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9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进组(消毒前按摩局部皮肤3min至皮肤发红,拔针后继续保持注射部位皱褶3min,余同传统方法)和对照组(传统注射方法)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皿的发生率。结果改进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为52.08%(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03,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前按摩皮肤可促进药物吸收,注射后提捏注射部位皮肤可有效防止药物沿注射孔道反流,从而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皮下血肿,出现皮下淤斑18例.[结论]加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病人的护理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目前国内外在临床上应用的LMWH类药物有Nadroparin(那曲肝素钠)、Enoxaparin(依诺肝素钠)、Dalteparin(达肝素钠)、Reviparin(瑞肝素钠)、Ardeparin(阿地肝素钠)和Tinzaparin(亭扎肝素)等。该类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还用于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等。与肝素相比,LMWH具有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肺栓塞、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0例,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各注射560例次,研究组采用改良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法。观察两组皮下出血、硬结面积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皮下出血、硬结面积>2 cm有8例,对照组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1,P<0.05);研究组患者重度疼痛5例,对照组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P<0.05)。结论改良注射方法减少了皮下出血和硬结例次,降低了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皮下注射流程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建立流程改良小组,通过循证,改进操作流程,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进行操作,运用改良后的方法对观察组病人进行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皮下出血的例次、出血程度的轻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的改良,规范了护士操作,有效降低了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与出血面积,减轻了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种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抽取药液并排尽空气后进行皮下注射。实验组抽取药液并排尽空气,更换新针头不再排气,针头向下将针管内空气弹向上方后进行注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实验组注射方法皮下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方法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实验组的注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7.
赵冰冰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03-2005
目的 探讨改良注射方法在预防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皮下出血和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1年9月~2012年3月入住我心内科病房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2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查询文献、询求专家意见,并结合患者病情和家属的实际情况,为实验组患者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改良注射方案,包括:注射前热敷局部皮肤、应用提捏腹壁皮肤垂直进针法、快速推注药物、针尖拔出后保持提捏皮肤3 min等,对照组进行常规注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面积和注射时疼痛低于常规注射组.结论 采用改良注射方法可有效地预防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的皮下出血和疼痛.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按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王爱英  金艳宏  王玲娜  李想  徐坤 《护理研究》2004,18(10):852-852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 [方法 ]选择使用低分子肝素的老年冠心病病人 ,采用自身对照 ,每例病人腹部注射后左侧采用常规棉签按压 ,右侧用棉球按压 ,均按压 3min ,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 [结果 ]两种按压方法的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用棉球按压针眼 3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按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研究》2004,18(5):852-85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持续注射时间对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使用低分子肝素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例,采用自身对照,每例患者在腹部两侧注射,左侧注射持续10s,右侧注射持续30s。24h后观察皮下出血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注射持续30s比注射持续10s能明显降低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率及出血面积。结论延长低分子肝素注射时间可有效降低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抗血栓剂,现已普遍用于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与普通肝素相比,其优点是低度抗凝、生物利用度高、作用稳定持久、无需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等.一般为皮下注射,12 h 1次,连用7 d,其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肯定.但在注射时病人会出现注射部位淤斑、血肿、硬结及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皮下出血发生率为34%左右[1],不仅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物疗效,而且造成病人紧张心理,降低病人使用该药的依从性,影响康复.我科近年来为降低注射低分子肝素时病人局部的并发症,对107例次病人进一步规范了注射时护理操作流程,改进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研究进展,从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前处理、注射手法、推药速度及按压时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李萍 《现代护理》2007,13(23):2187-2187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注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住院病人200例,通过对照研究,分析采用不同的皮下注射方式与皮下出血情况的关系,从而了解注射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进的皮下注射方法,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3):2187-2187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注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病人200例,通过对照研究,分析采用不同的皮下注射方式与皮下出血情况的关系,从而了解注射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改进的皮下注射方法,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病人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美成 《护理研究》2007,21(7):1822-1823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采用两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方活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情况。[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皮下注射法)和实验组(垂直进针法),各33例,在相同压迫时间下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血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垂直进针法可以减少老年病人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流程,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保障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方法]选取住院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的病人420例,按病人住院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观察组成立流程管理小组,查找文献,确定皮下注射最优流程,按照已确定的流程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按注射部位又分成1/2处和1/3处注射组,然后对每一组病人注射后按压与否再进行分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注射。观察两组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处和1/3处注射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按压组与不按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注射流程的再造,规范了护士的操作,减少了皮下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孙艳华 《家庭护士》2009,7(18):1610-16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方法,提高药物吸收效果,减少注射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根据循证护理,将60例病人的120次注射按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次,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实验组60例次,排气时留0.1 mL空气,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部皮肤垂直进针.[结果]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后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注射法出现的疼痛、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林琳  黄超  王蔚然 《护理研究》2006,20(9):2310-2311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成形(PCI)术后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采用不同压迫方法的效果。[方法]122例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病人,每例病人均交替采用提捏止血法和常规压迫止血法,观察24h后注射局部皮下淤斑的直径,比较两种不同压迫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122例病人共接受皮下注射732次,采用提捏止血法组出现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压迫止血法(P〈0.01)。[结论]PCI术后病人采用提捏止血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止血效果优于常规压迫止血法.  相似文献   

19.
林琳  黄超  王蔚然 《护理研究》2006,20(25):2310-2311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成形(PCI)术后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采用不同压迫方法的效果。[方法]122例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病人,每例病人均交替采用提捏止血法和常规压迫止血法,观察24h后注射局部皮下淤斑的直径,比较两种不同压迫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122例病人共接受皮下注射732次,采用提捏止血法组出现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压迫止血法(P<0.01)。[结论]PCI术后病人采用提捏止血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止血效果优于常规压迫止血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按压3 min,B组按压5 min,C组按压10 min,比较各组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 A组中有20例、108个注射点出现皮下出血;B组中有10例、54个注射点出现皮下出血;C组中有8例、50个注射点出现皮下出血.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压5 min可有效减少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