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赤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赤芍石油醚和甲醇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酰芍药苷(galloylpaeoniflorin,Ⅰ),氧化芍药苷(oxypaeoniflorin,Ⅱ),熊果苷(arbutin,Ⅲ),d-儿茶素(d-catechin,Ⅳ),苯甲酸(benzoic acid,Ⅴ),蔗糖(saccharose,Ⅵ),β-谷甾醇亚油酸酯(β-sitosterol linoleate,Ⅶ),胡萝卜苷亚油酸酯(daucosterol linoleate,Ⅷ),亚油酸(linoleic acid,Ⅸ),棕榈酸(palmitic acid,Ⅹ)。结论化合物Ⅰ、Ⅲ、Ⅶ~Ⅹ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赤芍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赤芍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古人用芍药“主治结实而拘挛也。旁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满腹、咳逆下利、肿脓”。经桂枝加芍药汤、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等多方验证 ,对上述各证均有较好疗效 [1 ]。陶弘景将芍药分赤、白 2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 ,经直接晒干而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祖国药学进行重新发掘和整理 ,是加入 WTO后 ,中医中药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因此 ,开展对赤芍的进一步研究 ,有利深化对赤芍以往功效的认识 ,发现其新的用处 ,更好地造福人类。本文就赤芍化学成分药、药理作用、临…  相似文献   

3.
赤芍为临床常用中药,且多为野生品,在我国不同地区广泛分布,此外,赤芍植株还具有观赏价值。现代植物化学分离研究表明,赤芍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发现的化学成分有300多种,主要包括单萜糖苷类、三萜类、黄酮类、鞣质类、酚酸类、糖类、甾体类和挥发油等。其中,单萜糖苷类成分含量最高,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赤芍药理作用广泛,在血液、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多系统中发挥不同的疗效,具有保护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稳定微循环、抗内毒素、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肺动脉高压、抗抑郁、保肝、抗胃溃疡、抗肿瘤、减缓衰老、治疗帕金森综合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辐射、抗炎、抗病毒等广泛的药理作用。通过对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相关文献梳理后发现,赤芍总苷及单体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没食子酸等可能是其发挥各种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关于赤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萜糖苷类化合物,对黄酮类和挥发油等其他成分研究较少,建议后续应加强这两类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川赤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赤芍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十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芍药苷(paeonitlorin,Ⅰ)、苯甲酰芍药苷(benzoylpaeonitlorin,Ⅱ)、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豆甾醇(sfigmasterol,Ⅵ)、α-菠甾醇(α-spinasterol,Ⅶ)、sfigmast-7一en-3β-ol(Ⅷ)、木栓酮(friedehn,Ⅸ)、表木栓醇(epi-friedelanol,Ⅹ)。结论:化合物Ⅲ、Ⅵ一Ⅹ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赤芍提取物中3种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点。方法:色谱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μm),体积流量0.5 m L/min,流动相采用0.05%甲酸乙腈-0.05%甲酸水,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大鼠一次性经皮注射赤芍提取物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胆汁、尿液、粪便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含量,用药动学软件DAS 3.0分析3种成分的药动学特点。结果:3种成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提取回收率在89.57%~111.21%之间,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良好。结论: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具有吸收快,消除快的特点,氧化芍药苷半衰期稍长。这3种成分的主要排泄方式为粪便胆汁尿液。  相似文献   

6.
7.
通过MCI树脂、Sephadex LH-20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赤芍乙醇提取中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个15化合物,经MS和NMR,CD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7R,8R)-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异丙叉基丙二醇(1),(-)-(7R,8S)-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异丙叉基丙二醇(2),senecioyllomatin(3),O-angeloyllomatin(4),(+)-cis-3'-senecioyloxy-4'-angeloyloxy-3',4'-dihydroseselin(5),二氢欧山芹素(6),2,5-二羟基苯乙酸苄酯(7),3,6-二甲基-5-羟基苯并呋喃(8),(S)-楝叶吴萸素A(9),2,3-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10),2,5-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11),2,5-二羟基-4-甲基苯乙酮(12),4-羟基苯甲酸乙酯(13),香草酸(14),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5)。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9均为首次从芍药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HPLC研究柴胡和赤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柴胡和赤芍配伍后的成分变化。方法:用HPLC法对单药煎液和两药共煎液的各峰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柴胡和赤芍配伍合煎后有六个化学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并有一个新峰产生。结论:中药配伍并非是单味药的简单加和。  相似文献   

9.
HPLC研究川芎-赤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复方配伍理论是中药方剂的精华。中药配伍后多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应用HPLC—DAD研究川芎-赤芍配伍的多化学成分变化。由于中药成分复杂,需要建立稳定、重复、可靠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然后用液相色谱的统一方法分离样品和数据处理;通过比较合煎液和单煎液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确定合煎液中各峰的归属;并可研究配伍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川芎-赤芍配伍后少数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但没有发现新峰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11.
宋士霞  王东援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0):1589-1592
 目的 探索研究一种新型反相烧结薄层板,有效克服电色谱展开中焦耳热对分离的影响,为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提供一种快速分析的方法方法 将薄层硅胶粉和玻璃微粉烧结在氮化铝陶瓷片上,再键合三氯十八烷基硅烷制成反相烧结板;用IR分析和差示量热分析方法进行反相键合相的表征,电色谱展开进行分离性能的评价。结果 5种染料完全分离,斑点直径小、理论塔板数为1 160 cm,分离时间为3 min;鉴别了白芍中5种有效成分,分别是苯甲酸、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斑点清晰,分离时间为7 min。结论 以氮化铝陶瓷为载板的新型反相烧结板制备方法可行,在平面电色谱中起到了良好的单面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白芍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白芍中白芍总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工艺优选。结果提取时间是白芍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乙醇浓度和加醇量,提取次数是最次要因素。结论白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两次,3 h/次。  相似文献   

13.
芍药药用历史悠久,被广泛运用于制药、食品及化妆品工业。本文对芍药在医药方面的发明专利进行检索,得到18 192 件专利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药用芍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企业专利权人占主体;我国专利的技术质量不高、国际化保护比例较低;与芍药配伍的传统中药多具有补益保健功能。在治疗功效的开发利用方面,心血管疾病和肝病的治疗是未来研究重点,特别需要加大剂型方面的研究力度。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对芍药花和种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本研究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了解药用芍药当前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格局,把握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对这两个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MS和NMR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镰形棘豆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Ⅰ)、花生酸(eicosanoic acid,Ⅱ)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从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pinostrobin,Ⅳ)、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2′,4′-dihydroxy dihydroch- alcone,Ⅴ)、2′,4′-二羟基查尔酮(2′,4′-dihydroxy chalcone,Ⅵ)、5,7-二羟基二氢黄酮(pinocembrin,Ⅶ)、豆甾醇(stigmasterol,Ⅷ)和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2′-hydroxy-4′-methoxy chalcone,Ⅸ)。结论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Ⅳ,Ⅶ为首次从棘豆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山蜡梅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质谱、核磁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 分别是:6,7-二甲氧基香豆素(1),l-洋蜡梅碱(2),小檗碱(3),槲皮素(4),山柰酚(5),对羟基苯甲酸(6),香草酸(7),异东莨菪素(8)。结论 化合物2~3,6~8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首次对小秦艽和秦艽的核型进行比较研究,为其遗传和进化提供了进一步的细胞学证据。方法根尖用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5.7h,用2.5%混合酶液,于25℃下酶解1.6h,低渗处理3h(置于冰箱内),然后用空气干燥法制片。结果小秦艽的核型公式是K(2n)=26=2M+24m,属于"1A"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2L+10M2+12M1+2S;秦艽的核型公式是K(2n)=26=2M+20m+4sm,属于"2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6L+6M2+8M1+6S。结论小秦艽的核型与秦艽相比较,秦艽较为进化。  相似文献   

17.
楮头红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楮头红(Sarcopyramis nepd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1),羟基苯甲酸甲酯(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菜头肾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对石油醚、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9种成分,分别为hop-22(29)-ene(Ⅰ)、lupeo1(Ⅱ)、lup-20(29)-en-11,3β-diol(Ⅲ)、lup-20(29)-en-3-one(Ⅳ)、betulinic acid(Ⅴ)、(24R)-stigmast-7,22(E)-dien-3α-ol(Ⅵ)、(24R)-5α-stigmast-3,6-dione(Ⅶ)、β-sitosterol(Ⅷ)、3α-hydroxyhop-22(29)-ene(Ⅸ)。结论 这些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中的酚酸类及二氢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并利用1,1-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分得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铁皮石斛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15个酚性化合物及2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p-香豆酰酪胺(1),反-N-(4-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2),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3),二氢阿魏酰酪胺(4),4-羟基-N-[2-(4-羟基苯基)乙基]苯丙酰胺(5),丁香酸(6),丁香醛(7),香草酸(8),对羟基苯丙酸(9),对羟基桂皮酸(10),阿魏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灯盏花苷II(13),二氢丁香苷(14),3, 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15),柚皮素(16)及3′, 5, 5′,7-四羟基二氢黄酮(17)。其中化合物2、3、4、6、11及17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均弱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的活性。结论 化合物1~17均为首次在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活性强弱与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千里香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芸  李军  周思祥  屠鹏飞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1139-1141
 目的 研究千里香叶及其嫩枝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千里香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谱学方法及其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千里香叶及其嫩枝中分离鉴定了7个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3′-二羟基-6,7,4′,5′-四甲氧基黄酮(1),5, 4′-二羟基-7, 3′-二甲氧基黄酮(2),5-羟基-7, 3′, 4′-三甲氧基黄酮(3),(2S)-5, 6, 7, 3′, 4′-五甲氧基二氢黄酮(4),5, 6, 7, 8, 3′, 4′, 5′-七甲氧基黄酮(5),5-羟基-6, 7, 3′, 4′-四甲氧基黄酮(6),(2S)-5, 6, 7, 3′, 4′, 5′-六甲氧基二氢黄酮(7)。结论 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