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1])。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也有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2])。慢性盆腔炎其特点主要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盆腔炎属于临床多发病,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没有彻底治愈,在患者体质较差时,病程会有所迁延,从而诱发慢性盆腔炎~([1])。慢性盆腔炎以不孕、月经异常、盆腔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对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妇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因没有有效控制盆腔炎性疾病而导致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1])。慢性盆腔炎患者容易出现输卵管卵巢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治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较长,常因反复急性发作而使病情加重,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危及生命~([1])。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西医用药基础上加中药辅助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2])。笔者应  相似文献   

5.
<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ID,SPID)是指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因盆腔周围组织结构破坏,致盆腔内器官及组织广泛粘连而引起的疾病~([1])。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异位妊娠、不孕及炎症反复发作等。目前,西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无阳性致病菌的情况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中医对本病的认  相似文献   

6.
<正>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类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后期常可导致脊柱畸形。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且患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1])。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相关~([2])。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2-3])。但需注意的是,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肝脏、肾脏损害风险高,严重者可致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病程迁延所致。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病情较顽固~([1])。中医认为,余邪未尽,瘀积胞中,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从而引起经带诸症。临床上常见于30~40岁妇女。笔者临床治疗观察及护理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患者,女,46岁。患盆腔炎5年,2011年经某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炎,慢性盆腔炎。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胰腺炎是胰酶被激活后引起自身胰腺组织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上腹部疼痛、腹胀、发热及血淀粉酶升高为主要表现~([1]),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生长抑素为具有广泛作用的神经激素,可通过抑制胰蛋白酶的分泌,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是治疗急性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为妇科常见病,因急性盆腔炎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所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但常由于盆底组织在长期炎症刺激下增生变厚,局部血液循环较差,疗效较差,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患者不能耐受。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及中药治疗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应用广泛~[1],疗效肯定,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逐渐被患者所接受。笔者近年来应用中  相似文献   

10.
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多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病程迁延日久所致,因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病情迁延不愈。虽然慢性盆腔炎治疗方法有多种,但均存在疗程长、用药久、易复发等缺点,且长期服药患者难以坚持,往往导致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本病32例,疗效确切。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我科2004~2005年的门诊病人,均为已婚育龄妇女,年龄24~48岁,疗程2~8个…  相似文献   

11.
正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通常所说的盆腔炎多指一般性化脓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而慢性盆腔炎多因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弱,病情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中医学上可归属于"带下病"、"癥瘕"等范畴。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酗酒、暴饮暴食和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的增加,使得急性胰腺炎患者逐渐增多~([1])。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2])。在临床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特征为主。急性胰腺炎发病急,进展快、所引起的并发症多、死亡率也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器官衰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腰腹疼痛、白带增多等~([1]),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等并发症,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如何能够更好地治疗慢性盆腔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2])。笔者近年应用中药内服联合灌肠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分析如下。一般资料选择从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濮阳市妇幼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的对人类生命质量有严重危害的疾病~([1]),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3位~([2])。COPD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3])。  相似文献   

15.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便秘的比例在70%以上~([1])。慢性便秘可进一步诱发急性心衰、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MHD患者生命健康~([2])。临床西医治疗MHD慢性便秘多采用肠动力剂及泻剂,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3])。中医学认为慢性便秘与脏腑功能失调、人体气机失畅有关,增液承气汤有益气养阴之功效,本研究旨在探讨增液承气汤治疗MHD伴便秘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胆囊炎有高发的趋势~([1])。慢性胆囊炎属于胆囊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病变,可由结石、慢性感染、化学刺激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所致,临床上可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2])。其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治疗难度大与难治愈性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笔者临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盆腔炎是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时根治,使病情迁延发展而成。若妇女月经期不注意个人卫生,产后、宫腔术后并发感染等均可引发盆腔炎,加之女性盆腔结构复杂,在感染发生后难以得到彻底根治,故该病有较高复发率~([1])。慢性盆腔炎的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  相似文献   

18.
<正>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等。年轻女性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与频繁性生活、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粘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1])。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针灸治疗妇科疾病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其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笔者从事妇科  相似文献   

19.
正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轴向骨骼,特别是脊柱和骶髂关节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脊柱强直和严重的慢性疼痛~([1])。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临床一线疗法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反应,延缓疾病进程,但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伴随着严重感染和胃肠道不耐受等副作用~([2-3])。中医药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其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较低~([4])。药对是指中医临床中常用的  相似文献   

20.
<正>踝关节急性损伤为临床常见的关节损伤,多与外力作用有关~([1])。这种关节损伤的危害在于:损伤形成后,如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导致损伤复发风险增加,甚至可能转化为慢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2])。本文采用中药熏蒸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