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与人工早产和自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我院1993年1月~1999年12月间分娩的自然早产274例和人工早产49例,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323例相比,进行早产的因素分析。结果 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内科合并症等均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最低,剖宫产率最高,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对照组,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有关。结论 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且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早产危险因素3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分娩的早产325将,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269例和人工早产56例,分别与同期足月分娩的330例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早产与孕妇无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内科合并症、胎儿畸形等均有关;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最低,剖宫产率最高,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对照组,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有关。结论:早产与孕期多种因素有关,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做好产前检查保健工作是预防早产发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人工早产和自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县城区两家医院从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分娩的早产292例,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250例)和人工早产(42例),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的295例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孕期母亲来做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症、内科合并症、胎儿畸形等均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者产期检查率最低,剖宫产率最高,并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症、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对照组;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且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108例早产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108例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用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分娩的早产108例,与同期足月分娩的对照组105例相比,进行早产因素的临床分析。结果 孕期孕母胎膜早破、中重度妊高征、未做产前检查、双胎、臀先露、产前出血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的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差别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结论 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主要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孕母未做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5.
早产236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对早产的认识,降低早产率。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分娩的早产儿236例,分为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同期足月分娩的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对早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孕期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等均是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人工早产主要与胎盘因素、妊娠合并高血压病、多胎等有关;自然早产者主要与胎膜早破、原因不明有关。结论:通过分析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加强孕期保健工作是预防早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早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分娩的早产275例,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275例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孕期妇女未做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产前出血、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畸形均与早产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胎膜早破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年份早产率的变化,自然早产、人工早产的高危因素,对母儿的影响以及产前系统治 疗对新生儿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分娩的早产252例,分为自然早产173 例,人工早产79例,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252例相比,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产检<5次等因素与 早产发生相关,早产造成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比足月产大。其中胎膜早破、不明原因与 自然早产明显相关,同时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多胎妊娠、产前出血、内科合并症与人工早产明显相关,人工早 产的剖宫产率最高,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也更高。新生儿住院天数为1~5d的病例中,母亲产前治疗天数≥2d 所占比例较大,而新生儿住院天数为6~10d的病例中,母亲产前治疗天数为0~1d的比例大。以上结果均有 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病因多样,自然早产与人工早产又有不同,它们对母儿的影响较为一致。产前检查及 系统治疗对新生儿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秀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15+2547
目的:探讨早产的原因及影响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分娩的早产162例,与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分娩的150例进行比较,分析早产的相关因素。结果:胎膜早破、妊高征、多胎及胎位异常、胎盘因素等为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儿预后与孕周、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相关。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按时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早产发生率和早产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从辖区内已分娩的1269例围产保健手册中筛查出早产儿106例.根据手册中所记载的各项记录筛查有关因素,经X.检验,然后计算出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儿发生率为8.3%,早产组的危险因素以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孕期合并症、阴道出血、妊高征、胎膜早破、胎儿畸形、偏食/剧吐、孕期外伤史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早产儿死亡率为15.20%.较同期足月产儿高11.34倍.结论 孕期合并征,产发症、不良孕产史、畸形胎儿是造成早产的主要因素,预防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降低早产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因此,应定期做好产前检查,认真筛查高危因素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0.
崔蓉  王蕾 《中华全科医学》2012,(8):1229-1231
目的分析研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及早产儿发病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住院分娩237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足月分娩的237例进行相关对照。比较孕28~31+6、32~34+6、35~36+6周和足月孕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的差异。结果不明原因早产,胎膜早破,重度子痫前期,多胎妊娠,产前出血为早产原因的前5位;早产还与孕期母亲未做产前检查相关。早产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早产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视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 1∶2配比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 ,对早产危险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神经质分、胎膜早破、孕末期丈夫吸烟、妊高征、劳动强度、早孕出血是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定期产前检查、孕期增重有助于减少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早产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早产危险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分、胎膜早破、孕末期丈夫吸烟、妊高征、劳动强度、早孕出血是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定期产前检查、孕期增重有助于减少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妇女早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5 988例,对入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早产组和足月组的母婴结局.结果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婚、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检查小于或等于5次、多胎、流产史、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妇女早产率明显高于其他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检查小于或等于5次、多胎、流产史、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是影响青海地区妇女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早产组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地区妇女早产受产前检查次数、胎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对高危产妇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产相关的疾病因素和社会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37例产妇,494例早产儿病例的临床资料,筛选早产相关的疾病因素和社会因素.结果:引起早产的相关疾病因素中依次为胎膜早破(49.5%)、妊高征(17.6%)、胎儿窘迫综合症(14.0%)、前置胎盘(11.5%)和多胎妊娠(6.8%).胎膜早破、妊高征和前置胎盘多见于阴道分娩方式,明显高于剖宫产(P<0.05);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和职业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前检查是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4.43、2.37、2.28和0.47.结论:针对新生儿早产相关的疾病因素和社会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胎膜早破的临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原因。方法从我院住院分娩产妇中,选取胎膜早破者50例(观察组)、非胎膜早破者50例(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生殖道感染率、羊水过多、妊高征率、未作定期产前检查率、胎位不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孕周、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年龄、孕周、产次无密切关系,而与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率、妊高征率、未作定期产前检查率、胎位不正率等有密切关系,生殖道感染是发病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63例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产的原因.方法 对本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63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胎位不正、妊高征、多胎、内科合并症等均与早产有关.结论 定期产前检查、预防胎膜早破是预防早产、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的29例早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早产发生率为2.77%(29/1047).结果孕期母亲未做产前检查、重度妊高征、臀位、胎膜旱破、产前出血、早产史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新生儿窒息率20.69%,新生儿病死率1034%.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临床因素和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85例早产的原因 ,并将不同分娩方式的早产儿预后作分析比较。结果 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盘因素及中重度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 ,且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早产儿的存活率比较前者明显增高 ,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规律的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孕期生殖器感染防治胎膜早破 ,并对所有高危妊娠进行系统管理 ,规范的治疗能有效预防早产发生 ,对早产不可避免者 ,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能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原因以及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分娩322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妊高征,胎盘因素,臀位为早产原因前五位.早产儿病死率与孕周、出生体重相关.产前皮质激素的使用可明显改善早产儿的预后.结论 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病率,关键是重视围生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讨论定期产前检查,争取早期确诊双胎妊娠,加强营养,预防贫血和妊高征.防治早产,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双胎妊娠易并发妊高征应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防止发生子痫.双胎妊娠前置胎盘(本组1例)发生率较高胎高,故应重视产前出血并认真诊治.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