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引入品管圈概念,通过成立QCC小组、设计标本送检现况调查表,对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解析,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结果 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由90.33%提高到97.16%;规范了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流程;增强了护士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就团队精神、工作热情、责任与荣誉、品管手法、创造性思维、个人表达能力等6项无形指标进行调查,每项分值1~6分,分别统计6项内容总分,与改进前比较,无形成果显著.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效果显著,进一步规范了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低的情况,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由活动前97.2%提高到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器械包装质量、加强科室间的协作、提升团队精神、快速适应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变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综合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方法我院中医科现有护理单元2个,开放床位80张,护理人员32名。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中医护理技术推广计划,建立规范化中医护理培训体系,量化考核方案,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增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中医特色护理开展例数、患者满意率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中医护理工作中,通过品管圈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可有效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PDCA循环实施前)、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PDCA循环实施中)、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PDCA循环实施后)全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通过QCC分析其合格率低的原因,确定改善重点,制订改进方案。结果 实施前、中、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显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随时间呈现出递增趋势(Z=5.9859,P<0.05)。全体圈员的责任荣誉、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评分均为正向增加。结论 QCC可有效提升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形成和完善不良反应标准化报告工作流程,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管理,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品管圈提高肝肿瘤科中医特色护理在临床中的运用价值,从而提高中医护理质量的内涵与实际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3月在肝肿瘤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讨论中加入品管圈概念,参与人数达到科室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结果 讨论护理质量问题近四个,收效甚好。结论 运用品管圈有利于提高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与内涵,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及中医理论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为本次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订对策,遵循PDCA循环分析方法执行对策,然后进行效果确认、措施巩固、列入标准化等步骤,比较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情况及圈活动的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本科室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由77.8%提升至90.0%;圈成员的凝聚力、协调沟通能力较前提升至80%。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不仅大幅提高了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同时护士也学会了用品管手法去改善质控,提高了圈员们的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主题,调查科室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现状,通过分析原因,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查询最佳证据,制定实施对策,改善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为62.50%,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为90.61%,观察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χ2=7.039,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工具,改进护理措施,可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急诊凝血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检验服务质量.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5月,医院检验科成立品管圈,开展提高急诊凝血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合格率的主题活动,利用品管圈手法,对引起急诊标本周转时间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比较改善前后标本周转时间合格率,评价本品管圈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外科腔镜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外科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方法:2015年11月由我科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选取"传递圈"为圈名,开始品管圈活动。2015年12月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2月,共1340件外科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讨论分析造成外科腔镜清洗不合格的诸多原因,通过鱼骨图等分析方法,确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拟定对策,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之后,提高了外科腔镜清洗合格率。结论:品管圈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外科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延长了器械使用期限,并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推动了清洗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外科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护理文书书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外科出院病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5%提高至活动后的92.3%。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外科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还提高了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上岗护士抽取动脉血气合格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新上岗护士抽取动脉血气合格率"的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抽取2013年3月1日~2013年3月30日行心脏术后患者,新上岗护士通过桡动脉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气288例,分析导致新上岗护士通过桡动脉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气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品管圈活动前41例(14%),活动后发生8例(0.2%),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各圈员在团队精神、工作热情、责任与荣誉、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QCC手法运用都有一定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新上岗护士抽取动脉血气合格率,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英 《当代护士》2018,(7):179-18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对焦点式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护士对焦点式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对全体护士进行焦点式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情况调查,对焦点式护理记录书写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护士对焦点式护理记录书写的合格率从改善前83%上升到改善后93%。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护士对焦点式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而且还提高了护士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内镜治疗后饮食护理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EGVB患者内镜治疗后饮食护理合格率”为主题,制定计划,进行现况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找出真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饮食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EGVB患者内镜治疗后饮食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烧伤科患者晨间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手法对晨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持续改进,完善晨间护理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晨间护理管理效率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烧伤科患者晨间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烧伤患者晨间护理服务中,有利于患者晨间护理的落实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品管圈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 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始于1950年 Deming (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 Juran(朱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1]。晚间护理和晨间护理一样重要,关系着病人病情的痊愈和康复。做好晚间护理,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和睡眠环境,可以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增强病人的心理调适能力,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很好的休养和身心调整,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康复;在晚间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通过与病人沟通交流,不仅及时了解和满足病人的需求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而且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也提高了护士发现和解决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所以临床护理人员有必要做好晚间护理并提高它的质量。本科于2013年3月—2013年9月成立了以“和谐圈”为圈名的品管圈,通过半年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以提高新入院患者处置合格率为主题,对新患者入院处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新入院患者处置合格率的因素,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影响合格率的缺失项目进行查找和进行相应的改进后,新入院患者处置合格率由改善前的24%提升至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58,P<0.01)。实施品管圈活动前与活动后住院患者满意度综合评分分别为(92.55±1.65),(97.25±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P<0.01)。结论通过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了新入院患者处置的合格率,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增进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品管圈护理模式在提高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合格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2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患合作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良姿位摆位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解决问题、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能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等。结果观察组良姿位摆位合格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解决问题、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能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均得到有效的提升。结论护患合作型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合格率,降低偏瘫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品管圈结构提高神经外科非感染患者终末消毒合格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至12月我院实施品管圈结构后神经外科出院的非感染患者92例,纳入观察组,同年1至6月实施品管圈结构前的同类患者89例为对照组,比较圈结构前后两组患者终末消毒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及护士综合能力。以"提高神经外科非感染患者终末消毒合格率"为结构主题,分析现状,找出消毒合格率低的因素。结果:实施结构后,消毒执行率由69.7%提升到96.7%,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评分由(90.1±2.6)分提高到(96.2±3.0)分,护士综合能力评分由(65.6±4.5)分提高到(86.3±5.1)分,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结构能提高神经外科非感染患者终末消毒合格率,且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品管圈活动期间的骨科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骨科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宣教内容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和参与品管圈活动的12名护理人员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名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支具使用、用药常识、营养知识等宣教内容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为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利于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患者宣教知识掌握程度,对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闫敏 《当代护士》2016,(1):171-17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实习护生使用胰岛素笔规范注射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将新进院的162名实习护生使用品管手法前设为对照组,以同组人员使用品管手法管理后设为实验组,比较实验组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合格率是否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果开展品管圈后,162名实习护生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合格率由原来的33%上升至83%,明显高于活动前。结论运用品管圈实务对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规范进行质量管理,不仅加强了规范性、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还提升了护士的个人魅力及实习护生的自我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