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儿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线粒体脑肌病的 MRI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搜集自 1996 - 0 1~ 2 0 0 0 - 12经 MRI检查 ,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小儿线粒体脑肌病 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脑内病灶均表现为多发对称性略长 T1 长T2 信号 ,其中单纯脑深部灰质受累 9例 ,大脑皮质和深部灰质同时受累 4例 ,2例灰白质同时受累 ,1例单纯白质受累。误诊 10例 ,其中临床误诊 4例 ,CT误诊 4例 ,MRI误诊 2例。结论 多样化的 MRI表现是小儿线粒体脑肌病的影像学特点 ,当小儿脑内深部灰质出现多发对称性异常信号 ,并能除外感染、梗塞、肝豆状核变性及神经中毒等其他疾病时 ,要考虑线粒体脑肌病的可能 ,影像与临床结合是减少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力频  刘岩 《现代护理》2008,14(2):214-215
线粒体肌病(mitochondrial myopathy)和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是一组由线粒体DNA或核DNA缺陷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ATP合成不足所致的多系统疾病,其共同特征为轻度活动后即感到极度疲乏无力,休息后好转;肌肉活检可见蓬毛样红纤维。如病变侵犯骨骼肌为主,则称为线粒体肌病;如病变同时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则称为线粒体脑肌病。并且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转型,由线粒体肌病发展为线粒体脑肌病。这是一组与遗传、代谢有关的疾病。线粒体脑肌病根据临床不同症候群又可分为10个亚型。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肌病(mitochondrial myopathy)和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是一组由线粒体DNA或核DNA缺陷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ATP合成不足所致的多系统疾病,其共同特征为轻度活动后即感到极度疲乏无力,休息后好转;肌肉活检可见蓬毛样红纤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出现发作性抽搐,言语异常、视力下降,于当地医院误诊为脑梗死,转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后经磁共振波谱分析、及左侧肱二头肌活检诊断为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给予B族维生素、辅酶Q10治疗,病情缓解.结论 对于青年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智力、听力、视力下降及肌无力癫痫发作等症状,应考虑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可能,进一步结合血乳酸测定、肌肉活检病理及基因检查,以及早确诊.  相似文献   

5.
对线粒体脑肌病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7岁。主因头痛、发热、视物不清3 d入院。患者于3 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1℃,头痛为持续性,位于右眶和颞部,头活动时疼痛明显,诉恶心,视物不清,视物变形。家属发现患者反应差,言语表达差。无肢体活动障碍及大小便失禁。既往患者于4个月前因言语表达不清、发热在外院住院,头颅M R I提示:双颞叶、左枕叶可见片状异常信号,T 1W I等信号,T 2W I/FLA IR为高信号。住院期间有癫痫发作,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控制癫痫及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时遗留说话缓慢。此次入院查体:T…  相似文献   

6.
周莹  曹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75-5375
对我院线粒体脑肌病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脑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早期诊断,现对线粒体肌病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28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6个月,双眼视力下降1个月,加重7 d于2007-01-03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出现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于我院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入院前5个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并出现精神异常,无发热,于我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给予激素、抗病毒、抗癫痫治疗后好转.期间曾出现双耳听力下降,考虑为感觉神经性耳聋,持续约20 d余后恢复正常.入院前1个月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同时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右侧肢体力弱,入院前7 d视物不清加重,不能读报,于当地医院经抗感染及激素治疗后无好转,再次来我院.  相似文献   

8.
1996年 1月至 1 997年 1 2月 ,我院收治 6例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 ,在外院均被误诊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 3例 ,女 3例。年龄 2 3~ 41岁 ,平均 (35 3± 7 0 )岁。病程 1~ 1 80个月 ,平均 (40 7± 69 0 )个月。肌无力 6例 ,肌痛 1例 ,癫痫发作 1例 ,双眼睑下垂 1例 ,关节肿胀 1例 ,视力和听力减退 1例 ,构音障碍 1例。一般内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颅神经检查示眼外肌不全瘫 1例 ,舌肌萎缩 1例 ,视力听力减退 1例 ,同向偏盲 1例。躯体感觉系统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躯体运动检查示肌力减低 4例 (均为近端重于远端 ,IV~V级 ) ,肌萎缩 2…  相似文献   

9.
岳玲  郑华成 《临床荟萃》2013,(12):1422-1422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由于线粒体DNA和(或)核DNA突变导致线粒体呼吸链缺陷而引起的临床疾病。发病率大约是1:5000,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病例易误诊,现分析我院收治线粒体脑肌病误诊1例,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ME)患者各种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为该病早期诊断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ME患者临床表现,寻找ME相对特异性的症状组合,并探索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血和脑脊液的乳酸水平、脑电图、肌电图、神经影像、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测)对各不同类型ME诊断的意义。结果:1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癫痫(89.70%)、头痛(75.90%)、发作性无力(65.50%)等。2血空腹乳酸或乳酸运动试验阳性24例(82.8%);22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其中蛋白升高12例(54.5%),乳酸升高8例(36.4%)。329例患者的头颅MRI显示颞叶受累26例(89.7%),枕叶受累23例(79.3%),顶叶受累23例(79.3%),额叶受累6例(20.7%),小脑受累2例(6.9%)。头颅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16例,病灶区均见明显乳酸峰,NAA峰下降。422例患者行肌肉活检,有阳性发现14例(63.6%)。9例患者行基因检查,5例(55.6%)发现线粒体DNA 3243 AG点突变,1例(11.1%)发现线粒体DNA8344 AG点突变。结论:ME为一种具有特殊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多组非特异性症状的组合,易误诊,肌肉活检及基因检测可为最终确诊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腺结核系乳腺组织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乳腺慢性特异性感染,临床较少见。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而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误治。我院1996年7月~2005年2月共收治乳腺结核10例,其中6例误诊。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平均34岁。6例均无结核病史,亦无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1·2临床表现4例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其中1例为多发,3例为单发,2例伴同侧腋下淋巴结增大;1例表现为乳腺迁延不愈的瘘管,并有乳头溢液;1例表现为整个乳房弥漫性硬化和局部皮肤橘皮样改变。1·3医技检查4例行B超检查,其中乳腺混合…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 ,但术前误诊率较高。笔者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999年8月~ 2 0 0 3年 11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2 0 9例 ,术前正确诊断 96例 ,诊断率4 5 9% ;34例术前诊断为盆腔包块性质待查 ,占16 3% ;79例误诊为其他疾病 ,误诊率 37 8%。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发病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0岁 ,其中≤ 2 5岁 5例 ,2 6~ 4 5岁 5 5例 ,4 6~ 70岁 19例。绝经后 7例 ,未婚者 4例。既往手术史 :79例中有宫腔操作史 5 7例 (72 2 % ) ,附件手术史 7例(8 9% ) ,剖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特点,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 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符合结核病诊断的7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 ~ 14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为41.03% (32/78),其中14例(17.95%)有明确的结核病接触史,传染源多为日常密切接触的家人.本组40例(51.30%)有明显发热、咳嗽等症状;29例(40%)结核菌素试验阴性,部分患儿初次结核菌素试验阴性4~8周后转阳性.本组27例(34.62%)误诊,误诊为肺炎1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4例,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脑膜炎各3例,淋巴结炎2例,哮喘、败血症、关节炎各1例.结合实验室及医技检查明确诊断结核病,除1例病情重(脑疝)自动出院外,余77例予抗结核治疗均治愈.结论 儿童结核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手段匮乏,易误诊,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耳鼻喉科急症[1]。由于原因不明及症状不典型,常误诊。我院2003~2004年诊治92例突发性聋,23例误诊,误诊率25%。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男43例,女49例;年龄7~68岁,平均51·2岁。1·2临床表现突发性一侧耳听力下降,伴耳鸣、眩晕、恶心、呕吐34例;突发性一侧耳听力下降,伴耳鸣30例;眩晕、恶心、呕吐,伴一侧耳鸣17例;一侧耳鸣、耳闭9例;眩晕、恶心、呕吐2例。查体:双侧鼓膜正常72例,双侧鼓膜内陷15例,患侧鼓膜内陷、健侧正常5例。纯音测试检查:健耳正常,患…  相似文献   

15.
隐匿型抑郁症的诊断鉴别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报告 2 8例 3种隐匿型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分析。方法 使用改良的国际通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 (HAMD)进行患者异常的情绪和心理分析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患者的慢性疼痛状态。结果 通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患者的评分为平均 6.2分 ,但是经过仔细的体检难以发现与之相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使用改良的汉米尔顿抑郁量表测评本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值为 1 7.8分 ,临床上属于中等程度的抑郁程度。结论 对于第一主诉为慢性疼痛的患者除了要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正确的 VAS评分评估 ,排除相关的痛症外 ,还应该使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情绪和心理分析 ,同时观察患者对不同的镇痛药物、方法的反应性 ,以减少隐匿型抑郁症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儿童结核病52例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年12月~2002年12月诊治儿童结核病519例,其中52例误诊,误诊率10%,本文对误诊原因及防止误漏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附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少烟雾病的误诊,通过对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结果发现CT对本病诊断缺乏特异性,对年龄较轻的脑血管病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尽早珩DSA检查。  相似文献   

18.
原发于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观察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将近年来经病理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10 5例进行分析。结果 :10 5例 NHL 中 ,原发于结外的 80例 (76 .2 % ) ,其中发生于鼻咽喉 33例(41.2 % ) ,消化道 16例 (2 0 % ) ,其他部位 (口腔及其周围组织、胸部、眼、皮肤、内分泌腺、生殖腺和软组织 ) 31例(38.8% )。结论 :结外 NHL发生率较高 ,以发生于鼻咽喉及消化道者为多 ,也可发生于任何组织器官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早期易误诊为各专科常见病 ,早期诊断困难 ,应尽快行病理检查 ,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肺硬化性血管瘤误诊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HL)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12例SHL患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2例,男2例。女10例,男女之比是1:5。术前胸部X光曾误诊为错构瘤。结核瘤及肺癌,误诊率为80%,SHL女性多见,无症状偏多,发病年龄偏高。临床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咳血丝痰,镜下瘤细胞由实性片块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组成。结论 SHL少见,临床及X光缺乏特异性,对肺部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特点的病灶,而且为女性,年龄偏大的患,要考虑为SHL。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adult mycoplasmal pneumonia,AMP)的临床特点及误漏诊原因,以提高AMP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5例AMP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发热,合并多种肺外表现:咽痛(45.5%),关节、肌肉疼痛(36.4%),头痛(27.3%),腹泻(14.5%),皮疹(7.3%),耳痛(3.6%)。76.4%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9.1%的患者痰细菌培养阳性。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36例(65.5%)、斑片状影13例(23.6%),病灶多累及肺上叶(69.1%)或同时累及双肺(65.5%)。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多在病程第2~3周呈阳性,45例(81.8%)间隔7~14 d后复查抗体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本组首诊误漏诊率74.5%(41/55),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15例(36.6%),病毒性肺炎14例(34.1%),急性支气管炎5例(12.2%),过敏性肺炎2例(4.9%),漏诊5例(12.2%)。经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并结合病史、试验性抗生素治疗等综合分析确诊AMP。确诊后均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中6例治疗无效后改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治愈。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AMP的诊断,对反复呼吸道感染伴随肺外表现者,常规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并动态观察,不应因单次抗体检测阴性而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