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云南昆明地区引种的陕西商洛丹参产量、外观质量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评价,为正品丹参在云南引种栽培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方法对引种商洛丹参、云南野生丹参、对照原产地商洛丹参的农艺性状、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云南昆明引种商洛丹参,根条粗壮、匀长,表面呈红棕色,断面较平整,气微,味微苦涩,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丹参药材性状描述之要求;昆明直播2年生和分根1年生丹参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大幅高于《药典》要求;昆明直播2年生和分根1年生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总丹参酮接近对照陕西商洛分根1年生丹参,丹酚酸B和水溶性总酚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陕西商洛分根1年生丹参;昆明野生滇丹参除二氢丹参酮、迷迭香酸、丹参素含量略高于引种和原产地丹参外,其他成分含量均较低,达不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综合比较云南引种丹参与云南野生滇丹参、对照原产地陕西商洛丹参外观质量性状及内在品质,正品丹参适合在云南昆明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3.
不同种植模式下丹参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明确林药果药间作系统中草药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在间作系统中生产出符合中国药典、出口要求的中药材。方法:通过测定间作系统丹参的产量、有效成分、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分析北京市郊苹果树地、杨树地间作丹参的产量和质量,并和大田栽培丹参进行比较。结果:苹果树地丹参折干率、产量差异不大,而杨树地丹参产量较低。间作地的部分丹参重金属超标而有机氯农药残留量都符合要求。部分丹参的丹参酮ⅡA含量不能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苹果树地两年生丹参的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林药果药间作是充分作用林间空地进行中草药生产的一种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在间作系统中要生产出符合中国药典、出口要求的中药材必须注意土壤肥力、重金属含量和种植年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际土壤元素有效性与丹参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8个省25个产地栽培和野生丹参根际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丹参产区土壤有效氮(N)、磷(P)、钾(K)、硼(B)、铁(Fe)、锰(Mn)、锌(Zn)、铜(Cu)含量丰缺水平差异较大。有效P,Fe极其丰富,有效K,Zn,Cu较为丰富,有效N,Mn含量较大面积上缺乏,整个产区有效B极缺乏。各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与10种丹参活性成分也存在相关性,其中有效N,B,Fe,Mn影响最为显著,其余成分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性影响着丹参品质,丹参肥料管理的重点是分阶段控制N,B,Fe,Mn肥,并应减少磷肥的施用或不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多成分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采用HPLC/MSD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法测定黄芪的主要药效成分,采用HPLC/DAD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法测定丹参的多种有效成分。通过对应的方法分别测定了三种不同产地的黄芪和丹参的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对药品质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测,以此为标准来判定三种中药的质量,并提出了相应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丹参有效成分在心血管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4):5397-5399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微寒、味苦.人心、心包经及肝经.传统医学认为,丹参走血分,通血脉,功擅活血化瘀,自古以来都作为一个活血化瘀的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丹参有效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方法:采用HPLC,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 mm×150mm,5μm),乙腈-0.0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280 nm,流速1.0 mL.min-1。分别测定丹参粗皮部分,去粗皮部分和原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丹参有效成分的分布部位不同,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主要存在于粗皮部分,丹参素和丹酚酸B主要分布在去粗皮部分;栽培丹参粗皮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是去粗皮部分含量的1 933.6%,1 554.7%,700%,268.4%,56.6%,61.1%;野生丹参粗皮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是去粗皮部分含量的1 393.0%,1 822.0%,235.7%,150%,62.8%,90.4%;栽培丹参中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含量较高。结论:丹参不同部位成分的差异证实丹参传统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可以指导我们合理地利用丹参资源。 相似文献
8.
9.
该文研究了不同变温干制条件对白花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为优选白花丹参产业化干制工艺提供基础。为保证丹参活性成分含量,设计多种变温干制工艺,分别为低温30℃高温60℃、低温30℃高温70℃、低温30℃高温80℃、低温40℃高温60℃、低温40℃高温70℃、低温40℃高温80℃,采用鼓风干燥箱对白花丹参进行变温干制,利用HPLC测定不同干制条件下白花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当采用低温40℃-6 h-高温80℃干制3 h的工艺时,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分别是0.35,2.76,0.78,4.47 mg·g~(-1),其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含量分别比阴干样品增加2.9%(P0.05),45.3%(P0.05),34.5%(P0.05),丹参酮Ⅱ_A的含量减少44.1%(P0.05)。其相应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及丹酚酸B的含量当采用低温30℃-6 h-高温70℃干制3 h的工艺时达到最高,分别是3.83,55.44 mg·g~(-1),分别比阴干时增加62.3%(P0.05),109.1%(P0.05)。变温干制显著影响白花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的阴干工艺,低温干制增加白花丹参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对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等脂溶性成分含量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变温干制可以有效缩短干燥过程,为丹参产业化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缩方法对丹参提取液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总酚酸为指标成分,比较常压蒸发浓缩、减压浓缩、纳滤膜浓缩条件下各指标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过程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总酚酸含量逐步增加,增幅逐渐减小,常压浓缩含量增幅较减压浓缩大;丹酚酸B含量逐步减小,降幅逐渐减小,常压浓缩含量降幅较减压浓缩大;3种浓缩方法对迷迭香酸均无显著影响。膜浓缩过程对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丹酚酸B降解符合一级反应的特点,常压浓缩降解回归方程为Ln(C)=-0.114 t+2.947 6,减压浓缩降解回归方程为Ln(C)=-0.083 t+2.947 6。结论:丹参提取液中存在热不稳定性成分,在受热条件下,其酚酸类成分会发生降解与转化,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真空度、时间等参数,以保证批间的一致稳定,使用纳滤膜浓缩方法可最大程度地保持与药液物质基础一致。应采用纳滤膜浓缩方法对丹参提取液进行浓缩。 相似文献
11.
丹参移栽后苗系与根系的生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丹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有效成分累积的关系 ,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丹参种苗移栽成活后 ,对生长一致的植株定点挂牌编号 ,每 2 0d取样 1次 ,测定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根系与苗系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及其与丹参酮ⅡA、丹参素等有效成分含量累积的关系。结果与结论 :研究发现 ,种苗移栽成活后 ,苗系首先迅速生长 ,根系的快速生长期明显滞后于苗系 ,但其生长持续时间长 ;根系数量的变化呈现双“S”型增长曲线 ,快速增长期分别出现在移栽后的 30~ 70d和 14 0~ 2 0 0d 2个时间段。丹参素含量在移栽后14 0~ 180d达到最高水平 ,丹参酮ⅡA 最高含量出现在移栽后的 10 0~ 12 0d。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丹参不同居群的生物量与活性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优质丹参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来自不同居群丹参根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的总丹参酮与总丹酚酸的含量。结果:四川中江丹参的单株生物量、山西丹参的丹参酮ⅡA、四川中江丹参的隐丹参酮和总丹参酮、河北的高茎类型的丹参素、四倍体丹参的丹酚酸B和总丹酚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其他样品。以单株生物量和各活性成分含量乘积为考察指标,四川中江丹参的各成分的单株乘积值均高于其他样品。结论:结合丹参的生物量与各活性成分含量可以认为,四川中江丹参可以作为一份质量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丹参不定根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丹参不定根的离体培养进行系统研究。方法:考察了蔗糖质量浓度、培养基pH、接种、植物生长物质等影响因子对丹参不定根的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蔗糖质量浓度的增加,丹参不定根增殖倍数呈增长趋势,丹参酮的含量呈递减趋势变化,原儿茶醛含量呈折线变化,其中以添加30 g·L-1 的蔗糖最高;培养基pH为6.5, 5.5 (或6.0), 5.8时分别最有利于丹参不定根的生长、丹参酮ⅡA的合成和原儿茶醛的合成。当接种量为2.5%时,丹参不定根的增殖倍数显著增加;MS培养基中附加0.5 mg·L-1 KT最有利于丹参酮ⅡA和原儿茶醛合成。结论:蔗糖质量浓度、培养基pH、接种量、植物生长物质显著影响丹参不定根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丹参总酚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丹参中总酚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丹参总酚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了不同型号的树脂,确定了H103型树脂为最佳树脂,并优选H103型树脂富集丹参总酚酸的最优条件。结果:取127 mL H103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6,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25 g·mL-1。最大上样量为0.67 BV,吸附和洗脱流速均为2 BV·h-1,上样吸附后,用水洗4 BV后,用含有1%氨水的80%乙醇洗脱,用量为4 BV。结论:此法可较好地富集丹参中的总酚酸。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丹参在治疗沙眼衣原体慢性输卵管炎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阴道内接种建立沙眼衣原体输卵管炎小鼠模型;感染后第3周分不同处理组:只用阿奇霉素治疗组,早期联合丹参治疗组和晚期联合丹参治疗组,于感染第10周,观察输卵管的病变、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胶原增生指数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组治疗组小鼠出现输卵管阻塞、积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胶原增生指数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给丹参组与只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和晚期给丹参组比较,出现输卵管阻塞、积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胶原增生指数降低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用阿奇霉素治疗同时,早期联合丹参治疗,可明显减少沙眼衣原体感染致输卵管阻塞、积水的并发症发生;丹参抑制纤维化可能是其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丹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中药丹参中多糖进行研究。方法:丹参药材经过水提醇沉得到丹参粗多糖,以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纯化后,以H2O2脱色,流水透析,冷冻干燥后得到2个浅黄色均一多糖SMP 1,SMP 0.5,经13C-NMR,DEPT,IR谱,单糖组分分析、部分酸水解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SMP 1,SMP 0.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1.39×106,4.03×105,SMP 1主要以α-(1→6)D-Glc聚合而成,有少量的α-(1→2)D-Glc聚合;SMP 0.5主要由α-(1→6)D-Glc聚合而成。结论:SMP 1,SMP 0.5为从丹参中首次分离得到的中性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20.
研究须根在自然腐解的条件下对白花丹参产量及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丹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须根腐解使丹参的单株平均产量分别降低了38.60%(20 g),30.99%(40 g);少量的须根(20 g)腐解能够使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的含量提高26.08%,22.64%;而40 g的须根腐解则显著降低丹参中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60.87%,79.24%,84.61%,88.99%,脂溶性成分总含量降低86.27%。不同浓度的须根腐解能够使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显著提高 4.98%(20 g),23.64%(40g);迷迭香酸的含量分别提高62.44%(20g),119%(40g),须根腐解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残留的须根对丹参的生长和活性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须根腐解能够显著降低丹参的生物量及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可能为丹参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