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醇取丹参液对几种口腔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95%醇取丹参溶液对几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杯碟法检测丹参提取液对牙龈卟啉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并检测pH值的改变对其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95%醇取丹参液对牙龈卟啉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2、15.62、62.50和15.62mg/ml。pH值由3.5上升到7.0时,对伴放线放线杆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抑菌活性减弱(P<0.05),对牙龈卟啉菌的抑菌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95%醇取丹参溶液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几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及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纸片药敏试验,检测不同分子量及不同浓度壳聚糖(浓度为2.0%,1.5%,1.0%,0.5%)在pH6.5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幽门螺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变形链球菌的抑菌环直径;测定不同处理方法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随机区组化设计方差分析、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在pH值6.5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幽门螺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变形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多以小分子量的抑菌作用最好(变形链球菌以大分子量最好)(P<0.05,0.01);且随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增强(P<0.05);经高温处理的壳聚糖抑菌作用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壳聚糖在pH6.5条件下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糖尿病儿童口腔常见致病菌的含量,探讨其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学龄期糖尿病儿童4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的学龄期儿童50名,收集龈上菌斑,采用DNA聚合酶联反应法(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放线杆菌(Aa)、中间普氏菌(Pi)及福塞坦氏菌(Tf)4种主要牙周致病菌的相对含量.采用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4种主要牙周致病菌的相对含量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儿童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儿童Pg、Pi及Tf相对表达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A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Pi及Tf均与FPG、2 hPG和HbA1c呈正相关(P<0.05).Aa与FPG、2 hPG和HbA1c无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儿童口腔常见致病菌的相对表达含量升高,其含量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口腔黏膜上皮的粘附和侵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周可疑致病菌可以通过细胞内途径、细胞旁途径以及细菌的某些表面蛋白侵入口腔黏膜上皮。侵入上皮组织后,细菌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存,同时引起宿主细胞的一系列反应。本文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粘附、入侵口腔上皮的可能机制,以及入侵后引起的自身和上皮细胞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杨雯洁  叶玮 《口腔医学》2015,35(3):179-182
摘要 目的 研究体外共培养时,保加利亚乳杆菌(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Lb)和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s)对代表性口臭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nuclearum,Fn)的抑菌作用。方法:将Lb、Ss分别与Fn、Pg各1 ml 混合,厌氧培养6h、12 h、24 h 和48 h。记数不同时间点各菌的菌落形成单位( CFU )。益生菌与致病菌采用不同接种顺序进行竞争排斥实验。结果 各时间点与Lb、Ss混合培养的Fn、Pg 菌量均较单菌培养显著降低( P<0.05或P<0. 01)。竞争排斥实验结果与益生菌及致病菌接种顺序相关,Lb、Ss作为早期定植菌及与Pg同时接种时,对Pg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 Lb、Ss对Fn和Pg 生长有显著拮抗作用,同时两种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中存在有效的抑菌物质,对Pg生长有显著拮抗作用,提示益生菌有望应用于今后的口臭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牙周可疑致病菌可以通过细胞内途径、细胞旁途径以及细菌的某些表面蛋白侵入口腔黏膜上皮。侵入上皮组织后,细菌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存,同时引起宿主细胞的一系列反应。本文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粘附、入侵口腔上皮的可能机制,以及入侵后引起的自身和上皮细胞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六种常见口腔厌氧菌内毒素的生物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纯的六种口腔厌氧菌(产碱韦荣氏球菌Va、牙龈卟啉菌Pg、脆弱类杆菌Bf、核梭杆菌Fn、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a、黄褐色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o)内毒素与肠道需氧菌(明尼苏达沙门氏菌Sm)内毒素均具有内毒素的基本组成成分(氨基糖、中性糖、脂肪酸和磷等),能表达典型的内毒素活性(双相发热反应、鲎试剂凝集活性和局部Shwartzman反应等)。但另一方面在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上又有显著差异,如直接法未测到KDO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由甲壳类生物的外壳经加工提取而成。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衍生物,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1]。本试验选择口腔4种重要厌氧菌进行抑菌浓度(MIC)测定,评价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奥硝唑后对口腔厌氧菌的抑菌性能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菌株牙龈卟啉菌(P.g)ATCC33277、放线共生放线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PCR检测日本儿童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以及福赛斯坦氏菌4种牙周病致病菌,并探讨检出结果与牙周临床检查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被检儿童为昭和大学齿科病院儿童牙病科就诊的儿童。随机选取全身健康的儿童37名作为被检对象,在上颌右侧中切牙和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的近中唇、颊面采取龈上菌斑,应用PCR法检测牙周致病菌;临床检查包括口腔内检查、探诊深度及牙龈探诊后出血。结果:临床检查结果显示37名儿童均未患有牙周病。牙周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Pg检出率为21.6%,Aa、Pi、Tf三菌种检出率为55%~58%。混合牙列期Aa、Pi、Tf检出率增高和恒牙列完成期检出率减低的倾向。Pg与牙龈探诊后出血之间未见相关,而Aa、Pi、Tf的检出率呈BOP阳性部位高于BOP阴性部位的倾向。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6~18岁儿童龈上菌斑中高频度存在着牙周致病菌。为早期预防牙周病,对将来患牙周病危险性高的儿童进行早期筛查,并且从儿童时期采取预防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1,8-桉叶油素对几种常见的牙周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1,8-桉叶油素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利用BHI血平板稀释培养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1,8-桉叶油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的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1,8-桉叶油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为31.25μL/mL,伴放线聚集杆菌MIC为15.63μL/mL,中间普氏菌MIC为7.81μL/mL;1,8-桉叶油素对3种牙周致病菌的MBC均为125μL/mL。1,8-桉叶油素能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生物膜的形成。结论:1,8-桉叶油素在体外对3种牙周致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16S rDNA-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4种厌氧菌的定植状况。方法 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集临床上拔除的新鲜离体牙30颗,分为3组:牙髓炎组、根尖周炎组、根管治疗失败组,每组10颗。将各组牙齿的根管分为根管冠中段(离根尖6 mm)和根管尖段(离根尖3 mm),提取每个根管段的细菌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的方法检测细菌种类,计算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牙髓炎组,根管冠中段能检测到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 P.e)、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F.n)、粪肠球菌(E.faecalis,E.f)和中间普氏菌(P.intermedia,P.i),其中P.e的检出率最高(P < 0.05),根管尖段只检测到P.e的存在。在根尖周炎组,4种厌氧菌(P.e、F.n、E.f、P.i)在根管冠中段和尖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根管治疗失败组,E.f在根管尖段的检出率(60%)比在根管冠中段的检出率(1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牙髓炎的根管细菌主要定植在冠中段,P.e检出率最高;根尖周炎的根管冠中段和根管尖段4种细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别,都是以P.i为主;根管治疗失败的根管细菌以E.f为主,主要集中于根管尖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