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泽泻定眩汤加减对痰浊上扰型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将痰浊上扰型梅尼埃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泽泻定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为3.25±1.20分、随访3个月眩晕发作次数3.26±1.03次,发作时间5.89±2.01 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泽泻定眩汤加减可提高痰浊上扰型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减少发作次数及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抑肝定眩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风阳上亢和痰浊上阻型眩晕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健脾抑肝定眩汤治疗组(定眩汤组)及西比灵胶囊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治疗;定眩汤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抑肝定眩汤治疗。于治疗前、给药1周后、给药1个月后观察患者各项指标,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眩晕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定眩汤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突出(P0.05);两组中医症状比较中大部分自身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定眩汤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的症状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眩汤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抑肝定眩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治疗2周;治疗组在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 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 0. 05或P 0. 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运用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治疗组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10):1372-1373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化痰通脉定眩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化痰通脉定眩汤(半夏、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丹参、川芎、葛根、泽泻、菖蒲、远志、麦冬、黄连等)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敏使朗,疗程14d。采用临床症状评分差值法,观察痰浊型眩晕主症、伴随症状、发作频率改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痊愈率和总愈显率为66.7%和26.7%,对照组总痊愈率和总愈显率为43.3%和36.7%,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症状、发作频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优(P0.01)。结论:以化痰定眩为组方原则的化痰通脉定眩汤对痰浊型眩晕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眩晕患者主观症状、减少发作频率,且疗效优于敏使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止眩汤治疗风痰上扰型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梅尼埃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熄风化痰止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敏使朗、静脉注射20%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配合治疗,随访2年。结果将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眩晕症状缓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耳鸣总有效率高达8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16%,改善最为明显(P0.05);治疗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为76.32%,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52.6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化痰止眩汤治疗风痰上扰型梅尼埃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九味痰眩汤治疗痰浊型眩晕60例浙江省奉化市中医院(315500)王建康痰浊型眩晕是临床常见病证,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治疗。笔者治疗本证,每在该方基础上加味,形成协定处方,命名为九味痰眩汤。为证实疗效。将90例辨证为本证型的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的状况下,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目前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血压异常升高会使得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会受到较大的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的高血压伴随症状之一,常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模糊、旋转不能站立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极大.西医降压药虽对于血压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补齐、平肝类中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5月-2009年6月收治的80例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止眩汤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完成阶段治疗后,显效患者50例,有效患者23例,无效患者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止眩汤具有化痰熄风、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用于治疗眩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痰浊中阻证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眩晕痰浊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与对照组84例,对照组予眩晕停、尼莫地平口服,丁咯地尔静滴治疗,治疗组予健脾化痰定眩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10天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化痰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急性期痰浊中阻证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眩晕症是以头目晕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年轻人,尤其以妇女多发。该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厥证、脱证,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西医多采用利多卡因、倍他司汀等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景岳全书·眩晕》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而眩晕虚证中,阳虚水泛者最多。笔者自2012年采用自拟温阳止眩汤治疗眩晕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智教授认为眩晕病理关键主要是内有痰浊和肝风,二者相合而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夹痰上扰乃病机根本。马智教授突破肝风、痰浊、风火、虚眩理论,另辟蹊径,立肝风挟痰上扰清窍之说,针对肝风挟痰上扰清窍,创制眩得康,熄风祛痰止眩治疗痰浊型眩晕,处方精当,每获良效,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痰降逆止晕汤在痰浊型眩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12月接收的痰浊型眩晕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不同临床处理组,即:对照组(盐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化痰降逆止晕汤),对预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92.5%,和对照组的75.0%相比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针对痰浊型眩晕行化痰降逆止晕汤疗法作用突出,可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我院自拟止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眩晕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输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我院自拟止眩汤治疗,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9.17%;观察组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7%。两组患者.4-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胃部不适2例、皮肤瘙瘁1例,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与西医输液治疗比较,采用我院自拟止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在脾虚湿盛、痰浊上扰型眩晕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方法:134例脾虚湿盛、痰浊上扰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7)与对照组(n=67),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6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50/67)(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9%(8/67)(P0.05);观察组半年内复发率为11.9%(8/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8%(22/67)(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用于脾虚湿盛、痰浊上扰型眩晕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2007年1月始采用陶根鱼老师自拟止眩汤治疗眩晕病人40人,并与强力定眩片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自拟止眩汤治疗眩晕症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予以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定眩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3.55%、51.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85%、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及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证疗效确切,并能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 1 989年 1 0月~1 999年 9月应用自拟止眩汤治疗观察 1 99例 ,用颈复康冲剂为对照组治疗观察 1 81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 3 80例 ,男 1 68例 ,女 2 1 2例 ;年龄在 3 0~ 70岁之间 ,其中 3 0~ 3 9岁 60例 ,40~ 49岁 1 0 4例 ,5 0~ 5 9岁 1 49例 ,60~ 70岁67例 ;干部 1 81例 ,工人 1 5 7例 ,农民 2 4例 ,学生 1 8例 ;长期低头位或强迫位工作有颈部劳损史者 2 2 2例 ,平素有高枕习惯者 1 1 5例 ,有头颈部外伤史者 1 8例 ,原因不明 2 5例 ;发病至…  相似文献   

20.
止眩汤治疗眩晕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华 《新中医》1995,27(6):28-29
以名老中医夏度衡教授的经验方止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临床治愈4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认为临床上大多数眩晕患者为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之证,虚以脾虚为主,实以肝风挟痰为主,提出夏度衡教授治疗眩晕当柔肝熄风,化痰止眩的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