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胃反流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失调,含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性病变。运用中医药对本病治疗可以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文章对国内近3年有关中医药治疗BRG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主要涉及脾胃肝胆,其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表现为脾虚胃弱,升清降浊功能低下;标实则多见肝郁气滞,胆胃气逆,以及由此而导致的郁热犯胃、热毒内蕴、胃络瘀阻、血运障碍等.故对于本病的治疗当以标本兼顾,恰当补泻,注重调整气机升降为总则.笔者认为,具体治疗应遵循以下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医药在胆汁反流性胃炎 (BRG)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现将其近况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对于BRG的病因病机 ,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劳倦过度以及过度吸烟、饮酒或久病及胃所致。也有人[1] 通过临床资料统计表明 :BRG的发病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 ,其中以冬季、春季发病为多。对BRG病机的研究各有论述 ,潘义武[2 ] 认为脾虚运化失职、肝郁疏泄不畅 ,致使中焦升降失常为病之本 ;顽痰 (饮 )、瘀血内阻胃脘为病之标 ,也是其迁延难愈的症结所在。黄烈生[3] 认为其病位在胆与胃 ,病机为湿热中阻 ,胆胃…  相似文献   

4.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笔者2002年以来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49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9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戴自英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第9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标准。表现为胃脘部闷胀疼痛或隐痛,灼痛,嗳气,泛酸欲呕,纳呆神疲,舌淡红或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充血、水肿、黏液附着,有黄绿色胆汁由幽门反流入胃。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20~62岁,平均41.21岁;病程4个月至15年,…  相似文献   

5.
司艳艳  田梅 《山西中医》2011,27(10):54-56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hlux gastritis,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任何减低及破坏幽门功能的手术,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胰液等反流入胃引起的胃黏膜炎症。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发作.目前该病的发病相关原因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对其治疗较为局限.近年来,中医药对BRG的研究日渐深入,对其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疗效.对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斌 《国医论坛》2005,20(3):55-56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胆汁样十二指肠液反流人胃所致的胃粘膜炎症。本病病因多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中气不足,病机为脏腑失和,气机升降失调,病位在胆胃,涉及肝脾,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为本,以胆胃郁滞,胆邪逆胃,湿热壅阻为标,以胃脘疼痛,痞胀,烧心,口苦,呕吐酸苦,嗳气,纳呆为特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症有一定进展,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最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以促胃动力、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病情易反复,远期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现就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所致的胃黏膜炎症。多发生在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及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者。近年来,随着内窥镜的发展,本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加。本病属中医的“胃脘痛”、“嘈杂”、“呃逆”、“呕胆”、“胆瘅”等范畴。中医药治疗BRG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1发病机理近年来对本病病机的探讨逐渐增多,主张也不尽一致。宋旭东[1]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内蕴,升降失常。陶洪潮[2]认为肝(胆)胃失和,湿热中阻乃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邢奇英等[3]认为本病多由于肝胃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疏肝利胆和胃的疗法给予患者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4.71%(2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2%(15/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2%(20/34),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显著,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向津  郭卉 《天津中医药》2017,34(6):384-38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中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剂165个,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1个。[结论]中国知网中收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方剂以疏肝利胆、理气解郁、清热利湿、利胆通腑、温寒通阳、活血止痛为主,体现了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原则。总结了现代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用药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并为临床新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该文收集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文献,并对文献报道的方剂进行筛选、规范后,建立相应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其中的用药规律。筛选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方剂共126首,中药212种,分析得到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常用药物、用药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6个,多发性大动脉炎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温阳通络为主,并形成候选新方4个。在此基础上,利用挖掘的用药规律,结合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情特点,列举了2个临床实例,病例一表明了该研究用药模式的药物组合符合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基础核心用药模式,是切合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核心病机的,病例二辨证时体现了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新方的药物组合特点,通过这2个临床案例的实践分析,进一步表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该研究对多发性大动脉炎中医临床治疗和中药新药研发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通过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及深度研发提供参考,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搜集CNKI中关于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所载处方,完成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录入,建立中医药治疗心悸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所录药物使用频次及其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分布进行分析,明确核心用药及其应用特点,分析其处方规则及用药经验。整理出治疗心悸的545首方剂,涉及247味中药,通过分析,发现心悸处方中药物多为温热药性,心、脾二经所占药物比重较大,说明治疗以养心、健脾为主;发现用药频次居前的11味中药与常用药对用药模式中的高频药物完全一致,故认为这11味药即为核心用药;发现处方中核心用药组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并演化出9首治疗心悸的新处方。客观呈现了心悸的处方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淋证方剂进行显性经验分析及隐性规律挖掘,可以确定淋证用药模式和用药规则,并获取新方剂。显性经验分析得到治疗淋证使用频次50以上的药物22味,其中以清热利水通淋药为最多,其次是清热凉血和益气养阴药,另外,行气活血、化痰解毒药也较常使用;出现频次35以上的药对34个,3味药物组合5个。充分反映了淋证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隐性规律挖掘得到13个新处方,这些新处方所主证候较多,符合淋证证型复杂的临床实际。这为淋证新药研发提供了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相关文献,对处方药物进行提取、规范,构建数据库,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方剂115首,涉及中...  相似文献   

16.
龙舟 《中医临床研究》2012,4(3):89+91-89,91
胆汁返流性胃炎,也称碱性返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进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炎症性病变,本病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约占胃病的30%左右,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较对照组22%的复发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当前报道中药治疗肿瘤的各类成方、验方、自拟方等种类繁多,且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常常以用药频次为基础,该类方法适用于发现显性经验,难以有创新性发现与认识。该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 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治疗肿瘤方剂的组方规律。筛选出11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5个、新处方13个。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实现对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功  周玉中 《河北中医》2000,22(7):537-53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 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30例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用胶态次枸楷酸铋、甲硝唑、四环素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28例、26例、90%。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