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使用胶原膜治疗牙周病的结果进行研究,观察其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 对牙周病患牙均使用胶原膜进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GTR);结果 使用胶原膜进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病效果满意,结石、菌斑、出血、牙周袋、根分又及牙松动等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尤其以牙周袋及根分叉病变的改善最为突出;结论 使用胶原膜进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牙周组织再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前牙周病的治疗包括3个方面:消除炎症、防止感染复发及重建牙周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牙周病变过程中牙周组织因炎症而破坏,如何获得牙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即牙周组织再生,是牙周病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只有来源于牙周膜的牙周前体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性研究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其临床应用与发展。研究表明:这一技术的疗效不仅与膜材料本身性质有关,还与牙周缺损状况、膜根间隙的维持程度及多种再生手段联合运用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性研究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其临床应用与发展。表明:这一技术的疗效不公证民膜材料本身性质有关,还与牙周缺损状况。膜根间泊维持程度及多种再生手段联合运用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双抗胶原膜 (BACM)引导周组织再生的疗效。方法 :在狗下颌牙P2———P4区建立急性牙周缺损模型 ,放置BACM于缺损区域 ,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以常规翻瓣术为对照。结果 :实验组再生牙周组织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 :BACM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效果切实可靠  相似文献   

7.
生长因子复合生物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随着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生物膜已经逐渐被复合生长因子的功能性生物膜所替代。功能性复合膜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已成为GTR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长因子缓释生物膜将是未来GTR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袁诗芬 《口腔医学》1995,15(2):105-105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的研究进展上海铁道医学院口腔系袁诗芬牙周病治疗的目的是使已经破坏的牙周组织形成新附着。常规的治疗方法,往往是牙龈结合上皮向根尖方向移动,形成长结合上皮的愈合。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Guidedtissueregeneration)是目...  相似文献   

9.
复合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胶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rhBMP-2/Co/PLGA)复合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杂犬的第四前磨牙及第-磨牙颊侧部位,制备急性牙周组织缺损模型,将复合膜材料植入实验部位,设对侧为同体对照。术后8周处死动物,切取双侧下颌骨标本,行软x线照相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侧可见大量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膜纤维形成;对照侧主要是牙龈上皮和上皮下结缔组织增生。结论:rhBMP-2/Co/PLGA复合膜符合GTR的要求,能够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10.
影响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临床效果的护理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简称GTR)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牙周病的一种新方法。牙周组织,尤其是牙槽骨的再生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病变,多数的治疗手段只能使其不再进行性发展,但无法使吸收的牙槽骨再生,因此,常导致牙齿的缺失。很多学者将GTR术用于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和垂直性骨吸收的病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中收集牙周炎23例。对31个病牙采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方法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手术的感染率降到最低,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再生膜形状的制备与龈瓣的长度也同样重要,膜的形状应与根分叉的形状互补,面积不能太大,以确保龈瓣完全覆盖再生膜,保证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消旋聚乳酸对牙周组织再生的组织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国产消旋聚乳酸(PDLIA)膜进行牙周引导组织再生(GTR)的可行性。方法 在犬的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造成两壁牙周骨缺损,以国产PDLLA、聚四氟乙烯、胶原、Vicryl膜进行GTR实验并设空白对照,按观察时间不同分别收集牙周标本作组织学和组织测量学评价。结果 国产PDLLA引起的炎症是非特异性的,材料降解时间在4周左右,与包括Vicryl膜的其他材料一样,PDLLA有阻止牙龈上皮根徙和促进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再生作用,术后4周此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国产PDLLA膜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对牙周两壁骨缺损产生引导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消旋聚乳酸表面特性对牙周引导组织再生(GTR)的适用性。方法:将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胶原(COL)膜埋植于大鼠皮下,分别于术后2,4,8周取出,以扫描电镜对3种膜的体内标本表面作电镜观察比较。结果:以PDLIA用作牙周GTR屏障膜的适用性为最好,初始时PDLLA表面光滑无孔呈均质;2周时出现小突,凹陷或小孔;4周时表面类圆孔隙明显增多,相连成片,孔中有细胞进入,PDLIA表面的大量类圆孔隙使材料呈树皮状,有大量胶原基质沉积和大量的皱缩细胞镶嵌,结论:国产PDLLA膜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符合牙周GTR的基本要求。具有用于牙周GTR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牙周缺损区患牙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0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和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10例仅羟基磷灰石修复。统计学比较6个月时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牙槽骨水平改变。结果:实验组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的减少量和牙槽骨水平的增加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牙龈退缩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应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屏膜对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行引导组织再生术时,屏障膜放置不同时间对牙周创区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在杂种犬下颌第三、四前磨牙近中根前磨牙近中根颊制备“U”型牙周缺损,其表面覆盖ePTFE膜,置留时间分别为2、3、4、8周,以放膜组(右下第二前磨牙)为空白对照。术后8周处死动物,经颈动脉行墨汁灌注,制作500μm厚组织标本,镜下观察分析牙槽嵴上血管网及龈瓣血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 放膜2、3、4周组,膜取出后龈瓣与新生牙周组织间的血管吻合重建,形成了较完整的牙槽嵴上血管网。放膜8周组的牙槽嵴上血管网较稀疏,但龈瓣内血管网恢复正常。结论 不可吸收屏障膜的存在,影响牙周创区牙槽嵴上血管网的重建,但对牙龈瓣血循环无明显影响,放膜2-4周对取膜后龈瓣与新生组织间血管网的重建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骨形态蛋白复合物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修复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6只新西兰兔,制备下前牙牙周骨缺损模型,将其分为3组:GTR组(牙周骨缺损处植入胶原膜)、BMP组(牙周骨缺损处植入骨形态蛋白复合物和胶原膜)和OFD组(牙周骨缺损处未植入任何物,对照组)。术后12周分别观察各组缺损处的组织学变化。结果BMP组骨缺损处只见少量的软组织,新生骨组织的量及其成熟程度明显优于GTR组和OFD组,显示骨组织修复良好。结论骨形态蛋白复合物联合GTR技术修复牙周骨缺损,与传统的GTR术和牙周翻瓣术相比,更能有效促进牙周骨组织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用于修复慢性牙周组织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应用细胞型和/或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牙周组织移植修复慢性牙周缺损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牙周再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5只成年杂种狗慢性牙周缺损病变模型,分别随机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富血小板血浆+B ioOss(GTR+PRP+B ioOss)、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富血小板血浆+B ioOss+自体牙周膜细胞(GTR+PRP+B ioOss+PDLCs)、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自体牙周膜细胞(GTR+PDLCs)和GTR治疗,其中GTR组6颗牙,其余3组各为8颗牙。12周后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动物实验发现GTR组的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高度分别为(0.52±0.21)mm、(0.8±0.13)mm、(1.9±0.10)mm。而另外3组的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高度分别为GTR+PRP+B ioOss组:(1.36±0.17)mm、(1.92±0.18)mm、(2.62±0.16)mm;GTR+PRP+B ioOss+PDLCs组:(1.42±0.22)mm、(2.07±0.19)mm、(2.68±0.20)mm;GTR+PDLCs组:(1.39±0.19)mm、(1.82±0.16)mm、(2.55±0.12)mm,这3组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的修复再生效果均明显优于GTR组(P<0.05),而它们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应用GTR技术结合组织工程可显著促进狗牙周组织缺损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相容性,为牙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三种商品化引导组织再生膜:BME-10XR(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BioMeshR(韩国Samyang公司)及Bio-GideR(美国Osteohealth公司)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附着及增殖的检测。结果: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可在三种可吸收膜上附着、增殖,并复层生长。细胞在三种膜上的附着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BMK-10XR及Bio-GideR上生长、繁殖明显好于BioMesh R(P<0.05)。结论:BME-10X R及Bio-Gide R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载体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