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病因的矮小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瘦素水平变化,探讨IGF-1和瘦素在生长激素缺乏症(G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矮小儿童96例,年龄5-11岁,根据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均值-2~3SD,排除其他可致身材矮小疾病,根据生长激素激发试验,GH峰值〈10ng/mL为GHD者共67例(GHD组)、GH峰值≥10ng/mL为特发性矮小(ISS)者共29例(ISS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生长发育正常儿童23名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使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IGF-1、瘦素浓度。结果GHD组血清IGF-1及瘦素水平[(45.7±19.02)μg/L、(4.25±0.63)mg/L]低于ISS组[(114.07±24.45)μg/L、(4.69±0.69)mg/L]和对照组[(164.61±46.22)μg/L、(6.27±0.89)m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GHD,IGF-1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瘦素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71%。结论IGF-1和瘦素的检测可能可作为筛查和诊断GHD有价值的指标,并对GHD与ISS的鉴别诊断也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及其比值在诊断儿童矮小症中的应用。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3例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儿童血清IGF-1I、GFBP-3水平并计算两者的比值,同时作左旋多巴和新斯的明激发的GH激发试验分别在0、30、60和90min采样作浓度检测,根据GH峰值分为CGHD组和PGHD组,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GHD组、PGHD组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5);CGHD组的IGFBP-3水平显著低于PGHD组和对照组(均〈0.05),但PGHD组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IGF-1/IGFBP-3比值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IGF-1I、GFBP-3的检测联合IGF-1/IGFBP-3比值可大大提高对矮小症诊断效率,对GHD儿童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宇  卢立肖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18-20,45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发育后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促生长效应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检测意义。方法对40例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进行rhGH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测定身高、体质量及骨龄,治疗1及6个月时抽血测定IGF-1和IGFBP-3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生长速度(GV)、按年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cA)、按骨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及预测终身高(PAH)均较治疗前增高(均P〈0.01)。治疗1及6个月后血清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血清IGF.1与治疗6个月后的AGV呈负相关(r=0.39,P〈0.05),治疗1个月后AIGF-1与治疗6个月时的生长指标△GV、AHtSDSCA及AHtSDSBA均呈正相关6-=0.42、0.38、0.33,P〈0.05)。结论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接受rhGH治疗是安全的,疗效是肯定的,血清IGF-1可以作为判断和预测GH对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s)轴功能检测在矮小症儿童病因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青春发育前期(按Tanner分期P1期)矮小症儿童90例, 设为观察组; 选取健康儿童50名, 设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 对观察组患儿予以GH激发试验, 进行病因诊断, 分为GH完全缺乏(CGHD)组、GH部分缺乏(PGHD)组、特发性矮小症(ISS)组。分析血清IGF-1、IGFBP-3诊断矮小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根据GH激发试验结果分组, CGHD组22例, PGHD组36例, ISS组32例。CGHD组、PGHD组、ISS组血清IGF-1、IGFBP-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CGHD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低于PGHD组、ISS组(P < 0.01)。以血清IGF-1 < 52.8 ng/mL为判定值, 诊断CGHD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82%、100.00%、95.56%;以血清IGFBP-3 < 3.12μg/mL为判定值, 诊断CGHD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0%、75.00%、81.11%。结论GH/IGFs轴功能检测在矮小症儿童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血清IGF-1、IGFBP-3检测可能有助于CGHD的初筛, 结合GH激发试验可能更有助于PGHD、ISS的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评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34名儿童按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结果分为GHD组(59例)和非GHD(17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样品血清的IGF-1,儿童年龄和性别采用ROC分析评价最佳IGF-1的SDS切断值和诊断准确性。结果 GHD组儿童IGF-1浓度明显低于非GHD组。IGF-1诊断GHD的ROC曲线图,曲线下面积(AUC)为0.716,最佳IGF-1截断值为-0.66 SDS(敏感性67.80%,特异性69.14%)。结论 IGF-1可以用于区分GHD和非GHD,但由于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众多,须结合其他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才能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  相似文献   

8.
IGF1和IGF1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寻找新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标志物,并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因研究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例正常人甲状腺组织标本作对照,对62例经手术切除并由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癌旁及正常区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应用RT PCR方法,检测IGF1/IGF1R在甲状腺癌组织与正常人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IGF1/IGF1R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癌旁及正常区组织中IGF1/IGF1RmRNA的表达量按正常、癌旁、癌组织顺序逐渐增高(P<0.01)。结论:IGF1/IGF1R的高表达促进了甲状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提示IGF1/IGF1R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小剂量司坦唑醇对特发性矮小症(SS)患儿血清食欲刺激素(Ghrelin)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特发性SS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小剂量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rHGH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长速度(GV)、骨龄(BA)、预测成年身高(PAH),检测并比较两组Ghrelin、IGF-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6、12及18个月后GV、PAH升高,并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Ghrelin、IGF-1水平均改善,其中观察组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GH联合常规治疗可更有效地治疗小儿特发性SS,其机制可能与rHGH具有调节Ghrelin、IGF-1水平,从而提高代谢并促进细胞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IGF-2、IGF结合蛋白3(IGF binding protein 3,IGFBP-3)与正常胎儿生长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正常体重儿的初产妇66例,分为妊娠16~18周、妊娠26~28周、妊娠37~40周3个阶段进行纵向观察,放射免疫法测定孕妇各阶段血清中IGF-1、IGF-2、IGFBP-3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孕期母血IGF-1水平随着孕周增加明显上升,其中IGF 1水平在妊娠37~40周高于妊娠26~28周,妊娠26~28周高于妊娠16~18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孕期母血IGF 2水平随孕周增加无明显改变,妊娠3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血IGFBP 3水平妊娠37~40周高于妊娠26~28周及妊娠16~18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26~28周与妊娠16~18周无显著差异。妊娠16~18周、26~28周和37~40周3阶段母血IGF-1、IGF-2、IGFBP-3水平与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孕妇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正常胎儿生长密切相关,IGF-1可作为临床评价不同阶段正常胎儿生长的指标,而IGFBP-3更多地反映了妊娠中晚期正常胎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儿能量摄入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浓度关系.方法:早产儿57例,分为<30周、~<34周、~<37周3组,计算每日静脉及肠道摄入总热卡,将能量摄入分为30~50 kcal·kg-1·d-1,50~100 kcal·kg-1·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硬化大鼠GH/IGF-1轴的变化.方法设正常组大鼠6只、肝硬化组大鼠6只,测大鼠肝功能、血糖和血清GH、IGF-l、IGFBP-3水平,用RT-PCR法检测肝ALBmRNA、IGF-l mRNA、IGFBP-3 mRNA表达.肝组织行HE染色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肝硬化组大鼠血清AST、ALT、ALP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清TBIL、ALB、血糖两组间无明显差别,血清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血清ICF-1、IGFBP-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肝ALB mRNA、IGF-1mRNA、IG阳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肝硬化组大鼠镜下见假小叶形成,肝Ki67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肝硬化大鼠存在GH/IGF-1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在正常和注射心脏毒素后,致肌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具有再生能力的肌卫星细胞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某些肌肉变性疾病的分子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C57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6组,1~6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探讨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在IGF1R基因抑制前后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及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方法 以pGCsi-U6-Neo-GFP为空白质粒载体,以IGF1R为靶基因,按GeneBank IGF1R基因核苷酸序列和Tusch1设计原则,选择5对2条互补的带发夹结构的核苷酸序列,连接到pGCsi-U6-Neo-GFP空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Stable3,扩增后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转染模型细胞(293T),进行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筛选出沉默效果最好的质粒载体。用脂质体转染MHCC-97H肝癌细胞,G418筛选并建立IGF1R基因沉默的MHCC-97H肝癌细胞株。检测MHCC-97H细胞株黏附和侵袭能力及FAK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构建的IGF1R pGCsi-U6-Neo-GFP shRNA,经酶切和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IGF1R沉默效率达88%。MHCC-97H细胞IGF1R被沉默后黏附和侵袭能力下降,FAK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IGF1R pGCsi-U6-Neo-GFP shRNA能够降低MHCC-97H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并抑制FAK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闵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闩-3(IGFBP-3)在未青春发育特发性身材矮小(ISS)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组50例ISS患儿行周产rhGH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7d、1个月及6个月时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对照组为20例正常儿童。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7d时血清IGF-1、IGFBP-3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1个月时接近高峰。治疗前血清IGF-1水平与治疗6个月后的△GV、△、△HtSDSBA呈负相关。治疗1个月时的AIGF-1与治疗6个月后的△GV、aHtSDSCA、△HtSDSBA呈正相火。结论m清IGF-1可以作为判断和预测GH对未青春发育ISS儿童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生长激素(GH)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GHD患儿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经GH治疗3个月后恢复到正常水平;(2)GHD患儿治疗前IL-1a和IL-2活性偏低,治疗后两者有逐渐增高的趋势;(3)治疗前后CD细胞亚群、sIL-2R和LPS诱生的TNF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认为GH缺乏症患儿存在一定的免疫功能缺陷,而GH有调节其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IGF-1R)抑制剂AG1024对裸鼠鼻咽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应。方法建立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2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只。 A组每只瘤注射生理盐水0.3 mL/(次·周),隔天1次,共9次;B组每只瘤注射AG102430 mg/(kg·周),0.3 mL/次,隔天1次,共9次;C组直线加速器6 meV电子线照射,每次局部2 Gy/只,隔天1次,共18 Gy;D组每只瘤注射AG102430 mg/( kg·周),0.3 mL/次,隔天1次,直线加速器6 meV电子线照射,每次局部2 Gy/只,隔天1次,共18 Gy。观察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和瘤体大小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CNA、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D组鼻咽癌移植瘤的生长显著受抑制,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 P<0.05);D组中的PC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另外3组( P<0.05)。结论 AG1024联合放疗的疗效较单一治疗方案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