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对于宫颈病变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6例及宫颈病变患者32例共同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患有不同程度宫颈炎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针对其两组患者病毒感染情况、不同病理宫颈癌病毒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宫颈病变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人乳头瘤病毒阳性65例(83.3%),对照组16例(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患者宫颈病变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前提条件。故对此病毒进行定量检测能够对宫颈病变起到有效预测作用,控制此病毒的感染对于预防及治疗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阴道镜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7~12月行阴道镜检查的180例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阴道镜检查的180例患者中行病理检查的167例,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 I~C INⅢ)9例,宫颈浸润癌6例,慢性宫颈炎150例,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2例。结论阴道镜在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妇科门诊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行宫颈癌筛选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其中宫颈炎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20例、CINⅡ~Ⅲ期20例,宫颈癌Ⅰ期8例,宫颈癌Ⅱ期2例。对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高危HPV-DNA检测,分析宫颈病变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患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6.00%、55.00%、80.00%、70.00%、90.00%,宫颈癌HPV-DNA载量高于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分布范围(1.0~99.9),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宫颈癌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分布范围(100.0~1000.0),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发生率高于CIN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范围为1000.0及以上,CINⅠ期发生率高于CINⅡ期、CIN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可反映宫颈病变情况,在宫颈癌筛选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宫颈癌预防。  相似文献   

4.
<正>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专性感染人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常见DNA病毒,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导致宫颈上皮内增生和宫颈癌的主要因素~[1]。防治HPV成为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关键~[2]。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妇科门诊患者806例可疑宫颈病变的HPV-DNA分型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原黄浦区中心医院就诊患者276例,其中156名健康患者~([未感染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且细胞学诊断未见恶性细胞改变]),67例炎性患者(宫颈感染高危HPV病毒但细胞学诊断未见恶性细胞改变),2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宫颈感染高危HPV病毒、宫颈活检病理提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即LSIL),29例高度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宫颈感染高危HPV病毒、宫颈锥切病理提示高度临床上皮内病变,即HSIL)。采集每位入组患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健康组与炎性组、LSIL组、HSIL组中患者血清SCC-Ag浓度,分析SCC-Ag水平在不同4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4组被检者血清SCC-Ag数值水平比较,健康组<炎性组0.05)。结论血清SCC-Ag在健康宫颈和病变宫颈癌中表达不同,对诊断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本院就诊并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1100例患者,均进行HPV DNA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00例患者中,HPV DNA阳性率为23.00豫,其中宫颈癌阳性率为83.33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阳性率为44.44豫,CINⅡ阳性率为86.67豫,CINⅢ阳性率为94.12豫。宫颈细胞学检查无CIN 851例(77.36豫),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139例(12.64豫),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78例(7.09豫),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29例(2.64豫),鳞状细胞癌3例(0.27豫)。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2.79豫(54/86)。结论针对就诊患者采取合适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方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928-93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PT)和HR-HPV-HC2二联检测妇科门诊患者443例,其中对LPT、HR-HPV-HC2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83例临床资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LPT和HR-HPV-HC2二联合筛查的443例患者中,HR-HPV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的宫颈管分泌物阳性率分别为38%、93%、100%和100%,均高于正常(NILM)组的22%。LPT、HR-HPV-HC2检测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83例患者中,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I级(CIN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CIN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3)和SCC,HR-HPV感染率分别为79%、92%、100%和100%,,均高于NILM组57%。随着病变级别升高,HR-HPV感染阳性率明显升高,尤其在CIN3和SCC的14例患者中HR-HPV感染阳性率高达100%。结论:HR-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采取HR-HPV-HC2检测联合LPT检测二联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和宫颈癌患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特征和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402例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分析HPV的感染率及感染亚型.结果 402例HSIL和宫颈癌患者中的h...  相似文献   

9.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芝亮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270-1271
目的评价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该院158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同时采用杂交捕获试验法(HCⅡ)进行HPV检测。结果HPV在慢性宫颈炎、非典型鳞状上皮增生、低度鳞状上皮内瘤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病变、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另8为8.7%、34.7%,68.9%、83.3%,其阳性率随病变程度呈趋势性增高(P〈0.01)。结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宫颈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检出率增加,提示HPV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HC-Ⅱ的检测可用于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活检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整合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整合率,探讨宫颈上皮中整合态HR-HPV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96例宫颈炎症、CIN(Ⅰ、Ⅱ、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R-HPV DNA的整合状态。结果①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R-HPV感染的整合率增加,且宫颈癌中的整合率最高;②高危HPV的整合态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结论整合态HR-HPV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HR-HPV整合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94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原体(CT)、BV、滴虫等病原体的检测,观察分析生殖道病原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衣原体、BV、滴虫感染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衣原体、BV、滴虫感染与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存在必然或一定的相关性,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近年来女性宫颈病变发生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了女性身心健康,临床开始研究宫颈病变的诱发因素及处理方式。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意见,积累更多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为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录的女性患者资料,经过临床综合诊断为宫颈病变者,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者实施必要的检查,判断其宫颈病变的具体情况。除了病理学检查之外,还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全面检查,掌握其临床病变的主要状态,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结果①此次供涉及到病例人数6096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者共有1351例,经过统计学处理可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22.3%;从年龄上看,阳性率按从高到低的排列为2529,5529,5559,4059,4045岁,阳性率依次是29.9%,26.0%,15.3%;综合对比几个年龄组的阳性率,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根据统计结果,此次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病例中,选择阴道镜活检的共有1187例,最终结果显示54例正常宫颈组织者,833例子宫颈炎者,2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同样采取阴道镜进一步检查,按照中华医学会规定的诊断标准,合格率94.7%;依照病理学理论诊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与其他检测结果相比,合格率78.9%;③根据各组数据对比显示,此次子宫颈上皮内流变与的子HPV-DNA指标偏高,与子宫颈炎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这也说明了不同组别之间检测率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临床综合判断以掌握最佳诊治方案。结论本次检测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已经成为宫颈病的主要发生条件,并且对加快病变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其受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的影响更大,临床必需根据患者实况提出可靠的处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艳  阚延静  李凤山 《江苏医药》2012,38(4):461-463
目的评价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并于短期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23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不足及漏诊宫颈浸润癌的相关因素。结果 235例患者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符合者152例(64.7%),诊断过度者29例(12.3%),诊断不足者46例(19.6%)。8例患者最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漏诊率为3.4%。结论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不排除高度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或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Ⅰ尚不够可靠,需警惕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PV的基因亚型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妇科门诊就诊的1324例妇女进行宫颈细胞HPVDNA检测,对371例HPV感染的患者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根据细胞和病理学诊断将其分为宫颈癌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以及正常或炎症组,分析各组内HPV亚型的分布。结果HPV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基因型阳性率增加,且双重和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HPV-16、58、33、18、52和31在宫颈癌和HSIL组的感染率为59.8%、15.2%、12.2%、9.7%、9.1%和8.5%,说明这些亚型致癌型较强。结论HPV基因型的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进展、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人乳头瘤病毒DNA(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PV DNA)检测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妇科门诊2 61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检查和HPV DNA检测,细胞学诊断标准按照TBS(2001)分类.细胞学诊断≥ASCUS或高危型HPV DNA阳性患者建议阴道镜检查并行多点活检,宫颈病理诊断≥CIN1为阳性.结果 高危型HPV DNA检测敏感性为64.1%,特异性为66.9%,TCT检查敏感性为53.1%,特异性为72.3%;高危型HPV DNA检测敏感性较TCT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ASCUS患者,54.5%出现宫颈上皮内瘤病(CIN),显著高于高危型HP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的敏感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细胞学诊断ASCUS患者进行HPV DNA检测可提高筛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5080名女性均在2013年2月~2014年1月选择在本院就诊并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对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ASC-US(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组318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26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52例,浸润癌组6例,HPV 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测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高危型HPV DNA检测及TCT,TCT检测宫颈病变的特异度高于高危型HPV DNA及HPV DNA+TC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型HPV DNA+TCT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蔡金凤  苏虹 《云南医药》2009,(5):528-530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分为HR—HPV阳性组和HR—HPV阴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依据,比较ASCUS中HR—HPV阳性组和阴性组CIN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17例ASCUS中HR—HPV阳性的134例(61.6%),HR—HPV阴性的83例(38.2%),这两组中CIN的发生率分别为30.6%和7.2%(P〈0.05);CIN2—3的发生率分别为8.9%和1.2%(P〈0.05)。结论对ASCUS的患者应及时行HR—HPVDNA检测,HR—HPV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检,HR—HPV阴性者可随访,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8.
杨炳  孙丽君  刘经伟  肖渝 《贵州医药》2006,30(10):870-872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HPV(16、18型)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试剂盒对118例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18DNA进行检测,其中鳞癌(SCC)37例、腺癌(AUC)16例、CIN 45例(Ⅰ、Ⅱ、Ⅲ级各15例)及正常宫颈组织(NC)20例。结果(1)在SCC中HPVl6阳性率为75.68%,明显高于CIN(35.56%)、AUC(25%)及NC(5%)(P<0.01,P<0.01,P<0.01);CIN中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NC(P<0.01);(2)AUC中HPV18阳性率为62.50%,明显高于SCC(8.11%)、CIN(4.44%)、及NC(0.00%)(P<0.01,P<0.01,P<0.01);(3)CINⅡ、Ⅲ级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CIN I级(P<0.01,P<0.05);(4)不同分化SCC、AUC相互间HPVl6、18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SCC的发生可能和HPVl6感染有关而AUC发生可能和HPVl8感染有关;(2)HPV16感染可能在CINⅠ发展到CIN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SCC、AUC的细胞分化程度和HPV16、18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间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妇科门诊所有感染HPV16、HPV18、HPV31亚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初步登记,再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或电话回访逐一完善相关资料.结果 从198例高危HPV感染患者中检出的217频次的阳性结果中发现:HPV16感染比率最多,占61.75%,HPV18其次,占25.35%,HPV31位居第三,占12.90%.198例患者中过早或多伴侣性生活的占16.16%,多孕、多产和多次人流占32.83%、感染性阴道炎占90.40%、慢性宫颈炎占81.82%;在198例高危HPV感染者中共发现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浸润癌26例,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浸润癌患者中22例感染HPV16,其恶性程度也更高.结论 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HPV16感染密切相关,慢性宫颈炎及阴道感染所致宫颈低免疫力是最主要的高危HPV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湖北省武汉市妇女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分型与宫颈病变的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门诊的女性,采用Invader化学检测技术对其中的11618例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不同型组HPV的感染情况和不同年龄段的女性HPV的感染情况,并对部分HPV感染阳性结果的病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高危型组HPV在炎症、上皮内低度病变、上皮内高度病变、鳞癌、腺癌中的感染情况。结果:11618例患者中,2368例呈现高危HPV阳性,感染率为20.38%。单组HPV阳性感染率最高的为A9组1140例(阳性率为9.81%,占总阳性的48.14%)。年龄>45岁的女性感染率最高(24.76%),与不同年龄段人群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携带A5/A6、A7、A9型组HPV的妇女,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中的阳性率分别21.89%,25.25%,52.8%,携带HPVA9型组的妇女,宫颈活检结果阳性率最高,其在宫颈炎、上皮内低度病变、上皮内高度病变、鳞癌和腺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50.48%、72.05%、90.62%、92.30%、100%。结论:A9型组HPV感染最易导致宫颈上皮内病变,26~45岁妇女应列入宫颈癌前病变或子宫颈癌的重点筛查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