.70%(39/74),23.56%(53/225),χ2=22.21]和疲劳驾驶[22.97%(17/74),59.11%(133/225),χ2=29.0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公交驾驶员是否存在失眠症状在年龄[(40.82±7.93)岁,(37.78±8.49)岁,t=-2.24]、GAD-7评分[(11.27±6.71)分,(2.39±3.14)分,t=-8.71]、PHQ-9评分[(14.71±6.63)分,(3.37±3.38)分,t=-11.22]、职业倦怠[68.89%(31/45),24.02%(61/254),χ2=36.14]和疲劳驾驶[24.44%(11/45),54.72%(139/254),χ2=14.02]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OSAHS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OR=1.16,95%CI:1.04~1.30)、高血压病史(OR=16.96,95%CI:5.39~53.34)和PHQ-9评分(OR=1.19,95%CI:1.05~1.34)为公交驾驶员发生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公交驾驶员睡眠质量与职业健康有关,高血压、超重和抑郁症状会加重患OSAHS风险,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e 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GAD-7) is a practical self-report anxiety questionnaire that proved valid in primary care. However, the GAD-7 was not yet validate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thus far, normative data are not available.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reliability, construct validity, and factorial validity of the GAD-7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to generate normative data. RESEARCH DESIGN: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face-to-face household survey conducted in Germany between May 5 and June 8, 2006. SUBJECTS: Five thousand thirty subjects (53.6% female) with a mean age (SD) of 48.4 (18.0) years. MEASURES: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included the GAD-7, the 2-item depression module from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2),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substantiated the 1-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GAD-7 and its factorial invariance for gender and age. Internal consistency was identical across all subgroups (alpha = 0.89). Intercorrelations with the PHQ-2 and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were r = 0.64 (P < 0.001) and r = -0.43 (P < 0.001), respectively. As expected, women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 (SD) GAD-7 anxiety scores compared with men [3.2 (3.5) vs. 2.7 (3.2); P < 0.001]. Normative data for the GAD-7 were generated for both genders and different age levels. Approximately 5% of subjects had GAD-7 scores of 10 or greater, and 1% had GAD-7 scores of 15 or greater. CONCLUSIONS: Evidence suppor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GAD-7 as a measure of anxie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normative data provid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compare a subject's GAD-7 score with those determined from a general population reference grou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评定量表(GAD-7)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与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6,P=0.908);干预后,干预组的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t=6.083,P<0.01),且较干预前降低(t=7.676,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AD-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P=0.821);干预后,干预组的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t=9.249,P<0.01);两组干预后的GAD-7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主观记忆障碍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衰弱认知管理门诊主观记忆障碍患者322例,根据《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非MCI组。采用自设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生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旨在调查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 方法 2019年4月—5月,采用描述性横断面研究,便利获取来自全国不同地区4 311例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获取研究对象的健康数据,包括一般特征、健康行为及健康状况、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抑郁症筛查量表测评结果。 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为(29.25±11.88)岁,慢性病患病率为13.8%。存在焦虑者有1 480例(34.3%),存在抑郁症状者有1 620例(37.6%)。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12.2%、32.3%。年龄、文化程度、已婚、饮食规律性、上午加餐情况、以肉食为主、饮食偏咸、其他特殊饮食、饮酒频率、是否剧烈运动、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是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良好,普遍存在焦虑、抑郁,需重视心理健康。老年、已婚、进餐不规律、以肉食为主、饮食偏咸、其他特殊饮食、经常饮酒、无剧烈运动、抑郁和焦虑的社区居民易患慢性病,建议参考慢性病影响因素制订社区居民健康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