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3种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Dex)、环磷酰胺(CTX)、环孢素A(CsA)单用或合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外周血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甲亢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为Dex(A组)、Dex+CTX(B组)和Dex+CTX+CsA(C组),每周甲状腺局部注射1次,共10次。外周血白细胞GR测定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同时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亢、甲状腺瘤患者血浆中性激素的变化以及相应外周血白细胞和甲状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是否存在较一致的改变。方法:A组:甲亢患者39例,均为女性,年龄(44±6)岁;B组:甲状腺瘤患者26例,均为女性,年龄(44±9)岁;C组:正常对照20例,均为女性,年龄(42±6)岁。放免法测定血浆雌二醇(E2)、睾酮(T)浓度,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ER、AR的结合容量。结果:A、B、C组血浆E2分别为(110±32)、(107±30)和(114±41)pmol/L,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血浆T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陆桢 《中国民康医学》2012,(19):2373-2374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将200例经药物治疗的甲亢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白细胞减少分为白细胞减少组和白细胞正常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与白细胞分类指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36例(18.0%)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两组的T3、T4、促甲状腺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容易引起甲亢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治疗前后需严密观察,对发生白细胞减少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Graves病伴甲亢患者 75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6 .3± 6 .8)岁。分别予不同剂量 (0 .0 1、0 .0 5、0 .1、0 .5、1、5mg/ ml)地塞米松 (Dex)、环磷酰胺 (CTX)、环孢素 A(Cs A)及三者联合甲状腺内局部注射 ,同时口服抗甲状腺药物 (他巴唑5~ 10 m g,3/ d;或丙基硫氧嘧啶 5 0~ 10 0 mg,3/ d) ;对照组 3例 ,只口服上述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内注射每周两次 ,共 10次。1.2 方法 各组治疗后 5周抽血 2 0 m l,分离外周血白细胞 ,AR检测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 ,3 H- E2 及 3 H- T均为 1.5 nm ol/ L。2 结果和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8岁,10年前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当时保留少量甲状腺组织,具体不详)。术后1月逐渐出现甲状腺肿大,并再发心悸多汗症状,在当地医院子他巴唑10mg口服,2次/d,长期用药,因出现中上腹不适。血常规白细胞下降,停药1周后来我院就诊。以甲亢复发收入院。入院后查体:神清,消瘦,右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质韧,心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Graves病患者血浆睾酮(testosterone,T)浓度以及其外周血白细胞和甲状腺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水平,以探讨雄激素及其受体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以8例女性Graves病患者、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及8例配对的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浓度,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3H雄激素(T)特异结合位点,RT-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AR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组织AR水平.结果:Graves病组和对照组血浆T浓度分别为(660±80) ng/L及(620±100) ng/L,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 3H-T特异结合位点分别为(381±105)位点/细胞、(572 ±141)位点/细胞,组间差异显著(P<0.05);Graves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AR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组织A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结论:Graves病患者血浆T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但外周血白细胞AR的mRNA表达和甲状腺组织中AR水平均增高,考虑是机体保护性反应的调节.此外,也可能与病理情况下性激素结合能力下降、AR不能良好发挥生理效应相关.外周血白细胞中蛋白结合活性检测结果降低,推测是甲亢患者AR分解加速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选取201例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甲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WBC)数量及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将其分为3组:A组(甲亢白细胞正常组)133例、B组(ATD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组)32例、C组(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36例;记录白细胞减少发生的时间和甲亢的病因,对B组和C组进行运动试验后行白细胞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患者中白细胞正常与白细胞减少的甲亢病因分布存在差异(P<0.05),B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3个月左右;C组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B组与C组在运动试验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约为甲亢症状出现后3个月,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左右;甲亢本身及ATD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存在粒细胞循环池及边缘池分布异常情况,甲亢常见病因中GD患者更容易发生白细胞数目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特点、治疗措施和预后。结果:56例患者经及时测定白细胞并进行有效调整,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病情。结论:甲亢患者开始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必须每周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查,如出现白细胞减少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血生胶囊联合应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131I+益血生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利血生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6周,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甲亢治疗情况、治疗前后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甲亢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BC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WB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31I联合益血生胶囊治疗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疾病中的常见病,而口服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减少症是甲亢治疗过程中严重的不良反应,易引起感染、败血症、甚至死亡。现将我院1996~2002年间收治疗的60例服 ATD 致粒细胞减少症总结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60例患者,平均年龄38±3岁,男34例、女26例,甲亢病史1月~5年,口服 ATD 前均化验血常规白细胞等在正常范围,口服甲巯咪唑(MM)或丙基硫氧嘧啶(PTU)常规剂量治疗后2~10周,均引起不同程度的粒细胞缺乏(周围血白细胞<4.0×10~9/L,称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绝对计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垂体腺瘤促甲状腺激素型的诊疗探讨分析. 方法:对以往接收过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共入院治疗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患者数量100例,这100例患者均符合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相关标准, 其中100例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患者中有男性63例,女性37例,整体年龄小于45岁为10例,45-65岁之间为64例,大于65岁为26例患者.整体平均年龄在(43.8±5.9)岁,而病程在1-312个月,平均在60个月,其中1005例被误诊为原发性甲亢并服用甲亢药物进行治疗,有10例入院后立即确诊,5例患者因头痛和视力障碍进行就诊,在进行85例患者中有5例进行发射性核素治疗,2例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其余患者均进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接收过100例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患者进行分析后,其中病理均显示为垂体腺瘤,而促甲状腺激素阳性为75例,而阴性25例,生长激素阳性5例,泌乳素阳性2例,手术后针对显示出肿瘤全切除69例,肿瘤残留31例,而后进行随访时间为1-3年,手术后三个月内有86例恢复正常,而在三个月之后复查,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有5例,所以手术治愈率为81/100.结论:通过对接收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患者进行分析后得知,我院甲状腺激素升高可以判断出是否出现垂体腺瘤作为依据,而此次主要以手术为主,垂体放疗和生长抑素为辅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砚  薛元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287-1288
Graves病 (GD)本身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的口服抗甲亢药物 (ATD)治疗对血液系统均有影响 ,可产生粒细胞减少 (即外周血粒细胞绝对数 <2 .0× 10 9/L)或粒细胞缺乏 (粒缺即外周血粒细胞绝对数 <0 .5× 10 9/L)。这给甲亢的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探讨甲亢并粒细胞减少的诊治 ,现就我科19 96年 1月~ 2 0 0 2年 8月收住的 46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46例为确诊“甲亢并粒细胞减少”的住院患者 ,女 3 4例 ,男 12例。发病年龄 13~ 72岁 ,其中 11~ 2 0岁 2例 ,2 1~ 3 0岁 13例 ,3 1~ 40岁 14例 ,41~ …  相似文献   

13.
虞亚桃 《安庆医学》2000,21(1):32-32
<正> 我院外科自1990~1998年共收治甲亢患者68例,皆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现就其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8例患者中男性8例,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32岁;女性60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4岁;68例患者皆有明显甲状腺肿大、多食、消瘦、怕热、心慌、易激动等临床表现;T_3、T_4检查高于正常,24小时甲状腺摄碘率检查提示2小时摄碘率超过25%;摄碘高峰前移,24小时摄碘率超过50%。基础代谢率检查示轻度甲亢10例,中度甲亢41例,重度甲亢17例;68例患者皆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服药后白细胞下降明显而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2例,窒息2例,声嘶3例,手足抽搐1例。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131I治疗和抗甲状腺药物(ATD)两种方法治疗甲亢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将168例甲亢并白细胞减少患者分为两组,131I组(108例)给予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ATD组(60例),予口服丙硫氧嘧啶片100 mg/次,每日3次,并且随着甲亢病情好转逐步酌情减量,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升白细胞及对症治疗措施,严密监测白细胞数量、甲功等。结果 3、6个月时131I组甲亢痊愈率及白细胞减少的治愈率均高于ATD组(P<0.05),3、6个月时ATD组白细胞减少加重率分别为15.00%、20.00%,显著高于131I组(P<0.01)。131I治疗后白细胞的疗效与白细胞减少的严重程度无关联。结论 131I治疗甲亢并白细胞减少无论是在甲亢疗效上还是白细胞疗效上均优于ATD治疗,不会加重白细胞减少,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碘化物对甲状腺摄碘功能的影响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长期食用加碘食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摄~(131)碘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对1979年7月至1980年8月本院门诊长期食用加碘食盐的甲亢病人中部份甲状腺摄~(131)碘功能受影响的病例进行整理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组甲亢患者26例,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9—48岁,平均29岁,均为咸阳地区农民和职工。全组患者均有甲亢临床表现,摄~(131)碘率却在正常范围或甲状腺功能减低(以下简称甲低)水平。14例于着次摄~(131)碘率测定后,改食非加碘食盐一定时间再作第二次或第三次测定,12例系首次摄~(131)碘率测定后未来院复诊的患者。摄~(131)碘率测定两次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复发的标准为:(1)术后又出现术前甲亢症状,甲状腺组织又肿大;(2)甲状腺吸收放射碘速率(RIU)呈明显的甲亢曲线,基础代谢率均高于正常值;(3)再次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时,则甲亢症状有明显缓解。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复发标准为: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再肿大或检查时又能触到肿大的甲状腺结节。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18例复发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除外)。现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性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54岁,平均年龄37岁。复  相似文献   

17.
我院内科自 1990年 1月~ 1999年 8月共收治抗甲状腺药致严重白细胞减少 11例 ,其中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4例 ,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均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 ,即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 ,并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伤寒、肝硬化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疾病。 11例中男 10例 ,女 1例 ,年龄 2 8~ 5 2岁 ,平均 4 0岁 ,10例近期使用他巴唑 ,1例使用甲基硫氧嘧啶 ,白细胞总数均 <2 7× 10 9/L ,其中 4例 <2 0× 10 9/L ,1例为 0 8× 10 9/L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4例 (粒细胞绝对值 <0 5× 10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EASIO)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75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改良EASIO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ASIO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患者可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卜黎红  陈哲萌 《浙江医学》1999,21(6):358-359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造成机体一系列的代谢紊乱,为了解甲状腺疾病对肾功能的影响,我们测定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及正常人的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Cr、BUN。探讨其相互关系,以期早期诊断甲状腺疾病导致的肾损害。 对象和方法 1.对象:(1)正常对照组:48名(男27名,女21名),年龄25~51岁,平均35.6岁,均为我院体检健康者,无任何慢性疾病;(2)甲亢组: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18~65岁,平均41.2岁,均为来我院就诊患者,其血清T_3、T_4升高,病程1月~18年;(3)甲减组:35例(男1例,女34例),年龄20~59岁,平均43.7岁,均为来我院就诊患者,其血清T_3、T_4降低,病程3月~20年。甲亢、甲减患者均无肿瘤、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20.
樊德舜 《安徽医学》1990,11(5):36-37
<正>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临床表现贫血者虽非罕见,但国内报道尚少。我院于1974~1988年共收到甲亢27例(41例次)。其中不明原因贫血10例,经检查符合甲亢性贫血诊断,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0例甲亢性贫血,弥漫性甲状腺肿8例,其中1例为甲亢手术后复发。甲状腺左叶结节1例,甲状腺无明显肿大的老年性甲亢1例。女9例,男1例。年龄14~64岁。病程5个月~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