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干预策略,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上海市某综合医院胃肠外科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并留置永久性肠造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造口护理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学科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与造口生命质量量表评分,以及局部出血、水肿、回缩、机械性损伤及皮炎等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 多学科一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的饮食效能、性生活信心、性生活满意度信心、重体力劳动信心、造口自理信心、保持活力的信心、造口照顾效能、社交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造口自理信心、保持活力的信心、造口照顾效能、社交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微信随访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适应及造口自我护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院警告工具在预防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应用出院警告工具;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内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效能[采用造口自我效能量表(SSES)]。结果:干预组造口黏膜出血、周围皮肤并发症、粪水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S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应用出院警告工具可降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造口自我护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马雪玲  白燕 《天津护理》2014,(4):283-286
目的:研究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工具对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期间自我皮肤管理的作用,为造口患者的加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DET评分及AIM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指南研制肠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工具手册,将120例康复期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造口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人发放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工具,指导并教会患者使用方法。在2组患者出院前,出院后4周和12周时评价其造口周围皮肤DET得分,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再就诊次数和费用。结果:观察组出院后DET评分、再就诊次数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将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工具应用到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指导中,有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节约医疗成本,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对造口护理的迫切需求,构建医院-家庭-医院护理的新模式,改善居家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 将60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行进培训,指导患者居家护理 N 次,比较两组患者DET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我院延续性居家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DET评分 (0.137±0.082)分低于对照组(1.51±1.247)(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88.45±6.75)分高于对照组 (77.54±6.65)分(P<0.05);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由10%降低至3%,我院造口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N+1护理模式应用于居家肠造口病人有利于提升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对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及造口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肛门科收治的预防性肠造口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肠造口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耻感、造口自护能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耻感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下降(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造口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能有效减轻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造口自护能力,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ET/AIM在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造口周围评估工具进行评估监测,并根据AIM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指南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情况和发生率。结果肠造口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T/AIM应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皮肤护理中,能有效减少造口周围皮肤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52例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69例),前者接受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2组患者造口狭窄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造口狭窄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具有护理服务满意度佳、自我护理能力强、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有效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与社会交往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临时性回肠造口病人的影响,为医护人员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120例病人,病人均行临时性回肠造口术,术后3~6个月行造口还纳术。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造口术后并发症、自我效能及满意度。[结果]所有临时性造口病人出院时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均较差。二次手术前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造口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可促进临时性回肠造口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减少造口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授权式健康教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择期行KOA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实施授权式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效能评分(GSES)、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的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式健康教育可提高KOA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需求情况及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肠造口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肠造口患者最关注的是疾病相关资讯、其次是爱与归属感、个人自尊、社交娱乐、灵性和性生活;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肠造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行动研究实践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造口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行动研究实践理论开展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调查量表以及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造口照顾、饮食选择、社交、劳动信心、生活自理信心、性生活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技能、自我责任、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实践理论的健康教育通过观察、反思,不断改进行动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护能力与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吴金燕  付玉秀  唐梅 《全科护理》2016,(11):1081-1083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病人接受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例膀胱癌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心理状况进行评价、比较,并调查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接受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治疗的膀胱癌病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手术的10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造口认知、造口装置拆装、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尿袋排空、底盘修剪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功能领域、特异性条目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自我效能、康复依从性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依从性、术后不适[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App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改善其依从性,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