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以往认为心肌桥是一种良性病变,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心肌桥检出率逐渐增高,临床中逐渐发现,心肌桥不仅可导致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临床医生有必要提高对心肌桥的重视,从根本上理解心肌桥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以便正确掌握心肌桥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冠状动脉心肌桥(简称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在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组织中,当一段冠状动脉被心肌包绕,则被心肌纤维覆盖的冠状动脉段称为壁冠状动脉,而这段心肌纤维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曾被认为是先天性的良性变异,而近年来发现其发生率较高并且与心肌缺血相关,这引起学者们对心肌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结构变异,多被看作是良性病变,但也可以引起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室顿抑和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本文就心肌桥发病率、解剖学分型、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通常情况下人类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大部分走行于心外膜表面的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但有时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会被浅层心肌即心肌桥(MB)所覆盖,其覆盖下的冠状动脉或其分支就叫做壁冠状动脉(MC)〔1〕。MB多被看成一种良性病变,但是有报道MB可以引起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室间隔破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肌桥一直被认为是心脏正常解剖结构的一种变异,在临床工作中给予重视不够。近年来由于心肌桥原因引起的猝死、心律失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病例屡屡发生,现结合国内外参考文献对心肌桥的发生率、解剖结构、病理生理机制、心肌桥与猝死的关系、诊断、治疗、预后危险分层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肌桥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解剖变异,临床意义一直是一个讨论和争议话题。以往认为心肌桥是一种良性解剖变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肌桥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因此,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根本上理解心肌桥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及时发现与心肌桥有关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心肌桥,正确掌握心肌桥的治疗原则。现就心肌桥最新研究结果予以概述,目的在于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优化心肌桥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及其分支位于心外膜下,这一解剖特征很早已被人们所认识。而壁冠脉(mural/intramural coronary artery)和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被用来描述同一种现象:冠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有时行走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这部分冠脉称为壁冠脉,该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很多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良性变异。但大量研究表明它与临床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有密切的联系,应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1心肌桥的发现心肌桥这种现象最早于1739年被人注意到,并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Grainici…  相似文献   

8.
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治疗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最近陆续收到有关心肌桥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此治疗方法有争议。我们特请吕树铮教授对这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 ,供广大读者在治疗心肌桥时参考。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冠状动脉解剖异常 ,指一段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内 ,有报道可引起胸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猝死 ,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表现在心脏收缩时冠状动脉血管某一段管腔直径变小 (被心肌压缩 ) ,而舒张期压迫减轻时管腔变大。但其发生心肌缺血及继发管腔粥样硬化的机制不清。肌桥大多发生在前降支。SchWarz等观察心肌桥内血流速度明显快于肌桥近端及远…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及其大的分支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但有时可能被浅层心肌纤维覆盖,这部分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该心肌纤维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MB),部分心肌桥病人可有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随着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的广泛开展,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病例不断增加,心肌桥的临床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心肌桥病人的健康教育在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是指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该段冠脉血管称为壁冠状动脉,壁冠状动脉上覆盖的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近期的研究表明,心肌桥不再是一种良性的无症状的先天性解剖异常,而是与心肌缺血、冠脉痉挛、心律失常甚或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异常,是心外膜冠状动脉经过心肌内走行。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心肌桥的患病率报告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的个案报道和研究结果显示,心肌桥可能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相关。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认为心肌桥可对心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以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为主,同时受患者性别和药物影响,采用新型超声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心功能评价的准确性。心肌桥导致的心功能不全与其导致的异常血流状态诱发的急慢性心肌缺血状态有关。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和诊疗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能够准确评价心肌桥的程度和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不同治疗方案对心肌桥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心肌桥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一般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中。心肌桥是指冠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1737年Reyman在尸检中发现心肌桥,1960年Portmann和Iwig首先报道了心肌桥的影像学表现——收缩期狭窄。长期以来,心肌桥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现有诸多报道指出心肌桥可以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很多研究认为肌桥对该段的冠脉有“保护”作用,而在肌桥的近端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新技术(如经血管超声及冠脉多普勒导丝研究)的发展,揭示了心肌桥的解剖学特点和病理生理过程。治疗方面包括药物、支架及手术等。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念认为,心肌桥是一种正常解剖变异或良性异常,但近期研究表明,一部分心肌桥一壁冠脉狭窄可引起心肌缺血甚至猝死。双源螺旋CT(DSCT)以其高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广泛用于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但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DSCT特点国内鲜见报道。2008年3月-2009年1月,我们对107例主动脉疾病患者行DSCT检查,发现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25例,现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常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血管行走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中或心外膜的深面.若某一血管段潜入表层心肌,行走于心肌组织中,被心肌覆盖的血管段临床上称为壁冠状动脉(parietal coronary artery),覆盖动脉表面的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心肌桥的存在是一种先天畸形,目前主要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和多层螺旋CT(MSCT)明确其诊断.1960年Portmarn和Iwig最先就心肌桥在影像学中的特征做了描述.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在心脏收缩期,壁冠状动脉表面的心肌桥收缩而导致管腔局部狭窄,呈现"吮吸现象"(Suck);在心脏舒张期管腔局部狭窄消失.壁冠状动脉在我国发生率较高(5%~11%),以男性居多(占86%).最常见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中段部位,也可见于对角支、钝缘支、左回旋支或后降支,壁冠状动脉可出现在单一部位或多部位.以往有学者认为:心室收缩时心肌桥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的血流,认为壁冠状动脉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这种结构对心脏似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肌桥的影像学诊断进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D  Guo XJ  Yu TL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1048-1050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中,当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节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则覆盖于该节段冠状动脉上的心肌束称为心肌桥,走行于心肌内的冠状动脉节段称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是由Reyman于1737年首次在尸检中提出的[1].心肌桥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但有时也可引发心肌缺血并引起临床症状.X线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冠状动脉内超声(intracoronary ultrasound,ICUS)、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intracoronary Doppler ultrasound,ICD)及多层螺旋CT(muh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发展,实现了心肌桥的活体诊断和评价,成为研究心肌桥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一部分被浅层心肌纤维覆盖。位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又称为壁冠状动脉[1]。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近年有报道严重的甚至可引起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等[2-4]。孤立的冠状动脉心肌桥不应作为冠状动脉手术的指征已成共识,但对心肌桥病变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大样本随访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桥亦称壁冠状动脉,是指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机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挤压,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该段冠状动脉于心脏收缩期受心肌桥不同程度压迫,产生短暂的、间歇的狭窄,甚至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但大多数可用于舒张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正>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组织内部的部分,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 artery,ICA),覆盖于其上的相应心肌组织呈桥样压迫于ICA表面,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这种心肌桥收缩期压迫ICA,可以持续到心脏舒张晚期,使ICA的供血减少。心肌桥近端容易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1-5],诱发心律失常[4,6-7]、心肌钝抑[8]、一过性左心功能异常[9]、晕厥甚至猝死[10-11]等。本文综述心肌桥合并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心肌桥致急性心肌梗塞1例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心内科(100083)陈凤荣杨影1)心肌桥是指心外膜冠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有时行走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复盖,这部分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该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于收缩期时受心肌...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主干及其重要分支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有时可以被浅层心肌所掩盖,在心肌内行走一段距离后,又回复到心肌浅表来。埋藏在心肌的一段冠状动脉可在心室收缩期受压而发生狭窄。1960年Portsmann和Iwig首先发现冠状动脉造影中。在收缩期冠状动脉发生暂时狭窄,并称之为心肌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目前一致认为MB为一种先天性解剖学异常。近年来,心肌肌桥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